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b
2021-02-21T09:31:32+00:00
[url=https://www.caixin.com/2021-02-26/101667925.html]来源[/url]
相关阅读:[url=https://mp.weixin.qq.com/s/gn2bdagqMLLtvAbTKC2Y9g]深度调查:武汉弘芯千亿大骗局[/url]
武汉政府重金引入的千亿芯片项目武汉弘芯停滞一年多后,无复工复产计划,着手解散全体员工。财新记者从武汉弘芯内部员工处了解,2月26日上午,武汉弘芯员工已经在企业微信群中收到遣散通知。
据武汉弘芯内部员工透露,该通知明确表示“公司无复工复产计划”,要求全体员工于2021年2月28日下班前提出离职申请,并于2021年3月5日下班前完成离职手续办理。休假人员可于线上办理。
“离职方案没有给出任何配套补偿,武汉弘芯高层也未作出任何解释。”武汉弘芯内部员工对财新记者称,很多员工无法接受,“没想到武汉弘芯会死这么快,之前内部一直有传言说小米、华为等公司或要接盘。有些员工想要N+1赔偿,现在也都没有了。”
不过,财新记者了解,武汉弘芯按时发放员工工资,按合同拿13薪或14薪的员工也都在2月20日拿到了全部工资。
财新记者就此事宜询问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东西湖区)政府相关人员,其回应称,一切工作都在依法依规处理中。
武汉弘芯全称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主攻逻辑芯片、系统集成,计划投资1280亿元,建成14纳米、7纳米及以下的逻辑工艺生产线以及晶圆级先进封装生产线。在半导体国产替代热潮里,武汉弘芯的规划集芯片代工与先进封测一体,类似A股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组合体,充满想象力。
2017年底,武汉弘芯落地东西湖区,穿透至最后,彼时控股方为两名自然人李雪艳、曹山。在官方口径里,武汉弘芯被称为2017、2018年武汉市单体最大投资项目,也是湖北省2018年、2019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弘芯创始人李雪艳、曹山二人均无主流半导体企业经验,在行业里名不见经传。突然横空出世、领衔千亿芯片项目,在外界看来背景神秘。
武汉弘芯做14纳米、7纳米代工,技术团队何来?财新记者了解,武汉弘芯的技术依靠一家名为广东汉岂的公司支持,但广东汉岂到底技术如何、与弘芯之间商业关系怎样,令外界疑惑。
武汉弘芯在2019年年中拉来了半导体大牛蒋尚义,一度引发市场热议。不过在2020年11月,蒋尚义透过律师声明称,自己已在2020年6月辞去武汉弘芯的董事、总经理、首席执行官(CEO)等一切职务,武汉弘芯也接受了蒋尚义的辞呈。
实际上,武汉弘芯混乱状态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财新记者了解,武汉弘芯项目高峰时期,包括施工方约2000人扑在项目上,但2019年下半年开始,一期项目大部分封顶之后,二期项目“雷声大雨点小”,之后项目整体停滞,并陆续有供应商向武汉弘芯讨债。
一位武汉弘芯现场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底,公司规划2020年3月份重新启动项目。受疫情影响,项目启动时间延迟到6月份。2020年4月中旬,武汉弘芯陆续复工,但到了6月份,开始传出合同签不了、付不了款等消息,“那个时候资金链问题已经传导到我们员工层面了”。
2020年在7月30日,武汉市东西湖区政府一纸公告则彻底踢爆其资金危机。在一份名为《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的文件中,东西湖区政府明确提到:武汉弘芯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的风险。舆论哗然,旋即东西湖区政府删除了该文件。
据财新记者了解,历时三年,截至2020年11月,武汉弘芯产线尚未打通。一名武汉弘芯高管对财新记者坦言,尽管设备订单多数已经下单,但由于资金问题,有些设备还没能进厂。东西湖区政府文件披露,一期生产线有300余台套设备。
“政府还是希望盘活这个工厂。”2021年2月,问及项目下一步怎么走,上述武汉弘芯高管告诉财新记者,停滞的项目工程部分已经由政府接手,总经理、董事长、财务总监等管理人员基本由政府派驻,同时留下了原有的技术人员。
从工商资料来看,2020年11月份至今,武汉弘芯股权几经变更,东西湖区政府持股比例从10%增至100%。包括董事长李雪艳、CEO蒋尚义在内的武汉弘芯所有高管也已全部退出,由有东西湖国资背景的李想斌等组成新的管理团队。
一名与政府多次沟通的分包商对财新记者介绍,当地政府接盘之后曾有过初步的调整时间表,计划在2021年6月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招商引资,找到投资人后政府即退出。在武汉弘芯内部,也一度传言小米或其他机构接盘。
不过,融资成为最现实的难题。2020年7月,东西湖区政府在《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中坦言,因武汉弘芯项目缺少土地、环评等支撑资料,无法上报国家发改委窗口指导,导致国家半导体大基金、其他股权基金无法导入。2017年,国家发改委为了避免大型芯片项目重复建设,对芯片行业新建大型项目启动窗口指导。按照规定,如芯片项目不通过窗口指导,将无法从大基金、国开行等机构获得资金,也无法获得进口税优惠。至于其他社会资本,面对一个土地手续不齐全、厂房没盖好又缺乏核心技术团队的项目,接盘实在需要勇气。解散全体员工之后,武汉东西湖区政府下一步如何收拾残局仍备受市场关注。
相关阅读:[url=https://mp.weixin.qq.com/s/gn2bdagqMLLtvAbTKC2Y9g]深度调查:武汉弘芯千亿大骗局[/url]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7/-7Q16r-3f5dZdT3cSxc-iq.jpg[/img]
武汉政府重金引入的千亿芯片项目武汉弘芯停滞一年多后,无复工复产计划,着手解散全体员工。财新记者从武汉弘芯内部员工处了解,2月26日上午,武汉弘芯员工已经在企业微信群中收到遣散通知。
据武汉弘芯内部员工透露,该通知明确表示“公司无复工复产计划”,要求全体员工于2021年2月28日下班前提出离职申请,并于2021年3月5日下班前完成离职手续办理。休假人员可于线上办理。
“离职方案没有给出任何配套补偿,武汉弘芯高层也未作出任何解释。”武汉弘芯内部员工对财新记者称,很多员工无法接受,“没想到武汉弘芯会死这么快,之前内部一直有传言说小米、华为等公司或要接盘。有些员工想要N+1赔偿,现在也都没有了。”
不过,财新记者了解,武汉弘芯按时发放员工工资,按合同拿13薪或14薪的员工也都在2月20日拿到了全部工资。
财新记者就此事宜询问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东西湖区)政府相关人员,其回应称,一切工作都在依法依规处理中。
武汉弘芯全称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主攻逻辑芯片、系统集成,计划投资1280亿元,建成14纳米、7纳米及以下的逻辑工艺生产线以及晶圆级先进封装生产线。在半导体国产替代热潮里,武汉弘芯的规划集芯片代工与先进封测一体,类似A股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组合体,充满想象力。
2017年底,武汉弘芯落地东西湖区,穿透至最后,彼时控股方为两名自然人李雪艳、曹山。在官方口径里,武汉弘芯被称为2017、2018年武汉市单体最大投资项目,也是湖北省2018年、2019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弘芯创始人李雪艳、曹山二人均无主流半导体企业经验,在行业里名不见经传。突然横空出世、领衔千亿芯片项目,在外界看来背景神秘。
武汉弘芯做14纳米、7纳米代工,技术团队何来?财新记者了解,武汉弘芯的技术依靠一家名为广东汉岂的公司支持,但广东汉岂到底技术如何、与弘芯之间商业关系怎样,令外界疑惑。
武汉弘芯在2019年年中拉来了半导体大牛蒋尚义,一度引发市场热议。不过在2020年11月,蒋尚义透过律师声明称,自己已在2020年6月辞去武汉弘芯的董事、总经理、首席执行官(CEO)等一切职务,武汉弘芯也接受了蒋尚义的辞呈。
实际上,武汉弘芯混乱状态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财新记者了解,武汉弘芯项目高峰时期,包括施工方约2000人扑在项目上,但2019年下半年开始,一期项目大部分封顶之后,二期项目“雷声大雨点小”,之后项目整体停滞,并陆续有供应商向武汉弘芯讨债。
一位武汉弘芯现场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底,公司规划2020年3月份重新启动项目。受疫情影响,项目启动时间延迟到6月份。2020年4月中旬,武汉弘芯陆续复工,但到了6月份,开始传出合同签不了、付不了款等消息,“那个时候资金链问题已经传导到我们员工层面了”。
2020年在7月30日,武汉市东西湖区政府一纸公告则彻底踢爆其资金危机。在一份名为《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的文件中,东西湖区政府明确提到:武汉弘芯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的风险。舆论哗然,旋即东西湖区政府删除了该文件。
据财新记者了解,历时三年,截至2020年11月,武汉弘芯产线尚未打通。一名武汉弘芯高管对财新记者坦言,尽管设备订单多数已经下单,但由于资金问题,有些设备还没能进厂。东西湖区政府文件披露,一期生产线有300余台套设备。
“政府还是希望盘活这个工厂。”2021年2月,问及项目下一步怎么走,上述武汉弘芯高管告诉财新记者,停滞的项目工程部分已经由政府接手,总经理、董事长、财务总监等管理人员基本由政府派驻,同时留下了原有的技术人员。
从工商资料来看,2020年11月份至今,武汉弘芯股权几经变更,东西湖区政府持股比例从10%增至100%。包括董事长李雪艳、CEO蒋尚义在内的武汉弘芯所有高管也已全部退出,由有东西湖国资背景的李想斌等组成新的管理团队。
一名与政府多次沟通的分包商对财新记者介绍,当地政府接盘之后曾有过初步的调整时间表,计划在2021年6月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招商引资,找到投资人后政府即退出。在武汉弘芯内部,也一度传言小米或其他机构接盘。
不过,融资成为最现实的难题。2020年7月,东西湖区政府在《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中坦言,因武汉弘芯项目缺少土地、环评等支撑资料,无法上报国家发改委窗口指导,导致国家半导体大基金、其他股权基金无法导入。2017年,国家发改委为了避免大型芯片项目重复建设,对芯片行业新建大型项目启动窗口指导。按照规定,如芯片项目不通过窗口指导,将无法从大基金、国开行等机构获得资金,也无法获得进口税优惠。至于其他社会资本,面对一个土地手续不齐全、厂房没盖好又缺乏核心技术团队的项目,接盘实在需要勇气。解散全体员工之后,武汉东西湖区政府下一步如何收拾残局仍备受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