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su
2021-07-22T03:24:03+00:00
[url]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template3/#/newsDetail/110059/40102040.html?isShare=true[/url]
钟南山院士认为,在这一个月内,除了采取北京新发地局部暴发新冠的经验以外,还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省市领导及有关省市防控专业专家的指导下,根据病毒的感染特点,广州采取了一些创新的管理科学措施,对防控Delta变异毒株取得了五点经验:
1、迅速锁定感染源,精准查清传播链。5月21日接到报告后,当日下午3时锁定感染来源。随后通过高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及时的基因测序溯源,167例个案中,除2例感染来源尚在调查中,其余165例(广州153例)均有明确的传播链和流行病学关联,传播链条非常清晰。深圳和广州两地是由不同突变位点的Delta变异毒株引发的,每一例病人都进行了二代测序,证明其高度的同源性,广州所有的患者的传播链条清楚,所以封闭及管控的定位相对准确。
2、更新了“密接”的概念。由于病例的病毒载量高,呼吸道呼出的病毒浓度大,传染性极强,所以,过去的密接概念已不适用(在过去认为,在发病前两天的家人、同办公室、1米之内同吃饭、开会),现在改为“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四天等”,根据这个概念,分级制定了封闭、封控等不同的管控模式,进行全隔离或指定单人联系日常生活等,重点密接人群的管控,在该地区甚至全广州地区进行全员的核酸检测基础上,重点检测密接人员。
3、赋“黄码”制度。通过大数据查出曾到过高危区的人群赋予“黄码”标志,对于与病例同时段在密闭或通风不良场所人员,上述地点周围250米范围内停留1小时以上人员赋予“黄码”。要求“黄码”人员在24小时内尽快完成核酸检测,未按时接受采样检测的,由社区“三人小组’上门排查。各地结合本地防控实际和风险高低,增加“黄码”人员核酸检测频率为3天2检或7天3检。目前“黄码”制度已经在全广东使用。
通过以上的措施,及时发现了病毒的感染者,快速切断了传染源。据统计,广州的传播链总共有167个病例,其中广州153例、湛江1例、茂名1例。主动搜索发现时没有症状的53例,占31.74%。已经受到管控的密接者109例,占65.27%。
4、严防感染者省外溢出。为减少因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防止风险外溢,5月31日、6月2日广州、佛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先后发布通告,要求离粤、离穗、离佛人员须凭“健康码”绿码,并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6月7日,进一步缩短为离开广州、佛山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截至6月24日,本次疫情未发生省外的溢出。
5、积极开展封闭封控区域的动物监测。“我们一直怀疑动物可能会引起病毒的传播,所以在广船鹤园小区布下鼠笼,重点放置在居民楼下水道、墙边、垃圾存放处、小区绿化带等处。在5月21日-23日三天共捕鼠70只,采集有效的鼠咽拭子标本44份,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排除了新冠病毒在封闭、封控区通过动物排泄物传播的可能。”钟南山院士说。
对比一下南京,传播链说不清楚,德尔塔变种还是外省先说的;抄了黄码制度,没抄三人小组上门检测;广州疫情没有省外溢出,南京关联已经在多省发现了。广州是全国第一个出现变异病毒传播的城市,敢于牺牲经济给所有城市做一个示范,南京的领导真的有学到吗?
钟南山院士认为,在这一个月内,除了采取北京新发地局部暴发新冠的经验以外,还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省市领导及有关省市防控专业专家的指导下,根据病毒的感染特点,广州采取了一些创新的管理科学措施,对防控Delta变异毒株取得了五点经验:
1、迅速锁定感染源,精准查清传播链。5月21日接到报告后,当日下午3时锁定感染来源。随后通过高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及时的基因测序溯源,167例个案中,除2例感染来源尚在调查中,其余165例(广州153例)均有明确的传播链和流行病学关联,传播链条非常清晰。深圳和广州两地是由不同突变位点的Delta变异毒株引发的,每一例病人都进行了二代测序,证明其高度的同源性,广州所有的患者的传播链条清楚,所以封闭及管控的定位相对准确。
2、更新了“密接”的概念。由于病例的病毒载量高,呼吸道呼出的病毒浓度大,传染性极强,所以,过去的密接概念已不适用(在过去认为,在发病前两天的家人、同办公室、1米之内同吃饭、开会),现在改为“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四天等”,根据这个概念,分级制定了封闭、封控等不同的管控模式,进行全隔离或指定单人联系日常生活等,重点密接人群的管控,在该地区甚至全广州地区进行全员的核酸检测基础上,重点检测密接人员。
3、赋“黄码”制度。通过大数据查出曾到过高危区的人群赋予“黄码”标志,对于与病例同时段在密闭或通风不良场所人员,上述地点周围250米范围内停留1小时以上人员赋予“黄码”。要求“黄码”人员在24小时内尽快完成核酸检测,未按时接受采样检测的,由社区“三人小组’上门排查。各地结合本地防控实际和风险高低,增加“黄码”人员核酸检测频率为3天2检或7天3检。目前“黄码”制度已经在全广东使用。
通过以上的措施,及时发现了病毒的感染者,快速切断了传染源。据统计,广州的传播链总共有167个病例,其中广州153例、湛江1例、茂名1例。主动搜索发现时没有症状的53例,占31.74%。已经受到管控的密接者109例,占65.27%。
4、严防感染者省外溢出。为减少因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防止风险外溢,5月31日、6月2日广州、佛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先后发布通告,要求离粤、离穗、离佛人员须凭“健康码”绿码,并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6月7日,进一步缩短为离开广州、佛山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截至6月24日,本次疫情未发生省外的溢出。
5、积极开展封闭封控区域的动物监测。“我们一直怀疑动物可能会引起病毒的传播,所以在广船鹤园小区布下鼠笼,重点放置在居民楼下水道、墙边、垃圾存放处、小区绿化带等处。在5月21日-23日三天共捕鼠70只,采集有效的鼠咽拭子标本44份,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排除了新冠病毒在封闭、封控区通过动物排泄物传播的可能。”钟南山院士说。
对比一下南京,传播链说不清楚,德尔塔变种还是外省先说的;抄了黄码制度,没抄三人小组上门检测;广州疫情没有省外溢出,南京关联已经在多省发现了。广州是全国第一个出现变异病毒传播的城市,敢于牺牲经济给所有城市做一个示范,南京的领导真的有学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