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武汉早期疫情上报为何一度中断

WeMove-avatar

WeMove

2020-02-25T14:08:56+00:00

[url]https://mp.weixin.qq.com/s/69pdSrjNH_4qN3RrQ-Yk0Q[/url]

1月上旬报告过,“不知道什么原因停下来了”

被称为“疫情上报第一人”并因此受到湖北省“记大功”奖励的,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

她于2019年12月26日接诊了4个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第二天,她向医院汇报,医院上报至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12月28日和29日,该院又陆续收治了3人。医院组织会诊后,向湖北省、武汉市卫健委疾控处报告。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指示传染病专科医院金银潭医院和江汉区疾控中心前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的回忆,12月29日下午,武汉市卫健委电话通知他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调查。当天,7位病人中的6位转到了金银潭医院。

这是湖北省、武汉市迄今公布过的疫情早期报告过程,其中没有提到可在“6个小时内”直通国家卫健委的网络直报系统。

早在2007年,原卫生部就曾发文要求,经省级专家组会诊不能明确诊断的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省级疾控机构要将标本送中国疾控中心进行检测。据报道,2019年12月,武汉医院里采集的不同病例标本,曾被送往多家民营机构做过检测。2020年1月2日,中国疾控中心才等到了来自武汉的第一份病例标本。

“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检测,就能早一分钟做出结果。”中国疾控中心官网称,该中心接到标本后的研究,为确定新型冠状病毒这一病因,“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实验室证据”。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武汉通过“网络直报”方式上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始于1月3日,大约在1月上旬后停止了。

冯子健说:“(去年)12月底、(今年)1月初,国家卫健委介入调查之后,要求武汉把病例通过网络直报报上来,有这个要求,他们确实报了,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停下来了。”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也对记者证实了上述说法。她说,自己咨询过国家CDC相关人员,得知去年12月没有接到“直报”。“他们说1月3日到1月10日左右,接到过武汉直报过来的信息,但后面就忽然停了。直到1月24日新冠肺炎加入到网络直报系统中后,才恢复上报。”

国家要求“立即网络直报”与“省卫健委同意才能上报”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获得了武汉市一家三甲医院公共卫生科的一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处置情况说明》(下称《疫情处置说明》),里面详细记录了该院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16日之间的“不明原因肺炎”上报情况。相关记录与冯子健、杨功焕的说法相符。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不同成员向记者证实,1月3日前后,国家卫健委专家组和地方专家组共同起草了《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手册》,由武汉市卫健委制定下发。其中对“病例的发现与报告”一项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疾病定义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由医疗机构在12小时内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注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病种选择“不明原因肺炎”。

前述武汉三甲医院的《疫情处置说明》记录:“1月4日,我们收到了市卫健委下发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指导手册,指导手册上面显示,对于疑似病例,院内需12小时内组织专家会诊,会诊不能排除时应立即上报传染病报告卡。”

根据这份记录,1月5日,该医院所在的辖区卫健委组织开会,“传达市级指导手册的精神”。区卫健委要求在“市级指导手册精神”的基础上,加入“区级组织专家会诊”的流程,即医院专家会诊和区级专家会诊均不能排除其他疾病后,才能上报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原国家卫计委2015年制定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规定,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或通过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自动抽取符合交换文档标准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也应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信息。

“只要医院上报传染病报告卡,医院所属的区(县)、市、省,以及国家CDC都能实时收到信息。”杨功焕向记者解释。她在2004年任中国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监测和信息服务中心主任,2005年任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分管公共卫生监测工作,2011年退休。

一位武汉市三甲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只要在电子病历系统中输入传染病名称缩写,系统就会自动弹出传染病报告卡,供医生填报。

这位医生说,网络直报系统是专用网络,一般由医院公共卫生科或者医院感染办公室等相关部门收集病例,并负责上传、直报。

“理论上网络直报系统是医生都可以上报的,但是可能是考虑到一线医生工作繁重,再加上一些其他客观原因,我去年到基层医院考察,发现大部分都是由医院的相关科室负责直报。”杨功焕告诉记者。

武汉这家医院的《疫情处置说明》显示了该院的上报记录:1月8日-10日3天,分别上报了9张、4张和1张“不明原因肺炎”报告卡。

在连续3天网络直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这家医院停止了上报。

根据这份《疫情处置说明》,1月11日,该院专家会诊一位疑似病例后,不能排除其他疾病,将会诊意见报告给区卫健委医政科,医政科要求医院自行联系区疾控中心采样、做流行病学调查。该医院工作人员联系区疾控中心后,被告知采样、流调,要等区卫健委医政科通知。1月12日上午,湖北省卫健委执法监督处处长带队到该院督导发热门诊相关工作,指示:传染病报告卡报告需慎重,省市联合确定后报卡。

当时在场的一位知情者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回忆,省卫健委那位处长确实有此表述。

1月13日上午,武汉市卫健委疾控处处长、区卫健委疾控科工作人员一行到该院,传达最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上报精神。这位处长指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慎重上报。发现的病毒性肺炎病例,首先要在院内完成各项检验和相关检查,经院内专家组会诊为不明原因肺炎后,再报区卫健委会诊并通知区疾控采样,经区、市、省级逐级检测 ,依然为不明原因肺炎后,“经省卫健委同意”,才能进行病例信息上报。

这家医院公共卫生科的另一份文件,记录了当天传达活动的具体情况,其中提到其他医院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上报情况——截止到1月13日,武汉协和医院共上报11例,张继先所在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报9例。

《疫情处置说明》里还记录,1月16日下午,该科工作人员向周边医院询问近期报卡情况,得知“近期也未报卡”。

一段时间里,没有网络直报,对外无通报或通报“无增长”

武汉多家医院医生向记者反映了另一个不利于新发病例上报的原因:1月3日前后,他们收到了通过口头传达的武汉市卫健委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入排标准》。他们认为,这个标准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排查标准过于“苛刻”,即使临床收治了很多此后经过核酸检测确诊的病人,但当时都不符合标准。一位医生说: “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一个都报不上去。”

“我从来没参与过《入排标准》的制定,国家卫健委一开始也不知道这个标准的存在。”国家卫健委专家组一位成员对记者说:“这个标准是武汉后来加进去的。”(此前报道:白皮手册与绿皮手册:新冠肺炎诊断标准之变)

一段时间里,武汉市没有网络直报,没有对外通报或对外通报“无新增”,但不代表没有病例出现。中国疾控中心后续回溯病例发现,以发病日统计,2019年12月31日前就有104人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湖北省疾控中心主任杨波等人在1月29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介绍,武汉早期425个确诊病例中,1月1日到11日之间发病的有248人,1月12日到22日发病的有130人。
Anime Tim?-avatar

Anime Tim?

[quote][pid=402344878,20676688,1]Reply[/pid] Post by [uid=1403919]yydngs[/uid] (2020-03-05 22:12):

吸取教训吧,下次应该不会再犯了[/quote]吸取教训,下次还犯。
Jar_Of_The_Head-avatar

Jar_Of_The_Head

吸取教训吧,下次应该不会再犯了
Jaybijuu-avatar

Jaybijuu

[quote][pid=402344878,20676688,1]Reply[/pid] Post by [uid=1403919]yydngs[/uid] (2020-03-05 22:12):

吸取教训吧,下次应该不会再犯了[/quote]这就不好说了
Esjakzey-avatar

Esjakzey

1月12日上午,湖北省卫健委执法监督处处长带队到该院督导发热门诊相关工作,指示:传染病报告卡报告需慎重,省市联合确定后报卡。
Whyetie-avatar

Whyetie

主要还是没有一套直报系统,通过直报就不会有瞒报了
Phatty-avatar

Phatty

既要表扬,又要批评
Serial Designation V-avatar

Serial Designation V

[quote][pid=402344878,20676688,1]Reply[/pid] Post by [uid=1403919]yydngs[/uid] (2020-03-05 22:12):

吸取教训吧,下次应该不会再犯了[/quote]但愿这次之后可以从系统上解决问题,否则03年大家也是这么想的···
Honeycutt-avatar

Honeycutt

[quote][pid=402345222,20676688,1]Reply[/pid] Post by [uid=60308918]小猪佩奇与乔治[/uid] (2020-03-05 22:14):

主要还是没有一套直报系统,通过直报就不会有瞒报了[/quote]没有卵用…中国目前还是万事看人事关系的
trasherbtc-avatar

trasherbtc

一月中有会议吧,唉
DBoyGFO-avatar

DBoyGFO

[quote][pid=402344878,20676688,1]Reply[/pid] Post by [uid=1403919]yydngs[/uid] (2020-03-05 22:12):

吸取教训吧,下次应该不会再犯了[/quote]这次得狠狠的处罚相关官员,下次给他们100个胆也不敢瞒报了
HarveyDent-avatar

HarveyDent

Reply to [pid=402344878,20676688,1]Reply[/pid] Post by [uid=1403919]yydngs[/uid] (2020-03-05 22:12)希望永远没有下次了
LUMBERJAKE-avatar

LUMBERJAKE

省和市卫健委这球估计烂手里了,最早下台的官员吧
怕影响经济稳定,就是不知道会影响群众生命健康,卫健委改名经济维稳办吧
dab fairy-avatar

dab fairy

为什么停,这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
oramgeman-avatar

oramgeman

[quote][pid=402345552,20676688,1]Reply[/pid] Post by [uid=276317]其谁[/uid] (2020-03-05 22:16):

这次得狠狠的处罚相关官员,下次给他们100个胆也不敢瞒报了[/quote]相关官员要么撸下来了,要么没几年zz生涯了,过几年就没人有记忆了。
Bubblia-avatar

Bubblia

[quote][pid=402345552,20676688,1]Reply[/pid] Post by [uid=276317]其谁[/uid] (2020-03-05 22:16):

这次得狠狠的处罚相关官员,下次给他们100个胆也不敢瞒报了[/quote]就算是全部咔嚓了,下次一样有瞒报的……

毕竟有侥幸心理……
Sig-avatar

Sig

经过这次教训后还能有“下次”?
“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是总是用来解决这种可以“提前消灭在萌芽”的事情的
CHEESZE-avatar

CHEESZE

还是武汉卫健委那边弄了莫名其妙的标准来,是不是哪个领导为了两会下的批示?
Zopaco-avatar

Zopaco

锅传到湖北省和武汉了?
I</-\RTI-III<-avatar

I</-\RTI-III<

历史的教训就是,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学到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