Κλιβελανος Καφες
2022-02-15T13:44:40+00:00
很多人都说,《亵渎》的主角猥琐又卑鄙,没法代入,这是对的,因为你真代入罗格的话,越是代入越是能感到绝望。
《亵渎》从一开始就不是爽文——爽文读者常常对主角的三观有要求,这可能是因为代入感的需要,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主角过得很爽,显然只会让读者难受——而《亵渎》的主角是个猥琐的胖子,一开始就让人难以代入。而且从罗格“衣锦还乡”发现自己只是个连父亲都不知道是谁的野种开始,他的人生就越来越苦涩,到最后金狮子与魔女化为炼狱天使的雕像,故事正式拉开帷幕的时候,罗格就再也没有“爽”过,那些和损友一起摸爬滚打的日子成为了之后十年间他唯一感到快乐的时光。
乍一看这本书的剧情,可能会觉得这是个“恶人获得胜利”的反人类故事,但是回乡那一段开始,《亵渎》就开始展露出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爽文的气质:
罗格功成名就,意气风发地回到家乡,却发现领地被叔叔一家篡权,父亲被蒙蔽,领民被欺压。按照一般的发展,罗格应该是亮出自己的身份,车翻那些装逼的亲戚,但是故事的结果却出乎人的意料:原来罗格只是自己风流的母亲滥交的产物,连生父是谁都不知道,而知道真相的父亲把自己视如弃履,宁可把家业传给弟弟一家,就连母亲也为了自己不被抛弃,站在父亲一边。
“衣锦还乡”的爽点在于主角的成就得到家乡人、尤其是父亲的承认,而罗格却绝望地发现,自己即使再优秀,也只能是一个外人,得到的只能是恐惧和谄媚,因此他甚至没有在父母面前亮出自己的身份。罗格后来惨无人道地报复了叔叔一家,但是无论是他自己还是读者,得到的都只有空虚。
而回乡还只是文青作品中常见的苦涩剧情,从他对天使说出“老子虽然贪财好色,有些东西却是不卖的”开始,世界的恶意才正式拉开了帷幕。
罗格从这时起,彻底断掉了自己的后路,与光明神教正面开战,可是他越往上爬,越是感到光明神教的强大,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罗格在小战场上节节胜利,打败无数仇人,在大战略上却一败涂地,他每个人生阶段追求的东西最终都全部化为了泡影。
正常的爽文,逻辑是主角想要什么——主角得到什么——追求更高的东西,而罗格的人生却悄悄掉了个,求而不得,不求而得。冒充神使之后,曾经可望不可及的美女像流水一样到了他的床上,可是此时的他为了权势已经无暇他顾;当他逐渐位及人臣的时候,却只能越来越痛恨自己的无力;末尾他放下一切尊严投降了天界,力量达到了这个位面的极限,却连守护风月都成了奢望。
只看故事,罗格好像美女权力力量啥都有了,可是实际读进去之后,无论是罗格自己还是读者都无法从这些里面得到什么成就感。
最后的最后,罗格在自己的领域中重生,几乎就是下一个至高神的节奏,他复活了风月,可是当风月可以任由他摆布,挥挥手就能抹掉再造一个的时候,这样的复活是否还有意义呢?
罗格卑鄙且残忍,而世界的恶犹有过之。罗格冒充精灵神使,修斯却微微一笑,默认把那些精灵美女当成罗格带领精灵族变革的报酬;罗格一路屠城浮尸百万,回到首都被夹道欢迎,原来大家都好这一口;罗格在战争中一败涂地,末了却被招安成了神眷者当上圣堂之主,看来主也不在乎他干了什么。
《亵渎》中解构了很多东西,荣耀的表象下是阴谋斗争蝇营狗苟,安德罗妮为了“爱”奔走一生,实际上到死都没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最为“亵渎”的则是至高神教的那些什么“信仰”、“末日审判”——你们不是说越虔诚、越纯洁越接近神吗?那其实主根本不需要你们信仰他,只要把你们全部清洗掉,换成“纯洁而虔诚”的人肉电池来歌颂主不就行了?当“遗弃之地”的真相被揭露的时候,的确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但是在解构之外,那些人间的真情就是虚假的吗?那些为了职责、为了守护而坦然赴死的将军们,那些在失败与死亡面前依然带着荣誉没有失掉风度的贵族们,还有坚持的道义的真圣徒康斯坦丁,日久生情和胖子成了真爱的小妖精和艾菲尔,以及埃丽西斯、风蝶这些苦命鸳鸯……即使是在这个绝望的这个世界里,也掩盖不了他们的光芒。在污泥中开放出的美丽花朵,恰恰是悲剧的美学价值所在。
《亵渎》的主角是个毫无下限的恶人,那么选择这么个恶人作为主角是否有必要呢?仔细一想,似乎还真是非他不可。
《亵渎》中的光明神教如同命运和现实一般令人绝望,主神们有绝对的力量,又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一个有底线的主角,下场只能是如同奥菲罗克一样流星般逝去。能和这样的势力战斗的只有丢掉下限的恶人和隐藏一切的面壁者,然而即使丢掉一切底线,最终的结果也只是被轻轻碾碎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讲,《亵渎》中光明神教给人的那种绝望感,似乎就是烟男对社会秩序本身的亲身感受——咳,这里就先打住吧[s:ac:哭笑]
《亵渎》从一开始就不是爽文——爽文读者常常对主角的三观有要求,这可能是因为代入感的需要,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主角过得很爽,显然只会让读者难受——而《亵渎》的主角是个猥琐的胖子,一开始就让人难以代入。而且从罗格“衣锦还乡”发现自己只是个连父亲都不知道是谁的野种开始,他的人生就越来越苦涩,到最后金狮子与魔女化为炼狱天使的雕像,故事正式拉开帷幕的时候,罗格就再也没有“爽”过,那些和损友一起摸爬滚打的日子成为了之后十年间他唯一感到快乐的时光。
乍一看这本书的剧情,可能会觉得这是个“恶人获得胜利”的反人类故事,但是回乡那一段开始,《亵渎》就开始展露出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爽文的气质:
罗格功成名就,意气风发地回到家乡,却发现领地被叔叔一家篡权,父亲被蒙蔽,领民被欺压。按照一般的发展,罗格应该是亮出自己的身份,车翻那些装逼的亲戚,但是故事的结果却出乎人的意料:原来罗格只是自己风流的母亲滥交的产物,连生父是谁都不知道,而知道真相的父亲把自己视如弃履,宁可把家业传给弟弟一家,就连母亲也为了自己不被抛弃,站在父亲一边。
“衣锦还乡”的爽点在于主角的成就得到家乡人、尤其是父亲的承认,而罗格却绝望地发现,自己即使再优秀,也只能是一个外人,得到的只能是恐惧和谄媚,因此他甚至没有在父母面前亮出自己的身份。罗格后来惨无人道地报复了叔叔一家,但是无论是他自己还是读者,得到的都只有空虚。
而回乡还只是文青作品中常见的苦涩剧情,从他对天使说出“老子虽然贪财好色,有些东西却是不卖的”开始,世界的恶意才正式拉开了帷幕。
罗格从这时起,彻底断掉了自己的后路,与光明神教正面开战,可是他越往上爬,越是感到光明神教的强大,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罗格在小战场上节节胜利,打败无数仇人,在大战略上却一败涂地,他每个人生阶段追求的东西最终都全部化为了泡影。
正常的爽文,逻辑是主角想要什么——主角得到什么——追求更高的东西,而罗格的人生却悄悄掉了个,求而不得,不求而得。冒充神使之后,曾经可望不可及的美女像流水一样到了他的床上,可是此时的他为了权势已经无暇他顾;当他逐渐位及人臣的时候,却只能越来越痛恨自己的无力;末尾他放下一切尊严投降了天界,力量达到了这个位面的极限,却连守护风月都成了奢望。
只看故事,罗格好像美女权力力量啥都有了,可是实际读进去之后,无论是罗格自己还是读者都无法从这些里面得到什么成就感。
最后的最后,罗格在自己的领域中重生,几乎就是下一个至高神的节奏,他复活了风月,可是当风月可以任由他摆布,挥挥手就能抹掉再造一个的时候,这样的复活是否还有意义呢?
罗格卑鄙且残忍,而世界的恶犹有过之。罗格冒充精灵神使,修斯却微微一笑,默认把那些精灵美女当成罗格带领精灵族变革的报酬;罗格一路屠城浮尸百万,回到首都被夹道欢迎,原来大家都好这一口;罗格在战争中一败涂地,末了却被招安成了神眷者当上圣堂之主,看来主也不在乎他干了什么。
《亵渎》中解构了很多东西,荣耀的表象下是阴谋斗争蝇营狗苟,安德罗妮为了“爱”奔走一生,实际上到死都没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最为“亵渎”的则是至高神教的那些什么“信仰”、“末日审判”——你们不是说越虔诚、越纯洁越接近神吗?那其实主根本不需要你们信仰他,只要把你们全部清洗掉,换成“纯洁而虔诚”的人肉电池来歌颂主不就行了?当“遗弃之地”的真相被揭露的时候,的确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但是在解构之外,那些人间的真情就是虚假的吗?那些为了职责、为了守护而坦然赴死的将军们,那些在失败与死亡面前依然带着荣誉没有失掉风度的贵族们,还有坚持的道义的真圣徒康斯坦丁,日久生情和胖子成了真爱的小妖精和艾菲尔,以及埃丽西斯、风蝶这些苦命鸳鸯……即使是在这个绝望的这个世界里,也掩盖不了他们的光芒。在污泥中开放出的美丽花朵,恰恰是悲剧的美学价值所在。
《亵渎》的主角是个毫无下限的恶人,那么选择这么个恶人作为主角是否有必要呢?仔细一想,似乎还真是非他不可。
《亵渎》中的光明神教如同命运和现实一般令人绝望,主神们有绝对的力量,又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一个有底线的主角,下场只能是如同奥菲罗克一样流星般逝去。能和这样的势力战斗的只有丢掉下限的恶人和隐藏一切的面壁者,然而即使丢掉一切底线,最终的结果也只是被轻轻碾碎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讲,《亵渎》中光明神教给人的那种绝望感,似乎就是烟男对社会秩序本身的亲身感受——咳,这里就先打住吧[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