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我们胶东认为最好吃的鱼是加吉鱼

rrrrrrr-avatar

rrrrrrr

2020-10-07T15:58:17+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15/-d1rcQ5-bhfeK2cT1kSdw-9i.jpg.medium.jpg[/img]

加吉鱼是胶东半岛海鱼中的上品,你对于它了解多少?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15/-d1rcQ5-khnxK18T1kSdc-7k.jpg.medium.jpg[/img]

胶东故事会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15/-d1rcQ5-1zsZkT3cSlc-sg.jpg.medium.jpg[/img]

——
1911年的春天,在胶东半岛北部的龙口海域,突然出现了一群日本捕鱼者的身影。
这群日本捕鱼者当中,为首的两人名叫田万吉中和漱光市比,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来此试捕鲐鱼。鲅鱼和鲐鱼是东亚地区比较常见的海鱼,而龙口到莱州湾之间的海域,在当时又是比较有名的渔场,这群日本捕鱼者因此慕名前来,当然了,不管是按照现代的领海概念还是当时的传统观点,他们都是非法的。
然而,当时的晚清政府,国力衰微,风雨飘摇,外国军舰尚且可驶入中国内河,又何况几只在海边捕鱼的民船呢?于是,这群日本捕鱼者在胶东沿海大摇大摆,并无忌惮。说起来,这帮人也颇为走运,几网撒下去,他们居然捕到了鲷鱼。
所谓鲷鱼,就是加吉鱼另外一个名字。为何叫加吉鱼呢?史料(《烟台水产志》)中记载了一种说法,“因鱼名贵,是上等人必食之物,又因体色艳红是吉庆之意,故名甲级,宴席上有它可代替鸡,故又称家鸡。”而在老福山县志和牟平县志当中,它又被写作“鱼加 鯕”、“加级”、嘉鯕,字虽然不太一样,但读音都差不多,后来演化统一为加吉鱼,寓意颇佳。
加吉鱼不仅在中国名贵,在日本更是被视为鱼中上品,鲷鱼寿司,是当地相当高档的一道菜。日本国内市场对加吉鱼的需求量颇大,而周边渔场供应量有限,因此,在胶东近海发现鲷鱼渔场,对于日本渔民来说,可谓天大的好消息。史载,自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开始,日本渔船就大肆在胶东近海的莱州湾一带侵捕真鲷(红加吉鱼称真鲷,黑加吉称黑鲷,真鲷更为名贵),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1940年代日本战败投降,被掠夺走的鲷鱼资源规模颇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15/-d1rcQ5-n6rK1pT1kScs-73.jpg.medium.jpg[/img]

日本渔船退出之后,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胶东近海的鲷鱼资源逐渐恢复。在集体经济时期,它也成为国家重点收购的海鱼产品。
根据烟台水产资料的记载,1962年时的收购价格,红加吉(真鲷)每担的价格是57元,而同样规格的带鱼只有31元;到了1980年,红加吉每担的价格涨到了81元,而带鱼只有36元,其他如鲅鱼、黄花鱼等,均在红加吉鱼之下,它作为鱼中上品的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15/-d1rcQ5-700lZdT3cSo2-h0.jpg.medium.jpg[/img]

总体而言,在老烟台地区(含威海)的海域范围内,北岸的加吉鱼产量,要大于南岸,从掖县经黄县到蓬莱、芝罘一带,是主要产区。
进入市场经济时期,随着民间鱼市的活跃,加吉鱼逐渐开始走入千家万户。虽然名贵,但因为寓意好且味道美,它逐渐成为胶东婚宴上的压轴鱼,常见的做法就是葱油加吉鱼。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15/-d1rcQ5-i211K1gToS6w-6w.jpg.medium.jpg[/img]

不过,由于资源数量的减少,如今市面上的加吉鱼,已经多数是养殖的了。如果能碰到野生的大红加吉,通常都能在市场上卖出高价,在饭店吃一条,更是要花很多钱。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15/-d1rcQ5-7x9rZcT1kSeq-9r.jpg.medium.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