[求解惑] 书院有很多文科历史大佬,问个小白问题,在明清时代,很多权倾天下的太监和丞相,皇帝说扳倒就扳倒了

Juswah-avatar

Juswah

2021-05-22T02:05:28+00:00

像是刘瑾,魏忠贤这种太监,把控朝野很多年,皇帝动手,几个月就没了

我记得是说因为他们的权力是皇上给的,皇上收回去了,他们就失势了

严嵩和和珅,也是皇帝说办就办,新皇帝也说办就办

也是和上面差不多的原因吧

他们也有很多党羽,看起来也没啥机会反击

按照我肤浅的初中历史水平,是不是因为废除了丞相,皇权集中,导致没有像之前的朝代那样,出现很多能威胁皇帝的权臣

还是因为文官和太监没掌控军队,所以没法威胁到皇帝

(我看自媒体有些说,魏忠贤还有一些权臣在新皇帝登基的的时候也是想过造反的,崇祯用摸棱两可的态度忽悠了魏忠贤几个月,就站稳了脚跟,把魏忠贤和其他党羽拔了

和珅也是如此)


但是有个问题,在明朝,万历皇帝很怕张居正,只有等到张居正死后,才敢报复,而上面的皇帝说办权臣就办了

除了张居正自己很能干,算是治世能臣之外,是不是因为张居正当过万历老师

还是有和同时代权臣不一样的权力问题
Clydd-avatar

Clydd

没有军权啊
colonel_angus-avatar

colonel_angus

我一直以来得到的结论是,太监确实坏的头生烂疮,但对皇帝来说却取到了制衡大臣的作用,并且没有后代,后台是背后的皇帝。所以是用来敲打烂到根子里的官宦的一条狗,权利基础来自于皇权,所以说太监不敢造反,皇帝要他死就得死。
说是崇祯杀了魏忠贤是自废武功。
官宦的权利来自结党,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宦官管权只能搞血腥手段和做皇帝的白手套以势压人。
DayShadow-avatar

DayShadow

你得考虑权力的最终根基是什么,不同阶层不一样,有时是财权,有时是军权,有时是话语权等,它们互相支撑,相伴而生。这就导致构建绝对权利很难,相比于构建,高位者破坏下位者权力就很容易。
reler-avatar

reler

张居正是特例,他是在李太后的许可下代行了一部分皇权的,他实际上是摄政的地位,和霍光比较像。
而明清两朝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宰相,太监则本来就是高度依附皇权的产物,票拟和批红都是皇帝下放的权力。内阁的上书只要皇帝“留中”就无计可施。过去的宰相是真正意义上的百官之长,有独立行事的权力。从秦汉到明清,宰相的权力随着皇权的加强是不断被削弱的。
Sim Sim the thembo-avatar

Sim Sim the thembo

枪杆子出政权。
chuy_334-avatar

chuy_334

[quote][pid=518019265,26859992,1]Reply[/pid] Post by [uid=41659393]君需无道[/uid] (2021-05-22 10:24):

我一直以来得到的结论是,太监确实坏的头生烂疮,但对皇帝来说却取到了制衡大臣的作用,并且没有后代,后台是背后的皇帝。所以是用来敲打烂到根子里的官宦的一条狗,权利基础来自于皇权,所以说太监不敢造反,皇帝要他死就得死。
说是崇祯杀了魏忠贤是自废武功。
官宦的权利来自结党,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宦官管权只能搞血腥手段和做皇帝的白手套以势压人。[/quote]崇祯杀魏忠贤怎么能叫自废武功?他自己同样有心腹的太监,新人换旧人而已,在崇祯一朝,除了最初的一段时间,无论是太监还是锦衣卫都比之前还要显赫,只是并没有什么用处罢了。

明朝的皇帝,只要想用,权力可以算得上无限大,什么样的臣子,都可以一句话将他送到菜市口。整个崇祯朝,死在崇祯手里的栋梁比死在义军和鞑清手里的也差不了多少,所谓的文官集团,毫无正面抵抗能力。

当然,臣子背地里阴奉阳违,离心离德,这崇祯就管不着了
Candy--avatar

Candy-

西汉之后的丞相那还能叫丞相? 西汉的丞相那是可以开府建牙的 后来逐渐的就没有开府的权利了 明朝的内阁 那不是正经的丞相制度 也就是说他没有法定的权利 权利全是皇权给的 自然皇帝想换就换
the milk of pluto-avatar

the milk of pluto

没根的造个屁的反,太监天然依附于皇权的
Naadhif?-avatar

Naadhif?

首先,万历登基的时候很年幼,并不能独立执掌朝政。所以李太后选择放权,依靠张居正来稳固朝局,所以张居正能够专权其实是源于皇权有意的部分让渡。此外张居正也并非孤家寡人,他在内朝有着稳固的政治搭档冯保,所以也并非张居正一人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