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hMateh
2022-05-28T02:40:30+00:00
上周在b站上重温了摩登时代,看完之后顺着评论去看了皮鞋特大号,我几乎要骂出来:写的什么玩意。
就是这个道理。摩登时代在艺术形式上是落后的:没有彩色画面,没有配音,这是上个世纪的时代局限。但是他的艺术内核是完整而深刻的:讽刺那个时代的泯灭人性之处,关注小人物的挣扎求生。这是高尚的,今天我们同样挣扎求生的人从中得到了共鸣,汲取了温情,释放了重压。
在另一边,我毫不怀疑鞋子特大号的艺术形式,我虽然并不清楚,但是我相信它的编曲它的和弦,是非常优秀的。甚至包括其他的歌,他们在艺术形式上呈现的结果都非常不错。但是内核呢?只能说寥寥。
事实就是艺术形式无法脱离艺术内核而活。强如管弦乐,也需要“依附”一个意象:比如命运,比如查拉图斯特拉,比如跳舞的雪花。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诙谐,那么这首曲子的意义何在呢?
现在我们来说说星际穿越的问题。它的艺术形式——我承认黑洞确实会震撼一切科幻迷——是非常非常优秀的。但是他的内核是反科学的。这是一个矛盾,所以它是不合格的。
我记得很清楚它在宣传的时候请了两个真正的物理家来给自己作科学方面的顾问,它宣传黑洞以标榜自己的真正的科学性,但是在电影的最后,它给我们看了三流科幻的桥段:五维空间和爱,同时还反对了主流科学的判断:你说进黑洞会死,嘿我就不死。
宣传的时候拉主流科学过来背书,编故事的时候把主流科学一脚踢开,你把科学当什么了?
如同宣传的时候说自己是弘扬主旋律的爱国电影,进去一看爱的是西方刻板形象里的那个国,这种雄狮少年型的电影挂羊头卖私货,不是大家一直看不惯的吗?
还是说——只要艺术形式可以,就ok?歌只要好听就行,电影只要炫酷就行,动画把人物画的美美的,一切就万事大吉啰?
那我觉得小鲜肉挺冤的。
追加几点。
科幻作品是可以反对主流科学的——比如我可以掏出一个神奇的超光速通讯装置,来完成我故事里的核心诡计——安德的游戏。事实上这并不妨碍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自洽的科幻作品。
那么一个神奇的超光速通讯装置比几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未来人好在哪里呢?
第一,超光速通讯装置只是放大了悲剧性,提前了悲剧的发生,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加具有戏剧性,最重要的是,删去安塞波,这个故事的逻辑依旧是基本完整的——虽然不会像现在这么宏大。
第二,安德并没有以一个真实世界自居。它在创作的过程中活或许也需要科学顾问,但是它并不会把科学顾问作为宣传手段,不会大张旗鼓的强调其中的飞行模拟游戏经过数位从业者的认证。
搬到星际穿越上,就好像:
“本电影经过了数十位游戏专家的认证,精心推出了超真实的太空游戏”而这个游戏就是小孩子过家家。在结束的最后为了拉升b格,说“嘿其实这玩意是超光速的”。
这太离谱了。
流浪地球同样也是反对主流科学的。行星发动机是个绝对不可能出现在真实世界里的东西。但是这玩意出现在电影的开头,那么他就是背景设定。
背景设定是不用谈科学不科学的。星际穿越的背景设定是枯萎病和唯一的探索飞船。这个东西也不会有任何人去管真实不真实。
同样,流浪地球在宣传的时候没有标榜自身是“科学的”,所以对于最后火焰能不能点燃是否科学,也没有非常大的兴趣去探究。就算失败了又怎么样呢?故事的内核“功成不必在我”在多个发动机点火的时候已经讲的很明白了。
最后总结一次吧。
为什么说星际穿越是不合格的科幻片?
以科学自居,拉科学站台,却背叛了科学,在关键剧情上交给了超现实的不科学。
就是这个道理。摩登时代在艺术形式上是落后的:没有彩色画面,没有配音,这是上个世纪的时代局限。但是他的艺术内核是完整而深刻的:讽刺那个时代的泯灭人性之处,关注小人物的挣扎求生。这是高尚的,今天我们同样挣扎求生的人从中得到了共鸣,汲取了温情,释放了重压。
在另一边,我毫不怀疑鞋子特大号的艺术形式,我虽然并不清楚,但是我相信它的编曲它的和弦,是非常优秀的。甚至包括其他的歌,他们在艺术形式上呈现的结果都非常不错。但是内核呢?只能说寥寥。
事实就是艺术形式无法脱离艺术内核而活。强如管弦乐,也需要“依附”一个意象:比如命运,比如查拉图斯特拉,比如跳舞的雪花。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诙谐,那么这首曲子的意义何在呢?
现在我们来说说星际穿越的问题。它的艺术形式——我承认黑洞确实会震撼一切科幻迷——是非常非常优秀的。但是他的内核是反科学的。这是一个矛盾,所以它是不合格的。
我记得很清楚它在宣传的时候请了两个真正的物理家来给自己作科学方面的顾问,它宣传黑洞以标榜自己的真正的科学性,但是在电影的最后,它给我们看了三流科幻的桥段:五维空间和爱,同时还反对了主流科学的判断:你说进黑洞会死,嘿我就不死。
宣传的时候拉主流科学过来背书,编故事的时候把主流科学一脚踢开,你把科学当什么了?
如同宣传的时候说自己是弘扬主旋律的爱国电影,进去一看爱的是西方刻板形象里的那个国,这种雄狮少年型的电影挂羊头卖私货,不是大家一直看不惯的吗?
还是说——只要艺术形式可以,就ok?歌只要好听就行,电影只要炫酷就行,动画把人物画的美美的,一切就万事大吉啰?
那我觉得小鲜肉挺冤的。
追加几点。
科幻作品是可以反对主流科学的——比如我可以掏出一个神奇的超光速通讯装置,来完成我故事里的核心诡计——安德的游戏。事实上这并不妨碍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自洽的科幻作品。
那么一个神奇的超光速通讯装置比几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未来人好在哪里呢?
第一,超光速通讯装置只是放大了悲剧性,提前了悲剧的发生,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加具有戏剧性,最重要的是,删去安塞波,这个故事的逻辑依旧是基本完整的——虽然不会像现在这么宏大。
第二,安德并没有以一个真实世界自居。它在创作的过程中活或许也需要科学顾问,但是它并不会把科学顾问作为宣传手段,不会大张旗鼓的强调其中的飞行模拟游戏经过数位从业者的认证。
搬到星际穿越上,就好像:
“本电影经过了数十位游戏专家的认证,精心推出了超真实的太空游戏”而这个游戏就是小孩子过家家。在结束的最后为了拉升b格,说“嘿其实这玩意是超光速的”。
这太离谱了。
流浪地球同样也是反对主流科学的。行星发动机是个绝对不可能出现在真实世界里的东西。但是这玩意出现在电影的开头,那么他就是背景设定。
背景设定是不用谈科学不科学的。星际穿越的背景设定是枯萎病和唯一的探索飞船。这个东西也不会有任何人去管真实不真实。
同样,流浪地球在宣传的时候没有标榜自身是“科学的”,所以对于最后火焰能不能点燃是否科学,也没有非常大的兴趣去探究。就算失败了又怎么样呢?故事的内核“功成不必在我”在多个发动机点火的时候已经讲的很明白了。
最后总结一次吧。
为什么说星际穿越是不合格的科幻片?
以科学自居,拉科学站台,却背叛了科学,在关键剧情上交给了超现实的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