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历史这东西,官修未必比得上私修

JuanLibre-avatar

JuanLibre

2021-12-26T11:09:13+00:00

刚刚看渤海小吏的最新一篇,说得有些道理

二十四史里面,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基本上可以称为作者个人影响极大的私史

而进入官修史书时代,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意志,和修史人把这个东西当做政治任务的敷衍,质量都不好,无论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修史,官修的反而不如“私修”的前四史

而另外几部好的史书资治通鉴,三朝北盟会编,也是因为是私史,倾注了修史者极大的心力,才出了好的史书
TheOtherWalt-avatar

TheOtherWalt

这就是好的史书的定义的问题了。史记或许从文学上看是好的,但论历史研究价值,有他几十倍篇幅,史实记录也更精准的后四史比它强多了。
Jamarcus-avatar

Jamarcus

这要看定义,文笔好说好。
纪实详尽才是好
e04波吉塔-avatar

e04波吉塔

史记,三国志这种主要是文学价值高吧

史记过于受司马迁的个人喜好的影响,比如对汉武帝、对李广的态度
Mr_Dino-avatar

Mr_Dino

官修有统治者私货,私修就没编者私货?你是把官想得太坏,把民想得太好了
Cyn-avatar

Cyn

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本身就在那里,但是怎么采用叙事角度是由当前政局决定的。
ℳℯ𝓁ℴ𝒹𝓎-avatar

ℳℯ𝓁ℴ𝒹𝓎

资治通鉴的政治意味太浓了,立场偏向儒家统治者。
Jojo_xtreme-avatar

Jojo_xtreme

[quote][tid=30133496]Topic[/tid] Post by [uid=8075649]安条克[/uid] (2022-01-04 19:16):

刚刚看渤海小吏的最新一篇,说得有些道理

二十四史里面,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基本上可以称为作者个人影响极大的私史

而进入官修史书时代,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意志,和修史人把这个东西当做政治任务的敷衍,质量都不好,无论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修史,官修的反而不如“私修”的前四史

而另外几部好的史书资治通鉴,三朝北盟会编,也是因为是私史,倾注了修史者极大的心力,才出了好的史书[/quote]另一本我非专业没看过不评论,大学时候看过司马缸作品,我只想说,这书本质上,是政治教材,用他来谈历史还是算了吧。
MrRiotz-avatar

MrRiotz

我一直觉得某人的日记就相当于私修的历史[s:ac:哭笑]
-Bob-avatar

-Bob

正经的历史记录只需要把事情记下来的就得了,文采故事性啥的不重要
TenGen-avatar

TenGen

因为史记是为了教育后人,不是用来光记录某某年发生什么事。
所以必须先是通才,比如司马迁,上知天文下至地理,在这种通才的高度下,他才能确定,什么故事应该采用,因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然后据此流传给后世,让后世子孙牢记古人的这个教训,避免犯错,从而让中华文化高度繁荣强大。
比如白起杀降,死的时候说了一段话,大意是可能因为我杀降,所以落得这个下场。事实是他真的说了这个话吗?未必。
但是历朝历代的统计下,杀降的确不祥。所以司马迁采用这个故事上的这段谈话,非常精确,非常老辣,

而到了官史,变成了一个任务,以及为了官方立场修修改改,它的意义已经从给后人警示,开始变味了,目的变了,重心变了,一切就都变了~
BirdLawExpert-avatar

BirdLawExpert

赵冬梅在一席做过个演讲 说的就是史书里 价值传播大于事实传播。

写历史的人为了表达一种价值观 会进行一些春秋笔法
3𝓻𝓻0𝓻 𝔁_𝔁-avatar

3𝓻𝓻0𝓻 𝔁_𝔁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私修还是官修,史书本身就基于对各种稗官野史,巷陌传闻的去伪存真,加上自己的屁股朝向。无非官修站在国家朝廷帝王颜面上,留点情面。
zid-avatar

zid

但是官修史料全面有用啊,私史很多文学性很好,但是史书最重要的还是史料而不是文学价值。史记前几天才和清华简冲突,私史就是史料来源窄。再比如晋书大家一直黑三国志一直吹,但是陈寿没写三国志的志,要不是晋书史料详细,现在大家可能都不清楚曹魏的典章制度呢。

更何况私史倾向性不更受个人影响了么。。。官史人多史料多有时候能找出蛛丝马迹。而且官修史至少一般是前朝史至少避讳少了一些
licky-avatar

licky

得了啊,你以为修史书就是一个人坐那苦思瞎编吗?
修史之前要收集资料,然后整理、互相对照、选取素材、调整结构、组织语言、审核修订。
这中间的原始材料难道都一起失传了?这中间几百上千号人都是傻逼?中间没有其他记录文献?

一个个在这扯史书夹私货,史书夹私货删黑历史的有没有?当然有。
为什么我们知道有?因为很多其他史料也留存到了现在,多方对照发现对不上有问题啊。

私货黑历史多到这些傻逼鬼扯的这么多?你 TMD 当别人跟你一样蠢?
当中国史书资料跟国外一样少?还是当历史学家是傻逼只听一家之言啊?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官修史料只有给自己写的才是精华,你写前朝底本都是前朝自己的史料,在原始史料上已经进行过一次筛选了,你只能照着这个筛选过的继续写,而且往往还会再精简一次,所以你现在研究北宋史,是以长编为主,元朝编写的宋史处于从属地位就是这个原因
Midnight_Foxx-avatar

Midnight_Foxx

可以说是受众不同

去年看的马亲王《显微镜下的大明》中讲黄册的部分就觉得特别好,从一个侧面讲出了朱元璋立国之不易和他千古一帝的创举,也顺带讲了明朝后继者们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操作

但其实马亲王也是拿官修史研究结果进行科普性的二次创作,但让我读原文那是根本不可能,二创反而能让更多普通人认识历史
M_urd-avatar

M_urd

手机拍照比单反质量好?
天生会P图罢了
The NH3-avatar

The NH3

[quote][tid=30133496]Topic[/tid] Post by [uid=8075649]安条克[/uid] (2022-01-04 19:16):

刚刚看渤海小吏的最新一篇,说得有些道理

二十四史里面,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基本上可以称为作者个人影响极大的私史

而进入官修史书时代,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意志,和修史人把这个东西当做政治任务的敷衍,质量都不好,无论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修史,官修的反而不如“私修”的前四史

而另外几部好的史书资治通鉴,三朝北盟会编,也是因为是私史,倾注了修史者极大的心力,才出了好的史书[/quote]私史质量高不高可以讨论,资治通鉴不应该作为正面例子,立意比史记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