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Bullet
2020-10-17T15:54:37+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23/-7Q5-dw6vKqT1kSe6-cm.jpg[/img]
节奏不是大家喜欢的那种紧凑的节奏,多个视角描述一件事。
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至少,战争本就是这么一回事,明明是同一件事,可从不同视角,主力部队、高炮部队、美军三边的视角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就好比通讯兵从望远镜里看到那个点烟的士官,他可能心里还会纳闷这节骨眼还这么悠闲的在点烟,殊不知这位士官刚从自己的老班长那满是碎尸的阵地过来,人已经麻木了。
又或者是从大部分过桥部队视角那里,可能只看到高炮兄弟在和美军激情对射,却不知美军一轮扫射,可能就有无数同志化为碎肉。
当然,我唯独不想从美军的角度去体验这件事,尤其那个炸弹上还写着“FOR ROBBIN”,我只有在那个该死的ACE最后被一发高炮炮弹从PY穿体爆尸的时候才能共情————死的好。
对于那个女同志的描写也是很真实,通讯兵对她有意思,对方似乎也回应了,看起来是一场美妙的战地爱情在酝酿,不到几个小时,这位妙曼的女同志,就十分不体面的死在了一条烂河的小木筏上,而且那位通讯兵甚至来不及多看她几眼,因为他急着找自己的指挥官连长。
节奏的确不是我们所习惯的那种节奏,四个视角在很多坛友看来可能就是拖沓。但可能除了美军炸弹写字那个细节,或者说大家一直吐槽的白马,管虎的私货基本肉眼不可差距。
对于高炮班英勇的描绘和残酷的画卷,使我我觉得这依然是部值得推荐的片子。
老爷子最开始那句“如果我们也有飞机掩护该多好啊”真是让人感慨万分。
节奏不是大家喜欢的那种紧凑的节奏,多个视角描述一件事。
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至少,战争本就是这么一回事,明明是同一件事,可从不同视角,主力部队、高炮部队、美军三边的视角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就好比通讯兵从望远镜里看到那个点烟的士官,他可能心里还会纳闷这节骨眼还这么悠闲的在点烟,殊不知这位士官刚从自己的老班长那满是碎尸的阵地过来,人已经麻木了。
又或者是从大部分过桥部队视角那里,可能只看到高炮兄弟在和美军激情对射,却不知美军一轮扫射,可能就有无数同志化为碎肉。
当然,我唯独不想从美军的角度去体验这件事,尤其那个炸弹上还写着“FOR ROBBIN”,我只有在那个该死的ACE最后被一发高炮炮弹从PY穿体爆尸的时候才能共情————死的好。
对于那个女同志的描写也是很真实,通讯兵对她有意思,对方似乎也回应了,看起来是一场美妙的战地爱情在酝酿,不到几个小时,这位妙曼的女同志,就十分不体面的死在了一条烂河的小木筏上,而且那位通讯兵甚至来不及多看她几眼,因为他急着找自己的指挥官连长。
节奏的确不是我们所习惯的那种节奏,四个视角在很多坛友看来可能就是拖沓。但可能除了美军炸弹写字那个细节,或者说大家一直吐槽的白马,管虎的私货基本肉眼不可差距。
对于高炮班英勇的描绘和残酷的画卷,使我我觉得这依然是部值得推荐的片子。
老爷子最开始那句“如果我们也有飞机掩护该多好啊”真是让人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