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答第二个,
你画画吗?画家知道,相较于真实世界,画家处理出来的画面,灰度层级会不可避免的跌落。
此时只能靠渗色效应创造“真实”的幻觉,比如真实世界的色阶是1234…9899100,画家能画的也就1234567890。
实际上这说多了… 大部分会弄也只能熟练控制4个色阶左右,他们观察真实世界,然后输出自己的色阶处理,比如1234567890的原图,输出:
1233445566
1112345566
之类的,你发现没有?他们的等级顺序没变,也就是说画面关系是可信的(存着某种秩序)。但像1342235436这种… 就花了。
此时,你就可以掌握描述通用于平面视觉系,几乎所有的画面问题的方法:所谓的花、脏、乱、等等,指得都是画面关系跨度过大1479、顺序错位3241、跨度不流畅1279等等。
---
行文流畅程度是一个近似的系统,影响读者读你的文章时需要消耗的精力。用极简化的描述举例,设短句为0,长句为1:
你在起点写赛博诗经,全是四字对丈00,00,00,读起来重复感太高人全跑了;
写想象力说明文,全是111111,111,111,能把多段长文视为段落的老饕可能会被想象力吸引,但读起来太累下班后付款读书的全跑了;
这个时候不会可以意识到长短句并用,可以提高输出关键词组的易读性。
当然实际操作没那么简单,毕竟每一个网文读者都是被超高效训练过的阅读怪物… 他们确实有时会被故事捕获,但你再不愿意也得意识到:
绝大多数网文读者拥有着只截取片段就觉得要不要跳过这段的能力,他们知道跳过某些灌水部分不影响读取故事;甚至只看章节名就能预期是否这章需要订阅,只看坑的数量就能知道这书是否要崩,只看评论区就能知道作者是否太监等等…
易读性,行文节奏,这个类似画家类似音乐反正就是要求你有秩序倾向的东西,就是你手里的一个短矛,你有章法的戳一下读者野兽,戳不死(愿意付费),但偶尔能停下来让他们看几章再决定跑不跑,毕竟看起来简单。
---
当然,最后的最后,别把上面奉为金科玉律,失序的行文节奏肯定也有变的易读的方法和相关例子… 只是大概率在水平上就有更高的要求了。
行文节奏是必然会被连载压力压变形的,转换到负责对准读者的编辑的视角,只能说:够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