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bbert
2022-07-06T09:27:13+00:00
在泥潭看了不少育儿贴,尤其是昨天关于是否打孩子这个问题讨论了不少,就从业经历和自身经验,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会有熊孩子?
从理智上来说,我们每个家庭都希望给孩子皿煮和鼓励,认可孩子的行为,展现对孩子的爱,给予尊重和平等。
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家庭在实施中都会出现偏差,尤其是小时候有不平等待遇的家长,在自己育儿的过程中,往往就会出现代偿的心理,从而矫枉过正,反而会出现过于放纵的问题,主要有几种情况:1.过分宠爱,给予无条件充裕的物质条件,让孩子潜意识认为物质的充沛是必然的,是无条件的,是轻易可以得到的。忽视背后家长的努力 2.过于顺从,对孩子的要求无底线无条件的统一,是精神上的完全满足。尤其是隔代养育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形成跋扈、蛮横的性格。 3.过于关注健康和人身安全。对于孩子自身健康和精神状态过于关注,但凡有些问题就停课停学,久而久之让孩子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地位产生失衡,过于关注自身感受和自我需求。
在日常养育中除了关注这3点以外,对于体罚惩戒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绝对有必要的,但是揍孩子不应该成为错误行为的结果,而是作为危险行为制止的手段。
比如孩子如果摸电源,这对于孩子是危机生命的事情,是绝对不能产生的行为,那么就要通过体罚进行禁止,同时强化行为记忆,禁止之后再出现。
但如果孩子不小心把碗摔了,这并不属于危机生命的情况,是可以被原谅的,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使用体罚进行强化,应该通过别的方式来解决和教育,体罚就不再实用了。
一点小小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用。
[quote][pid=623169039,32583068,1]Reply[/pid] Post by [uid=41571540]果粉魅黑[/uid] (2022-07-06 17:35):
教育孩子最怕孩子奶奶扯后腿,懂得都懂![/quote]爷爷奶奶都一样,隔辈养育真的很难,对父母,对爷爷奶奶都是一样的痛苦
父母对我们当初那一套,现在不适用
我们得让我们的小孩更早认识社会的多面性,这是好事
[quote][pid=623171591,32583068,1]Reply[/pid] Post by [uid=371415]y331331[/uid] (2022-07-06 17:44):
父母对我们当初那一套,现在不适用
我们得让我们的小孩更早认识社会的多面性,这是好事[/quote]时代不一样了,尤其是现在思想开放了以后很多人为了反对而反对,把小时候家长那套全部否定了。其实还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楼主 3岁3个月大孩子,不满足他要求,就说不要爸爸、不要妈妈、不要某某某,还会出手打人,扔东西砸人。 怕打重了孩子受不了,家里妈妈又太溺爱了,能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吗?
[quote][pid=623214606,32583068,1]Reply[/pid] Post by [uid=17476033]hulushangxian[/uid] (2022-07-06 20:59):
楼主 3岁3个月大孩子,不满足他要求,就说不要爸爸、不要妈妈、不要某某某,还会出手打人,扔东西砸人。 怕打重了孩子受不了,家里妈妈又太溺爱了,能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吗?[/quote]、
让他知道一下爸爸妈妈不要他的真实感受[s:ac:无语]
[s:ac:冷]很多习惯你要先判断对不对,然后再决定是不是要教给孩子。 举个栗子
孩子走路没走稳摔疼了, 哭了 长辈大概率会把孩子扶起来,然后装作打地面的样子:“打你,打你,让你把宝宝摔疼”
这种场景是不是很眼熟?
但是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不就是典型的把自己的错误甩锅给别人的做法吗。这种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是个完全错误的示范。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总之就是正确的家庭教育,要靠我们自己摸索总结,毕竟我们接受的家庭教育有的也可能是错误的[s:ac:呆] 养好孩子,教育好孩子,真的很费心
[quote][pid=623214606,32583068,1]Reply[/pid] Post by [uid=17476033]hulushangxian[/uid] (2022-07-06 20:59):
楼主 3岁3个月大孩子,不满足他要求,就说不要爸爸、不要妈妈、不要某某某,还会出手打人,扔东西砸人。 怕打重了孩子受不了,家里妈妈又太溺爱了,能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吗?[/quote]首先,判断要求是不是合理的,能不能满足。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满足。
三岁的孩子满嘴不要不要的,很正常。因为他的语言逻辑和思维并没有发展到能处理复杂信息的地步,所以只能用简单的语言“不要”和肢体动作“打人和丢玩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果家里人有耐心,可以试试以下处理方式。
当孩子处于情绪中,一定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先肯定他的情绪——“我知道这样让你很难过,你得不得XX很伤心”,再讲道理,为什么不能满足你。最后表达态度,你这样说让爸爸妈妈很伤心。
如果你的孩子情绪崩溃到大人的话一个字都听不进去,想想平常对待孩子是不是过于溺爱或者太简单粗暴。
Reply to [pid=623214606,32583068,1]Reply[/pid] Post by [uid=17476033]hulushangxian[/uid] (2022-07-06 20:59)
男生女生?
3岁开始是人类第一个独立生长期,这个时候是孩子天性开始探索独立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有一个特别强烈的特点,就是一切都希望独立完成。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已经习惯了之前全包的养育方式,所以会不允许孩子尝试自己独立完成,过多的干预。站在孩子视角来说,他一定会说“不要的”
所以你要先判断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是要东西,提需求,不给;还是希望自己完成某件事你们不允许。这两个的处理方式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Reply to [pid=623216756,32583068,1]Reply[/pid] Post by [uid=2407167]夏日冰柠[/uid] (2022-07-06 21:08)
所以其实很多习惯站在第三方视角会很奇怪,就比如你提的这个,家长表达这件事儿的核心诉求和目的是啥?想要给孩子传递什么信息?
站在家长的角度上,可能是出于安慰的角度,但是其实孩子根本不理解家长想要表达的意思,一脸懵逼。
我一直都觉得,无论中外,这种让孩子理解大人思维的习惯,才是养育过程中最大的问题
Reply to [pid=623222872,32583068,1]Reply[/pid] Post by [uid=42764309]小黑猫Loli[/uid] (2022-07-06 21:36)
思路没啥问题,但是我个人习惯还是家长描述需求,孩子来确认需求,在讲解道理,不用上来太共情什么我知道你很难过,因为很多事儿只是孩子不会表达,他不一定难过的
[quote][pid=623223460,32583068,1]Reply[/pid] Post by [uid=1889515]Lenous[/uid] (2022-07-06 21:39):
男生女生?
3岁开始是人类第一个独立生长期,这个时候是孩子天性开始探索独立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有一个特别强烈的特点,就是一切都希望独立完成。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已经习惯了之前全包的养育方式,所以会不允许孩子尝试自己独立完成,过多的干预。站在孩子视角来说,他一定会说“不要的”
所以你要先判断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是要东西,提需求,不给;还是希望自己完成某件事你们不允许。这两个的处理方式可是完全不一样的[/quote]男孩子,有些时候叫他,很多次都不回应,大人喊得都快生气了,每天在家里都能听到大人小孩的大喊大叫[s:ac:晕]
这是好事啊,说明孩子专注在自己的事情里,家长要做的就是控制他投入的事物里面,这种专注力养成一定不要轻易打断
我还是没看到你说的孩子那方面有问题,如果你指的就是你叫他他不回应你,我只能说这是家长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