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 Bobbers
2020-03-17T07:17:19+00:00
无人拒绝:口罩可以成为文化软植入的最佳载体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天可以生产超过2亿只口罩。
虽然说这个数字对14亿人口而言,似乎还不算特别多。但至少从目前大家已经可以纷纷在药店买到口罩的情况看,国内“口罩荒”局面已经基本结束。
因此,我们最近频频听到中国开始对外赠送、出售口罩的消息。
尤其是那些多年来关系一直不错的国家,以及在前段时间积极支援咱们的国家,这次口罩不说管够,至少可以缓解燃眉之急。
例如日本丰川市曾经给无锡市赠送过4000多口罩,这次我们直接十倍奉还。
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出现,我们国人或多或少都是带有一些感激之情的。
毕竟在最困难的时刻有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帮助,现在大家自然不能见死不救。
不过我注意到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现象:
即便中国已经在努力抗击疫情,但外国人是否真的会因此“感谢中国”,目前还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才是。
有网友分析,在西方主流舆论的引导下,目前我们陷入到了一种塔西佗陷阱,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
你不帮助国外,就是没良心;你帮助国外,就是赎罪。
包括这次赠送10倍口罩的事情,在日本网络上是怎么评价?
[img]https://pic3.zhimg.com/80/v2-fff9dfdb32be6b480070620fe51a053e_720w.jpg[/img]
即便看不懂日语,那几个汉字应该认得吧?——朝贡贸易。
呵,人家还真未必领情,还觉得你是在把它当成“番邦小国”呢。
不过即便如此,在新型冠状病毒全球爆发(包括日本因为放弃今年举办奥运,现在也不打算捂盖子了)的局面之下,只要稍微有点正常智商的人,都不可能拒绝别人赠送的口罩。
甚至对那些重灾区,别说是赠送了,人家都得大批量采购啊。
可想而知,在未来不短的一段时间中,每天都会有百万级、千万级甚至上亿的口罩被输出到国外。
这不仅仅能够为国内因为疫情遭到重创的制造商来一波大回血,更重要的是我接下来要强调的一点:
把口罩,当成中国软实力的输出载体。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好呢?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市面上传统口罩是什么样子的:
[img]https://pic1.zhimg.com/80/v2-175b6d4511961ed155d49f144d1d5ac4_720w.jpg[/img]
通过采用蓝白配色形式,这种包装大概能够给人一种“专业防护”的印象。这也不奇怪,毕竟如果不是本次疫情爆发,那么国内大部分口罩基本上还是会被医院等机构拿去用的。
医护人员,自然用这种包装最为合适啦。
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哪怕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在外出的时候都已经养成了佩戴口罩的习惯。而目前西方那些曾经“就是不戴口罩”的国民,面对不断增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只要你怕死,还是乖乖把口罩戴上比较好。
因此,口罩会很自然地成为国外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很多国家为了口罩,连平时温文尔雅的绅士形象都不要了,开始明争暗抢,场面颇为难堪。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在口罩包装袋、口罩产品外表做一点设计,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说白了,针对国外搞一场“个性化”的口罩出口,就是中国借机输出软实力的绝好机会。
以包装袋为例。
假设,我们这次打算赠送给韩国一批口罩。
之前在赠送口罩时,往往都是将这些标语写在箱子上的。
不过仔细想想,当大家接收口罩时,肯定不是用箱子带回家,而箱子上的话能被多少人看见,这就只有天知道了。所以效果是无法估计的。
那么,如果能够将两国的国旗以及那段中韩双语的话,印在口罩包装袋上呢?
[img]https://pic2.zhimg.com/80/v2-ef928575ef22566c24428d4b938100a9_720w.jpg[/img]
网上随便找了个素材,我用画图大概做了下。反正是这么个意思。我甚至还想着包装可以是一个中国人跟一个韩国人戴着口罩面对面,效果会更好。
如此一来,只要当这个国家的国民想要用口罩时,就不可避免要接触口罩包装,从而不间断地接受“中韩友好”的信息。
对其他国家也都是一样的。如果出口日本,我们可以画一只超级可爱的熊猫,画面上是熊猫正在将口罩吭哧吭哧运给日本小姑娘。
[img]https://pic4.zhimg.com/80/v2-64d61f8643e63c180f2790e3730fa093_720w.jpg[/img]
如果出口英国,我们还是用熊猫的形象,把口罩送到约翰牛的身边……
如果出口法国,我们可以用花木兰与贞德并肩作战的设计风格,强调中法人民友谊万岁。
如果出口意大利,我们画一个中国面条的拟人,正在拿着口罩探望重病的意大利面……
很显然,即便如今我们国内的情况无法通过西方舆论准确地传递给世界。
但只要他们还有使用口罩的刚需,那么每天输出多少袋口罩,就意味着会有同样数量的人群接触到中国的善意,体会到中国真的是在用心为抗击世界疫情而战。
哦对了,不光是包装袋,其实口罩本身也可以做很多文章。
很早之前个性化口罩就已经流行在市面上了。
[img]https://pic4.zhimg.com/80/v2-af23cfa1d02ead2a224ac1a7100844e3_720w.jpg[/img]
和包装袋撕开就作废相比,如果我们将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直接印在口罩表面,那么当外国人戴着口罩出门时,本身就成为了我们的“活广告”。
某一天,某个西方国家街头,无论哪个种族,何种肤色,都戴着有明显中国元素的口罩……
是不是还让人觉得很激动呢?
至少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所有国家几乎只能大批量依靠中国口罩进口的情况下,即便我们在口罩上“动动手脚”,也不需要担心任何一个国家会拒绝。
西方舆论哪怕再怎么上蹿下跳,火急火燎,但只要他们变不出口罩,不能对疫情起到任何帮助,那么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口罩的涌入——国外的民众也将一点点,一点点被拉到我们这边。
甚至,我们可以给新乡时报、某某街日报、玻璃周刊啦……赠送一批口罩,看他们用不用。
这样的机会百年不遇,是否应该好好珍惜呢?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天可以生产超过2亿只口罩。
虽然说这个数字对14亿人口而言,似乎还不算特别多。但至少从目前大家已经可以纷纷在药店买到口罩的情况看,国内“口罩荒”局面已经基本结束。
因此,我们最近频频听到中国开始对外赠送、出售口罩的消息。
尤其是那些多年来关系一直不错的国家,以及在前段时间积极支援咱们的国家,这次口罩不说管够,至少可以缓解燃眉之急。
例如日本丰川市曾经给无锡市赠送过4000多口罩,这次我们直接十倍奉还。
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出现,我们国人或多或少都是带有一些感激之情的。
毕竟在最困难的时刻有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帮助,现在大家自然不能见死不救。
不过我注意到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现象:
即便中国已经在努力抗击疫情,但外国人是否真的会因此“感谢中国”,目前还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才是。
有网友分析,在西方主流舆论的引导下,目前我们陷入到了一种塔西佗陷阱,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
你不帮助国外,就是没良心;你帮助国外,就是赎罪。
包括这次赠送10倍口罩的事情,在日本网络上是怎么评价?
[img]https://pic3.zhimg.com/80/v2-fff9dfdb32be6b480070620fe51a053e_720w.jpg[/img]
即便看不懂日语,那几个汉字应该认得吧?——朝贡贸易。
呵,人家还真未必领情,还觉得你是在把它当成“番邦小国”呢。
不过即便如此,在新型冠状病毒全球爆发(包括日本因为放弃今年举办奥运,现在也不打算捂盖子了)的局面之下,只要稍微有点正常智商的人,都不可能拒绝别人赠送的口罩。
甚至对那些重灾区,别说是赠送了,人家都得大批量采购啊。
可想而知,在未来不短的一段时间中,每天都会有百万级、千万级甚至上亿的口罩被输出到国外。
这不仅仅能够为国内因为疫情遭到重创的制造商来一波大回血,更重要的是我接下来要强调的一点:
把口罩,当成中国软实力的输出载体。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好呢?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市面上传统口罩是什么样子的:
[img]https://pic1.zhimg.com/80/v2-175b6d4511961ed155d49f144d1d5ac4_720w.jpg[/img]
通过采用蓝白配色形式,这种包装大概能够给人一种“专业防护”的印象。这也不奇怪,毕竟如果不是本次疫情爆发,那么国内大部分口罩基本上还是会被医院等机构拿去用的。
医护人员,自然用这种包装最为合适啦。
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哪怕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在外出的时候都已经养成了佩戴口罩的习惯。而目前西方那些曾经“就是不戴口罩”的国民,面对不断增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只要你怕死,还是乖乖把口罩戴上比较好。
因此,口罩会很自然地成为国外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很多国家为了口罩,连平时温文尔雅的绅士形象都不要了,开始明争暗抢,场面颇为难堪。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在口罩包装袋、口罩产品外表做一点设计,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说白了,针对国外搞一场“个性化”的口罩出口,就是中国借机输出软实力的绝好机会。
以包装袋为例。
假设,我们这次打算赠送给韩国一批口罩。
之前在赠送口罩时,往往都是将这些标语写在箱子上的。
不过仔细想想,当大家接收口罩时,肯定不是用箱子带回家,而箱子上的话能被多少人看见,这就只有天知道了。所以效果是无法估计的。
那么,如果能够将两国的国旗以及那段中韩双语的话,印在口罩包装袋上呢?
[img]https://pic2.zhimg.com/80/v2-ef928575ef22566c24428d4b938100a9_720w.jpg[/img]
网上随便找了个素材,我用画图大概做了下。反正是这么个意思。我甚至还想着包装可以是一个中国人跟一个韩国人戴着口罩面对面,效果会更好。
如此一来,只要当这个国家的国民想要用口罩时,就不可避免要接触口罩包装,从而不间断地接受“中韩友好”的信息。
对其他国家也都是一样的。如果出口日本,我们可以画一只超级可爱的熊猫,画面上是熊猫正在将口罩吭哧吭哧运给日本小姑娘。
[img]https://pic4.zhimg.com/80/v2-64d61f8643e63c180f2790e3730fa093_720w.jpg[/img]
如果出口英国,我们还是用熊猫的形象,把口罩送到约翰牛的身边……
如果出口法国,我们可以用花木兰与贞德并肩作战的设计风格,强调中法人民友谊万岁。
如果出口意大利,我们画一个中国面条的拟人,正在拿着口罩探望重病的意大利面……
很显然,即便如今我们国内的情况无法通过西方舆论准确地传递给世界。
但只要他们还有使用口罩的刚需,那么每天输出多少袋口罩,就意味着会有同样数量的人群接触到中国的善意,体会到中国真的是在用心为抗击世界疫情而战。
哦对了,不光是包装袋,其实口罩本身也可以做很多文章。
很早之前个性化口罩就已经流行在市面上了。
[img]https://pic4.zhimg.com/80/v2-af23cfa1d02ead2a224ac1a7100844e3_720w.jpg[/img]
和包装袋撕开就作废相比,如果我们将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直接印在口罩表面,那么当外国人戴着口罩出门时,本身就成为了我们的“活广告”。
某一天,某个西方国家街头,无论哪个种族,何种肤色,都戴着有明显中国元素的口罩……
是不是还让人觉得很激动呢?
至少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所有国家几乎只能大批量依靠中国口罩进口的情况下,即便我们在口罩上“动动手脚”,也不需要担心任何一个国家会拒绝。
西方舆论哪怕再怎么上蹿下跳,火急火燎,但只要他们变不出口罩,不能对疫情起到任何帮助,那么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口罩的涌入——国外的民众也将一点点,一点点被拉到我们这边。
甚至,我们可以给新乡时报、某某街日报、玻璃周刊啦……赠送一批口罩,看他们用不用。
这样的机会百年不遇,是否应该好好珍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