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GEN-
2021-05-07T04:20:49+00:00
摘自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
当伊比利亚半岛最后一片穆斯林统治的角落也被西班牙的天主教王朝“光复”之后,那里的犹太人就开始逃难了。奥斯曼帝国接纳他们,不用他们改宗伊斯兰,让他们在辽阔的辖土内自由集会,自在经商。有些特别念旧的家族保留着格拉纳达故居的钥匙,预备万一有天还能回家,19世纪一些西班牙人来到伊斯坦布尔猎奇,很惊讶地发现这里居然有人和他们说家乡话。 苏丹要是有事和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牧首商量,一定只在教堂后门外头,就和他们从不踏入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一样,他们生怕后人会以“哈里发”也曾来过的借口强行把教堂改为清真寺。所有在维也纳以西找不到容身之地的异端邪说,全都能在东方的新月旗下得到庇护,例如叙利亚和埃及流行的“一性论”基督徒、黎巴嫩的马龙派基督徒、巴格达的景教、亚美尼亚牧首统率的亚美尼亚正教、波斯边境上的祆教,当然还有巴尔干半岛上的东正教,甚至匈牙利地区的新教徒。后来流行文化里头所描述的“穆斯林大军”,其实是从帝国各个角落征召而来的不同民族不同信仰所构成的联合部队。所谓“圣战”,其实只有在守卫维也纳的这一方才说得通,因为这边才有清一色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 切莫误会,奥斯曼帝国绝非政教分离的“现代国家”,它奉行的也不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宗教宽容”政策。比如说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禁卫军”(Janissaries),其最早的成员皆来自被征服的巴尔干半岛,政府每隔几年就会去那些地方的家庭征召资质优异的男童,把他们带回土耳其训练,教他们改宗伊斯兰教的苏菲派,退伍之前不得结婚,养成一支如狼似虎、只忠于苏丹一人的悍旅。 打从拜伦那个年代开始,这就是土耳其人残暴的铁证,强抢希腊基督徒人家的孩子,让他们回过头来对付基督文明,灭教灭种,用心歹毒至极。然而,土耳其人利用这项政策,其实是要在另一个层面上羞辱巴尔干基督徒;因为当时想要皈依伊斯兰的人实在太多,而穆斯林的身份又是如此高贵,所以他们必须拒绝许多家庭一口气送上好几个孩子,甚至拒绝他们全家改信,于是他们只会定期挑人,每家最多只取一子,选剩的小孩则留下来继承家业,当个地位低下的基督徒农民。
当伊比利亚半岛最后一片穆斯林统治的角落也被西班牙的天主教王朝“光复”之后,那里的犹太人就开始逃难了。奥斯曼帝国接纳他们,不用他们改宗伊斯兰,让他们在辽阔的辖土内自由集会,自在经商。有些特别念旧的家族保留着格拉纳达故居的钥匙,预备万一有天还能回家,19世纪一些西班牙人来到伊斯坦布尔猎奇,很惊讶地发现这里居然有人和他们说家乡话。 苏丹要是有事和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牧首商量,一定只在教堂后门外头,就和他们从不踏入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一样,他们生怕后人会以“哈里发”也曾来过的借口强行把教堂改为清真寺。所有在维也纳以西找不到容身之地的异端邪说,全都能在东方的新月旗下得到庇护,例如叙利亚和埃及流行的“一性论”基督徒、黎巴嫩的马龙派基督徒、巴格达的景教、亚美尼亚牧首统率的亚美尼亚正教、波斯边境上的祆教,当然还有巴尔干半岛上的东正教,甚至匈牙利地区的新教徒。后来流行文化里头所描述的“穆斯林大军”,其实是从帝国各个角落征召而来的不同民族不同信仰所构成的联合部队。所谓“圣战”,其实只有在守卫维也纳的这一方才说得通,因为这边才有清一色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 切莫误会,奥斯曼帝国绝非政教分离的“现代国家”,它奉行的也不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宗教宽容”政策。比如说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禁卫军”(Janissaries),其最早的成员皆来自被征服的巴尔干半岛,政府每隔几年就会去那些地方的家庭征召资质优异的男童,把他们带回土耳其训练,教他们改宗伊斯兰教的苏菲派,退伍之前不得结婚,养成一支如狼似虎、只忠于苏丹一人的悍旅。 打从拜伦那个年代开始,这就是土耳其人残暴的铁证,强抢希腊基督徒人家的孩子,让他们回过头来对付基督文明,灭教灭种,用心歹毒至极。然而,土耳其人利用这项政策,其实是要在另一个层面上羞辱巴尔干基督徒;因为当时想要皈依伊斯兰的人实在太多,而穆斯林的身份又是如此高贵,所以他们必须拒绝许多家庭一口气送上好几个孩子,甚至拒绝他们全家改信,于是他们只会定期挑人,每家最多只取一子,选剩的小孩则留下来继承家业,当个地位低下的基督徒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