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zty
2020-05-01T14:23:00+00:00
至元初年,元世祖大举伐宋,在襄阳、樊城遭到宋军顽强抵抗。襄樊战役始于至元五年(1268),元军围城5年,却始终未能攻克。至元八年(1271),世祖遣使到波斯,向宗王阿不柯征调回回炮匠。阿老瓦丁及其弟子亦思马因应诏,举家驰驿至京师。至元九年(1272)十一月,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制成回回炮,奉旨在大都五门前试射。这是一种巨石炮,所用弹石重达150公斤,以机发射,用力省而射程甚远。试射成功,世祖非常满意,特赐他们衣物、绸缎,并诏令他们带此炮赴襄阳军前用之。至元十年(1273)正月,以回回炮攻樊城,一举告捷。接着,元军移炮以向襄阳。亦思马因根据对地势的细心观察,在襄阳城东南角安置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结果,一炮就射中襄阳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足俞}城降者。”宋将吕文焕自知不敌,遂纳城归顺元军。相持6年之久的襄樊战役,就这样在回回炮的一声怒吼中宣告结束。
接着,元军利用这种威力巨大的回回炮不断扩大战果。至元十一年(1274),元军渡江,宋兵陈于江南岸,拥舟师迎战。亦思马因之子布伯于北岸竖回回炮击之,宋舟全部沉没。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以炮先克潭州,继克静江,将战果扩大到湖南、广西。后来南宋王朝也曾令边郡仿造回回炮,但终因败势已定,未能挽回战局。可以说,回回炮在元朝入主中原的过程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02/-7Q5-90ooK2aT1kSbd-do.jpeg.medium.jpg[/img]
当年玩帝国2还以为是欧洲的装备,没想到是元灭宋用的[s:ac:哭笑]
貌似南宋一直撑很久,蒙古人最后攻克欧洲后弄来了攻城器械才彻底征服[s:ac:茶]
正文已经写了是回回炮 阿拉伯人从耶路撒冷带过来的技术
狮心王理查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92年)时已经使用过
其实中国很多方面都很落后的
比如这种配重投石机 中国人就没见过。。。
还有中国的弩。。。我估计很多人不知道中国单人弩是没有棘盘滑轮等配件的 全靠硬拉 威力比弓要弱(欧洲制式单人弩可以达到千磅也就是500公斤以上级的威力 中国大概200公斤极限了)。。。从秦弩到宋弩 都是硬拉 本质上和弓没啥区别 所以神臂弩又称神臂弓
同时期欧洲还点出了板甲前置水力锻锤天赋 中国也没有
南宋时期中国军事科技领域已经开始落后了
看历史是蒙古人在侵略同时也传播了一些攻城方法给全世界。。。
另外我多说个故事,奥斯曼攻打拜占庭,因为价格原因拜占庭没有买捷克人还是哪个东正教国家的大炮(刚研发的,危机巨大),那哥们转手卖给了奥斯曼。
实战中,威力的确比普通的大炮大,但是对拜占庭的城墙没有大的毁伤,而且cd似乎比较长。
所以我的看法是工业时代前的火炮投石机啊,对于一些战略要地,在整地防御保养良好时,作用也不大,不知道是不是用来削弱防御力量比较多,运气好砸崩墙。
我记得好像看过书上说,南宋当时的器械都是相当优先先进的,有过一段时间防守打的有来有回,甚至还有过较大规模的收复失地。楼船夜雪瓜州度,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诗应该就是描述的收复失地
蒙古人的工程器械好像也是从南宋这边学来的,越打越强
回回炮,这炮……危机巨大,游戏里拆城堡好用的一比,
[quote][pid=418639939,21580477,1]Reply[/pid] Post by [uid=61896013]百战绿绿虫[/uid] (2020-05-03 00:24):
其实中国很多方面都很落后的
比如这种配重扭力投石机 中国人就没见过。。。
还有中国的弩。。。我估计很多人不知道中国单人弩是没有棘盘滑轮等配件的 全靠硬拉 威力比弓要弱。。。[/quote]弩 不需要棘盘滑轮
只要能有弩机 代替手指
把张开的弩弦固定住
弩的拉力磅数 就可以做的比弓的磅数大
原因很简单
弓 靠上半身力量 开弦
靠手指 维持开弦状态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03/-7Q5-7kixZeT3cSsg-lc.jpg.medium.jpg[/img]
弩 不靠棘盘 不靠滑轮
也可以靠腰腿力量 开弦
靠弩臂和弩机 维持开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03/-7Q5-9soxKpT1kSdw-f7.jpeg.medium.jpg[/img]
弓和弩 谁可以把拉力磅数做的更大
一目了然
[quote][pid=418641449,21580477,1]Reply[/pid] Post by [uid=61579660]千年蒙药の老专家[/uid] (2020-05-03 00:31):
弩 不需要棘盘滑轮
只要能有弩机 代替手指
把张开的弩弦固定住
弩的拉力磅数 就可以做的比弓的磅数大
原因很简单
弓 靠上半身力量 开弦
靠手指 维持开弦状态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03/-7Q5-7kixZeT3cSsg-lc.jpg.medium.jpg[/img]
弩 不靠棘盘 不靠滑轮
也可以靠腰腿力量 开弦
靠弩臂和弩机 维持开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03/-7Q5-9soxKpT1kSdw-f7.jpeg.medium.jpg[/img]
弓和弩[/quote]欧洲机械弩是火药时代才点出来的,和板甲一样,没用了
[quote][pid=418641039,21580477,1]Reply[/pid] Post by [uid=39083976]阡陌陌陌灬[/uid] (2020-05-03 00:29):
我记得好像看过书上说,南宋当时的器械都是相当优先先进的,有过一段时间防守打的有来有回,甚至还有过较大规模的收复失地。楼船夜雪瓜州度,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诗应该就是描述的收复失地
蒙古人的工程器械好像也是从南宋这边学来的,越打越强[/quote]瓜州是南宋的江防要处,大散关是当年的宋金边界。陆游是早年在四川前线历练才写了这两句,不是说收复失地。
[quote][pid=418641449,21580477,1]Reply[/pid] Post by [uid=61579660]千年蒙药の老专家[/uid] (2020-05-03 00:31):
弩 不需要棘盘滑轮
只要能有弩机 代替手指
把张开的弩弦固定住
弩的拉力磅数 就可以做的比弓的磅数大
原因很简单
弓 靠上半身力量 开弦
靠手指 维持开弦状态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03/-7Q5-7kixZeT3cSsg-lc.jpg.medium.jpg[/img]
弩 不靠棘盘 不靠滑轮
也可以靠腰腿力量 开弦
靠弩臂和弩机 维持开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03/-7Q5-9soxKpT1kSdw-f7.jpeg.medium.jpg[/img]
弓和弩[/quote]那只能说拉力大一点 事实上接受过严格训练以后 用手拉开和所谓的踏张”弩”差别不是很大
但是你没考虑到弓箭剪支本身比弩箭威力大。。。清朝不用弩兵而是用6成的火枪手配2成的弓箭手 弓箭手作为精锐就是因为长期接受训练的弓箭手破甲和持续威力比弩箭手强
而且你不管怎么拉 站着拉躺着拉竖着拉 威力都是有极限的(极限在200公斤也就是400来磅左右) 用配件则不一样了 可以发挥10倍以上的人力 只要材质支撑得住
[quote][pid=418639939,21580477,1]Reply[/pid] Post by [uid=61896013]百战绿绿虫[/uid] (2020-05-03 00:24):
其实中国很多方面都很落后的
比如这种配重投石机 中国人就没见过。。。
还有中国的弩。。。我估计很多人不知道中国单人弩是没有棘盘滑轮等配件的 全靠硬拉 威力比弓要弱(欧洲制式单......[/quote]没有优质铁矿,也没有特别先进的金属加工技术,所以武器装备真的没优势...
[quote][pid=418642321,21580477,1]Reply[/pid] Post by [uid=61896013]百战绿绿虫[/uid] (2020-05-03 00:35):
那只能说拉力大一点 事实上接受过严格训练以后 用手拉开和所谓的踏张”弩”差别不是很大
但是你没考虑到弓箭剪支本身比弩箭威力大。。。清朝不用弩兵而是用6成的火枪手配2成的弓箭手 弓箭手作为精锐就是因为长期接受训练的弓箭手破甲和持续威力比弩箭手强
而且你不管怎么拉 站着拉躺着拉竖着拉 威力都是有极限的(极限在200公斤也就是400来磅左右) 用配件则不一样了 可以发挥10倍以上的人力 只要材质支撑得住[/quote]为什么弓箭会比弩箭伤害要高?这是什么逻辑?
还有弓箭破甲比弩箭强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无数死在弩箭下的罐头骑士老爷不服啊。
《全面战争:幕府将军2》里,这种绳子甩投的投石机就叫“Mangonels”。[s:pg:严肃]
[quote][pid=418642162,21580477,1]Reply[/pid] Post by [uid=43220755]帝国大将军888[/uid] (2020-05-03 00:34):
欧洲机械弩是火药时代才点出来的,和板甲一样,没用了[/quote]在欧洲可能是没啥用但是时间线对于中国来说则不一样啊。。
机械弩板甲都是14 15世纪就出现了
也就是13XX-14XX年
你可以看看中国是什么时代。。。那会中国棉甲还能作为重甲杀穿火枪长矛阵呢
[quote][pid=418642171,21580477,1]Reply[/pid] Post by [uid=37979835]Darth_Drawing[/uid] (2020-05-03 00:34):
瓜州是南宋的江防要处,大散关是当年的宋金边界。陆游是早年在四川前线历练才写了这两句,不是说收复失地。[/quote]那应该是我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