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irin
2020-03-22T14:40:36+00:00
就拿我自己专业,磁共振成像原理方面的书籍,国内专家写的你看完跟没看差不多,翻译国外的也翻译的一逼糟。
甚至很多专业词汇竟然没有统一。不同专家不同书还表述的不一样。
甚至引申一下,科普界,为什么会被大象公会这种被国外ngo组织充值的机构垄断。
因为国内根本就没有一个组织,大佬团体,专家志愿者抱团来做这件事,
不管是写专业书,写科普文章,写教材。
都他妈让手下研究生东抄一点,西扯一点,凑本书发布一下。
我同学今年中山大学博士毕业,我提议他写本书啊,他说这个估计真写不了。
其实英语的词汇专指性也没多高,一词多义也非常多。但是科学界不怕创造意思,就怕你不用。
[quote][pid=407969981,20984175,1]Reply[/pid] Post by [uid=43157101]hgcujdfj[/uid] (2020-03-25 22:43):
我感觉那更是学术上的落后,而不是语言。[/quote]语言是工具,你一直用其他工具,那么中文这个工具就越来越旧了。
[s:pg:吃瓜]我国才刚从一片战争废墟中建国71年。
战乱带给神州大地的是各种方面的全方位落后,而即使是这样我国依然走到了现在的地位。
那是不是日语俄语西班牙语德语法语等100多种语言也太烂了?
确实
所以中科大的博士必须发一篇中文才能毕业的规定其实是有道理的
建议去国务院官网说明一下,应该会有回复,感觉这事很重要
不是语言的问题,是做语言工作的学者太少。比如专业书籍,一方面译者自己水平也不够看不懂,另一方面译者一般不是专门做翻译的,特别是理工科,可能连语病都有。。
别说那些专业书籍了,就大数、大物,自己学校老师编的那些中文教材都写的什么机脖玩意,我半桶水英文生啃外国教材都学的透彻点
[quote][pid=407970224,20984175,1]Reply[/pid] Post by [uid=42737141]青梅竹马莓姑娘[/uid] (2020-03-25 22:44):
语言是工具,你一直用其他工具,那么中文这个工具就越来越旧了。[/quote]语言这东西最广泛的用途永远是日常交流,你学术交流能占比多少啊,[s:a2:不明觉厉][s:a2:不明觉厉][s:a2:不明觉厉]按照你跟那个楼主的看法全世界哪个语言不走向死亡除了英语
然后呢,一个十几亿人用的语言,之后也会有上十亿级人用的语言就要死了?一个地球上最起码7分之1人用的语言要死,那就没有语言能活着
你所说的那根本就是之前科技水平低下造成的话语权问题,很多科学标准是国外定的,评判也是国外人多,当然只能用人家的语言去申请,当然国内很多吃白饭的所谓专家教授也是很大的原因,等以后科技发达了,我们自己的标准多了,你所说的自然就会减少。
另外,早期殖民造成的英语使用广泛也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quote][pid=407970642,20984175,1]Reply[/pid] Post by [uid=60522064]_水无月[/uid] (2020-03-25 22:46):
确实
所以中科大的博士必须发一篇中文才能毕业的规定其实是有道理的[/quote]其实本专业每年大佬们开会都有的,但是在统一语言工具这块简直没啥进步。
反正论文也是发表在英文期刊。
导致专业书籍这块十几年没啥进步
的确,国内有的大学自己编的教材就直接是英文版的,还是老师自己嫌麻烦或者水平不够词不达意,这种是教育部该管却不管的事情。
这种现象还有个原因,就是国内从业者写的教材少,特殊专业的老师少,自然从业者翻译的教材也少。
就像翻硕老师自己不干口译,口译本身就少,当老师还不那么赚钱。
不仅如此吧,尤其是计算机之类的东西,你有了问题之后搜百度,一两天过去了还是问题,搜谷歌很快就解决了(亲身经历,折腾manjaro的时候遇到的[s:ac:哭笑])
确实,国内本科教科书一到下定义的时候就开始嚼舌头玩[s:ac:哭笑][s:ac:哭笑]
我一直不知道是编书的人习惯了
还是英文书读起来也这么恶心[s:ac:哭笑][s:ac:哭笑]
Reply to [pid=407970224,20984175,1]Reply[/pid] Post by [uid=42737141]青梅竹马莓姑娘[/uid] (2020-03-25 22:44)
学医的专业名词还是拉丁文呢,那玩意儿才是真的是死语言。
按你们这么说,英语也地位低下。
所以所謂教英語替窮人脫貧的說法純屬扯談
真想幫窮人,正確做法是全面翻譯重要英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