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一帖] 抗美援朝中米格走廊对战局影响很小,属于是锦上添花。

BallsCracking-avatar

BallsCracking

2021-10-30T14:36:45+00:00

志愿军后勤越来越强,空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不是很大。并不是网上有些人想的,苏联的支援来了,苏联和志愿军的空军来了,志愿军的天空就被保住了,后勤就被无压力的送到前线了。
志愿军的后勤,最重要的依靠是打不垮, 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是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的英勇铁道兵。(还有汽车兵)
铁道兵的伤亡极大,但是官兵们非常英勇顽强。

最典型的就是铁道兵第一师第一团第九连,其在百岭川奋战76 昼夜, 抗击了26次大轰炸, 全连伤亡99 人, 剩下的40 人仍然一直坚持按时完成了抢修任务。

给大家讲述一下战果:
在反“绞杀战”的斗争中, 铁道兵部队形成和完善了一整套在现代战争环境中进行战时铁路抢修的方法, 确定了先通后固(即先通车后加固)、先易后难、确保重点等原则。抢修的便桥、便线都按简易标准要求, 一般能维持3~5 天就算完成任务。这种修复—炸毁—再修复的循环, 贯穿于战争全过程。整个战争中, 中国军队先后在朝鲜投入了10 个铁道兵师, 连同国内铁路员工累计19 万人, 在世界上密度空前的轰炸中, 保证了朝鲜北部1000 多公里的铁路线在大多数的时间保持畅通。在敌机投弹量成倍、成10 倍增长的情况下, 运输量反而不断提高。
如1951 年7 月美机对铁路的轰炸次数相当于同年1 月的5 倍, 可是7 月间的铁路运输量则为1 月间的2.3 倍。到了1952 年1 月,美机对铁路轰炸次数相当于1951 年1 月的63.5 倍, 可同月朝鲜北部的铁路运输量反而增加到1951 年1 月的2.67 倍。在“ 绞杀战”最猖獗的10 月16 日至22 日7 天中, 通过东、西清川江桥的物资即达1947 节车皮, 其中21 日一个夜晚就用“ 片面运输法”通过西清川江桥490 节车皮, 创造了入朝以来最高的通车纪录。至12 月底, 铁路运输抢运过封锁线的作战物资共达15400 多节车皮, 保证了中朝军队作战的基本需要, 使前线各军都有了粮食储备。
jay <3-avatar

jay <3

妈诶,美军这么丧病的吗
ariasm0994-avatar

ariasm0994

看记录片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水下桥了,高空看上去像水面,其实桥就建在水表下面
BallsCracking-avatar

BallsCracking

[quote][pid=564653131,29355689,1]Reply[/pid] Post by [uid=38636637]还没想好昵称[/uid] (2021-11-08 22:55):
看记录片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水下桥了,高空看上去像水面,其实桥就建在水表下面[/quote]对,这个技术其实在当年都不算新,南棒子也会
BallsCracking-avatar

BallsCracking

[quote][pid=564652741,29355689,1]Reply[/pid] Post by [uid=13369114]w304521964[/uid] (2021-11-08 22:53):
妈诶,美军这么丧病的吗[/quote]联合国军的空军优势一直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