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 brioche
2021-06-06T15:27:36+00:00
[url]https://video.weibo.com/show?fid=1034:4647756766314552[/url]
这个是日本的bbs轮毂生产过程
[url]https://video.weibo.com/show?fid=1034:a876c670b2137ae12baf19de9bd16beb[/url]
这个是德国的一个轮毂生产过程
很好奇工匠打造和这种全自动化有没有啥差别
溢价。
理论上人工精度上限更高一点。
但是轮毂制造用的起那么贵的人工吗?
最高精度的机床是人工打造的。至于这个轮毂嘛 全手工打造可以卖的更贵
看生产量的大小吧,如果量小,用手工的更便宜,量大,用模具旋压更经济
工业生产上,自动化不是万能的
要算成本
假如量小,你上自动化成本高,还不如用人工
大规模量产的轮毂 生产时的误差是很大的 尤其铸造轮毂 几乎都要二次三次加工 最后还要上一排铅块配重
用超声波和X光探伤的话 有些轮毂简直了… 说你呢 捷尼赛思的19寸轮毂 只是用着感觉不到罢了
手工制造的轮毂在质量和动平衡上肯定是甩量产的好几条街了
现在人类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都是
低端产品,机器流水线的质量/成本 性价比更高
高端产品,人手工的质量/成本 性价比更高
如果一个产品刚好处于人工和机器的分界线上,他通常会被我们称为“中端”
本质上就是内卷啊,用自动化的设备生产出的轮毂是一样的,卷到一定程度,直接换手工了
[quote][pid=524349271,27194495,1]Reply[/pid] Post by [uid=63221867]-Misora-[/uid] (2021-06-14 10:46):
大规模量产的轮毂 生产时的误差是很大的 尤其铸造轮毂 几乎都要二次三次加工 最后还要上一排铅块配重
用超声波和X光探伤的话 有些轮毂简直了… 说你呢 捷尼赛思的19寸轮毂 只是用着感觉不到罢了
手工制造的轮毂在质量和动平衡上肯定是甩量产的好几条街了[/quote]你觉得有人赞同你的观点吗[s:ac:嘲笑1]
[quote][pid=524402488,27194495,1]Reply[/pid] Post by [uid=40797729]克拉格多克[/uid] (2021-06-14 14:59):
你觉得有人赞同你的观点吗[s:ac:嘲笑1][/quote]这需要有人认同什么?手工就是精度高 高性能引擎也都是手工装配的 自动化装配的精度赶不上的,再说一遍 这不是什么空理论 这是事实 不需要谁认同
[quote][pid=524414072,27194495,1]Reply[/pid] Post by [uid=63221867]-Misora-[/uid] (2021-06-14 16:01):
这需要有人认同什么?手工就是精度高 高性能引擎也都是手工装配的 自动化装配的精度赶不上的,再说一遍 这不是什么空理论 这是事实 不需要谁认同[/quote]人还能比机器更精确?那你是对的[s:ac:哭笑]
[quote][pid=524414550,27194495,1]Reply[/pid] Post by [uid=40797729]克拉格多克[/uid] (2021-06-14 16:04):
人还能比机器更精确?那你是对的[s:ac:哭笑][/quote]呵呵。。
有一年师兄答辩我去旁听记录,有个教授问他:“你觉得这个用xps(x射线电子能谱仪)还是滴定准确?”
他想都没想:“xps准确”。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跟他一样的想法,用几百万的高级仪器测出来的结果不比你用两根玻璃管一个烧杯手动滴来的准么?
然而教授却说:“其实,滴定更加准确。记住一句话,有的时候,越经典越准确。机器不是万能的。”
[quote][pid=524414550,27194495,1]Reply[/pid] Post by [uid=40797729]克拉格多克[/uid] (2021-06-14 16:04):
人还能比机器更精确?那你是对的[s:ac:哭笑][/quote]自动装配可不会去测量每一个件的尺寸公差 更不会主动去找更适合它尺寸的配合件。
加工制造也是 一个轮毂要经过几十道工序 从一台机器到另一台机器再到另一台机器 就算最初只有一点点误差 到最后都会被放大 因为机器无法主动测量并纠正上一台机器加工出来的误差 最后出现偏心 偏加工 导致动平衡NG。
就直说吧 我是KR现代汽车的
Reply to [pid=524417079,27194495,1]Reply[/pid] Post by [uid=63221867]-Misora-[/uid] (2021-06-14 16:17)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在每一道工序前后都加传感器检测呢
[quote][pid=524424352,27194495,1]Reply[/pid] Post by [uid=1389104]黑夜SUPER[/uid] (2021-06-14 16:56):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在每一道工序前后都加传感器检测呢[/quote]大概是成本太高,不如等做成成品,再对比标准决定扔不扔,误差在标准内的就留下
[quote][pid=524269702,27194495,1]Reply[/pid] Post by [uid=62600581]吃大米的喵呜喵[/uid] (2021-06-13 23:30):
溢价。
理论上人工精度上限更高一点。
但是轮毂制造用的起那么贵的人工吗?[/quote][s:ac:茶]锻造
一 人工的精度上限,特别是在公差方面,比机器高,机器只是保证下限。日产GTR每台发动机都是组装的。
二 方便营销。
[quote][pid=524349271,27194495,1]Reply[/pid] Post by [uid=63221867]-Misora-[/uid] (2021-06-14 10:46):
大规模量产的轮毂 生产时的误差是很大的 尤其铸造轮毂 几乎都要二次三次加工 最后还要上一排铅块配重
用超声波和X光探伤的话 有些轮毂简直了… 说你呢 捷尼赛思的19寸轮毂 只是用着感觉不到罢了
手工制造的轮毂在质量和动平衡上肯定是甩量产的好几条街了[/quote]上配重来保持动平衡的,是不是基本都是低端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