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跟三星旗舰不重视续航除了成本,有一部分原因是是其设计师对于现代移动生活理念的落后以及生活环境习惯的差异导致。

im sure bro-avatar

im sure bro

2020-11-08T04:42:29+00:00

首先,国内通信网络的及其发达,手机信号广义上的几乎无缝覆盖,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国外没这个基础,特别是欧美各国,而由于体制原因,未来很长时间之内估计也不会有。而在移动支付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深入嵌套进普通人生活之中改变了普通人生活习惯的各种应用,国外也没有,或者说非常有限对于普通人的生活习惯跟方式没有任何的影响。简而言之,国外没有跟我们国内同一水平的现代移动生活。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苹果刚刚发布的一个价值479人民币的magsafe卡包。从产品的设计中能看出,苹果设计师眼中未来的移动生活是起码带一个智能手机跟一两张信用卡或者银行卡。这在我们眼中几乎就是个笑话,谁现在出门带了手机还带卡啊。但是在国外这不是笑话,这已经是他们能想象到的“最先进”的现代移动生活了。我一个奥地利的朋友,每次回国都跟我说“感觉像是时光倒流了”。在国内,智能手机就是普通人现代移动生活的核心,要享受到现代移动生活带来的便利跟生活品质,智能手机已经成了一个必需品。智能手机在外国还只是一个附属品,而不是必需品,智能手机对国外用户最大的用处是其社交属性,绝大部分人用智能手机只是为了youtube、ins、twitter、facebook、tiktok等等这些社交分享性app。而国内呢,吃、喝、玩、乐都要用到一部手机,最起码是支付阶段。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需要一个“有电”的、最起码能扫码支付的智能手机。而国外不需要,因为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需要你带现金或者信用卡,手机没电了会影响你基本的生活方式跟习惯吗?完全不会。所以国内跟国外对于智能手机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对于续航的要求完全不是一个层级。

其次,由于生活习惯跟治安环境问题,国外相比于国内,几乎没有像样的夜生活。工作日三点一线是常态,上班-下班-回家。对于绝大多数外国人来说,手机续航能支撑到下班回家就完全够用,回家可以充电。但是国内夜生活的发达,相对于欧美,对于手机续航提出了新的要求。下班之后手机是否还有足够的电量能支撑到夜生活的结束,对于中国人来说及其重要。

第三点,中国人的亲情观念。当出门在外由于手机没电导致家人联系不上你的时候,家人的担忧是显而易见的。一部随时随地能联系到亲朋好友跟家人的手机,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必须的。国外就算了,那破信号,失联是常态,没人在意,除非你失联了几天。


在国内手机的长续航是绝大部分人的必需属性,而在国外不是。所以国内跟国外厂商的手机对于续航重视的优先级也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