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齁
2025-06-22T14:20:56+00:00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营业成本增加8%,但是利润减少了12%。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这其实是滴滴和百团大战时候互联网做法,低成本卷死然后提高价格通吃。
问题是车这玩意是重资产,国外本身还在虎视眈眈,国内车企参照蔚来,政府咬着牙贴钱给你补助,到最后就是价格打下来了又卷不死别人,到时候整个行业就变成光伏,脱离政府补助马上就翘辫子了。
另外就是老生常谈的0公里二手车和骗补的问题了。参照今年上半年某些地区信息传出来车补用完了。
不理解还补贴了干嘛。
现在渗透率50%以上,完全可以停止补贴正常交税了
现在有点过头了。
[quote][pid=829987351,44498982,1]Reply[/pid] Post by [uid=19276165]失序的时间[/uid] (2025-06-30 23:50):
不理解还补贴了干嘛。
现在渗透率50%以上,完全可以停止补贴正常交税了
现在有点过头了。[/quote]现在立马停补贴,大批新能源马上死给你看。 现在如何停,怎么停真是艺术问题了。
Reply to [pid=829987577,44498982,1]Reply[/pid] Post by [uid=23929243]小夕 丶丶[/uid] (2025-06-30 23:53)
死了就死了,早死晚死的区别
反正肉早就烂锅里了。
[quote][pid=829987351,44498982,1]Reply[/pid] Post by [uid=19276165]失序的时间[/uid] (2025-06-30 23:50):
不理解还补贴了干嘛。
现在渗透率50%以上,完全可以停止补贴正常交税了
现在有点过头了。[/quote]合资燃油车没死透,丰田本田没死透,这时候停是真蠢,宜将剩勇追穷寇
补贴一直按照计划在进行啊。
慢慢在降低补贴。一直稳步进行。明年购置税从全免到减半
因为汽车还要出口。燃油和电车本来就不是对立的。燃油车还是出口大头
[quote][pid=829988590,44498982,1]Reply[/pid] Post by [uid=42954230]冬眠365日[/uid] (2025-07-01 00:05):
合资燃油车没死透,丰田本田没死透,这时候停是真蠢,宜将剩勇追穷寇[/quote]还追穷寇呢,现在降价降质量情况下丰田本田现代起亚大众这些跨国巨头们都在缩,一边研发一边缩着不要扩大伤口流血,然后等国内什么时候复现东南亚摩托车的情况,某些厂家一旦开始涨价别人分分钟就回来扩产。
[quote][pid=829987577,44498982,1]Reply[/pid] Post by [uid=23929243]小夕 丶丶[/uid] (2025-06-30 23:53):
现在立马停补贴,大批新能源马上死给你看。 现在如何停,怎么停真是艺术问题了。[/quote]停补贴和加售价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quote][pid=829988971,44498982,1]Reply[/pid] Post by [uid=64267225]这是第六个号了[/uid] (2025-07-01 00:10):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quote]又不是第一天了,还没习惯吗?[s:ac:喷]
[quote][pid=829988911,44498982,1]Reply[/pid] Post by [uid=33486586]圆桌君[/uid] (2025-07-01 00:09):
还追穷寇呢,现在降价降质量情况下丰田本田现代起亚大众这些跨国巨头们都在缩,一边研发一边缩着不要扩大伤口流血,然后等国内什么时候复现东南亚摩托车的情况,某些厂家一旦开始涨价别人分分钟就回来扩产。[/quote]你以为产能是天上掉下来的分分钟扩产?
实际上还是仁慈了,就应该继续让国内这些车企再卷一段时间,这样能再淘汰掉一部分过剩产能。
不过估计是怕这样做,再雷掉一些车企后,供应商,车企的员工,当地政府的投资等会出现不可控的情况,所以还是要以稳为主。
又要绑上地方政府,又不愿意市场化淘汰就这样,别说油车尾大不掉,我们的管理也是尾大不掉,总想既要又要还要。[s:ac:哭笑]
[quote][pid=829988911,44498982,1]Reply[/pid] Post by [uid=33486586]圆桌君[/uid] (2025-07-01 00:09):
还追穷寇呢,现在降价降质量情况下丰田本田现代起亚大众这些跨国巨头们都在缩,一边研发一边缩着不要扩大伤口流血,然后等国内什么时候复现东南亚摩托车的情况,某些厂家一旦开始涨价别人分分钟就回来扩产。[/quote]你这套理论是建立在燃油发动机日企牢牢掌握专利壁垒的基础上,现在是电车,专利壁垒在中国!不是你德企日企了,还分分钟扩张回来[s:ac:哭笑]
[s:ac:茶]我作为屁股站在小米这边的,肯定是希望其它厂商接着卷的,因为只有他们卷而你不卷,并且你还活的比他们好,你才能脱最终颖而出。
不知道各位发现没有,小米虽然是国产品牌,但在车圈拿的完全不是国产品牌的剧本,在内卷的大环境下小米是完全置身事外的,你们卷你们的,我卖我的。这其实无形中加深了消费者对小米汽车高端的印象,消费者可能并不明白别的车企怎么了,但他们知道小米从不降价,也不轻易改款,即便这样还有那么多人抢着买,那只能说明小米就是比别的牌子好,这就叫品牌价值。
有一个国际大牌很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尝试了但失败了,这个牌子叫宝马。
[quote][pid=829987577,44498982,1]Reply[/pid] Post by [uid=23929243]小夕 丶丶[/uid] (2025-06-30 23:53):
现在立马停补贴,大批新能源马上死给你看。 现在如何停,怎么停真是艺术问题了。[/quote]确实 我觉得也得稳一点 经济最怕的是突发事件 只要给足够的时间去准备 就会大大降低风险
[quote][pid=829990508,44498982,1]Reply[/pid] Post by [uid=37350287]渤海提督jq豹[/uid] (2025-07-01 00:34):
[s:ac:茶]我作为屁股站在小米这边的,肯定是希望其它厂商接着卷的,因为只有他们卷而你不卷,并且你还活的比他们好,你才能脱最终颖而出。
不知道各位发现没有,小米虽然是国产品牌,但在车圈拿的完全不是国产品牌的剧本,在内卷的大环境下小米是完全置身事外的,你们卷你们的,我卖我的。这其实无形中加深了消费者对小米汽车高端的印象,消费者可能并不明白别的车企怎么了,但他们知道小米从不降价,也不轻易改款,即便这样还有那么多人抢着买,那只能说明小米就是比别的牌子好,这就叫品牌价值。
有一个国际大牌很明白这个[/quote]这种期望是矛盾的,如果小米选择产能充沛,那一定掉价背刺卷入全面竞争。如果选择产能限制紧俏难买,那扩张上限卡死,等友商打完分完地盘了,小米也就没法做大了。[s:ac:哭笑]
Reply to [pid=829987351,44498982,1]Reply[/pid] Post by [uid=19276165]失序的时间[/uid] (2025-06-30 23:50)
不对的
你不要把车当成车,你当成当地一个容纳3000+人以上,能创造几百亿gdp的大企业就明白了,而且一个车带动了精加工等七七八八一堆产业,还能消耗大量的钢铁,其实就是第二个房地产。
真正的too big to fall。
实际上以国内这种状态,价格战打下去汉这种车能卖到10w以内你信么,无非就是亏本少钱卷死其他厂商,现在都还是有利润的状态,光伏和钢铁有段时间是倒贴钱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