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皇帝内库以及崇祯朝的财政问题

drbuttmoncho-avatar

drbuttmoncho

2024-10-24T00:07:55+00:00

看一本历史小说的时候点开评论 看到了作者和读者的不同看法
作者的看法似乎和听过的说法不太一样
之前听的说法是崇祯虽然有收钱到内库 但是该支出的地方也肯拨 而且内库用作国事支出也是日常(请发内帑)
之所以把钱收到自己手里是怕放到户部情况会更糟糕 而且哪怕是崇祯撕破脸皮捞钱 崇祯末年皇帝内库也已经穷的叮当响 军饷发不出去(几十万两都凑不出来的程度)
作者以及部份读者的看法是崇祯就是敛财成性 崇祯压根没有过所谓穷到衣服打补丁的程度 内库是有钱的 只是皇帝收着不肯拿出来用 宁肯发不出军饷也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我估摸着两种情况可能都不是特别符合史实 具体情况更偏向哪种?

ErnieDaChicken-avatar

ErnieDaChicken

崇祯内库当然没什么钱了,屌作者都不知道看看天启时期花了多少内帑,不过有一点要说明崇祯内库有没有钱,这个事情在学界意见是不统一的,我是站没钱派的。

《甲申纪事》说自万历八年以后内库银就没动过,然后还有白银3000w两,黄金150w两。敢信这个的,这辈子有了doge
drbuttmoncho-avatar

drbuttmoncho

+ by [HHB546] (undefined)

崇祯内库当然没什么钱了,屌作者都不知道看看天启时期花了多少内帑,不过有一点要说明崇祯内库有没有钱,这个事情在学界意见是不统一的,我是站没钱派的。

《甲申纪事》说自万历八年以后内库银就没动过,然后还有白银3000w两,黄金150w两。敢信这个的,这辈子有了doge

我看的说法是万历三大征基本上都由内库出钱
万历开始就猛猛花内库了

至于崇祯内库有钱没钱 说老实话 崇祯中后期他能攒下钱应该也是神人了 税都收不上来多少 到处打仗 这些钱他不出谁出 就算允许将领自行“募饷”(抢劫) 总也得给一笔基础的出兵钱 他能存下钱我是不太信的
ErnieDaChicken-avatar

ErnieDaChicken

+ by [Amam1Haruna] (undefined)

我看的说法是万历三大征基本上都由内库出钱
万历开始就猛猛花内库了

至于崇祯内库有钱没钱 说老实话 崇祯中后期他能攒下钱应该也是神人了 税都收不上来多少 到处打仗 这些钱他不出谁出 就算允许将领自行“募饷”(抢劫) 总也得给一笔基础的出兵钱 他能存下钱我是不太信的

三大征花的是老库钱不是内库钱,万历内库大出血是萨尔浒之后。明朝内库的常规收入其实就那点,根本经不起万历天启时期那种消耗,存量很快就耗尽了。
VXRINO-avatar

VXRINO

明朝的内廷财政体系和它其他所有财政体系一样都突出一个粗糙低效,没钱是必然的,又不是唐朝有北司的大量官僚和附庸人口专门负责,内库能比国库有钱
Keen-avatar

Keen

万历把内库看得太紧,但凡肯多出点血萨尔浒前期战备不至于那么捉襟见肘,天启又大方过头四处撒钱,到崇祯时已经没几个字了。
drbuttmoncho-avatar

drbuttmoncho

+ by [名404error] (undefined)

明朝的内廷财政体系和它其他所有财政体系一样都突出一个粗糙低效,没钱是必然的,又不是唐朝有北司的大量官僚和附庸人口专门负责,内库能比国库有钱

传闻里一直是说皇帝内库很富 看很多书和视频都会经常冒出来请发内帑这个词 给人一种皇帝敛财 国穷皇帝富的错觉(
LibertySandwich-avatar

LibertySandwich

+ by [Amam1Haruna] (undefined)

传闻里一直是说皇帝内库很富 看很多书和视频都会经常冒出来请发内帑这个词 给人一种皇帝敛财 国穷皇帝富的错觉(

崇祯后期不是穷到裤衩,全面欠薪,向百官募捐么?如果真有钱,眼睁睁看着闯军打进来不合理吧。
ToasterNTheBath-avatar

ToasterNTheBath

楼主这本书名是什么茶,谢谢!
KingStun-avatar

KingStun

+ by [Amam1Haruna] (undefined)

看一本历史小说的时候点开评论 看到了作者和读者的不同看法
作者的看法似乎和听过的说法不太一样
之前听的说法是崇祯虽然有收钱到内库 但是该支出的地方也肯拨 而且内库用作国事支出也是日常(请发内帑)
之所以把钱收到自己手里是怕放到户部情况会更糟糕 而且哪怕是崇祯撕破脸皮捞钱 崇祯末年皇帝内库也已经穷的叮当响 军饷发不出去(几十万两都凑不出来的程度)
作者以及部份读者的看法是崇祯就是敛财成性 崇祯压根没有过所谓穷到衣服打补丁的程度 内库是有钱的 只是皇帝收着不肯拿出来用 宁肯发不出军饷也要捂紧自己的

崇祯内帑有钱是个经典谣言了.
而且有史料记载时任工部营缮司员外郎赵士锦逃回家乡后写了一本《甲申纪事》的书里边记载的原话是贼载往陕西金银锭上有历年字号,闻自万历八年以后所解内库银尚未动也,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还有一个叫杨士聪的时任翰林充左谕德也是在回乡后写了自己的经历十六日,大驱骡马,载金银往关中……是日以千驮计.内库有镇库锭,皆五百两位一锭,镌有“永乐”年字,每驮两锭…按贼入大内,括各库银共三千七百万,金若干万.其在户部者,外解不及四十万,捐助二十万而已.赵、杨二人都是京官都是甲申事变的经历者按理说他们的话可信度高,不过他二人都是外朝小官了解宫中内情的渠道有限且当时二人处于顺军羁押状态运银子这事未必是他们亲眼所见应是听的传闻,不过由于两人的书问世很早他们这一说,李自成从皇宫内库里起出大量金银的事就流传开来了,以致后来记载这一段历史的书籍都采用了此二人的说法比如计六奇的《明季北略》.《流寇志》就更夸张了说不是三千七百万两而是三千七百万锭每锭五百两.这应该是传抄过程中抄错了导致的.当时整个世界都未能能凑出这么多现银.不过计六奇自己也觉得这事不靠谱予谓果有如此多金,须骡马一千八百五十万方可载之,寄循环交负,亦非计月可毕.则知斯言未可信也.其实就算三千七百万两也是不靠谱的.锦衣卫王士德写的《崇祯遗录》记载熹宗在位七年,神宗四十余年积蓄扫地无余.兵兴以来,帑藏悬罄,尝将所铸银甕、银盎、鐏鼎重器输银做局,倾销充饷,故饷银多有“做银局”三字者此人所共见,空乏可知…野史谓城破大内尚有积金十余库,不知十余库何名?
所谓朝臣叫发内帑,内帑又不是聚宝盆内帑的钱有固定用处都是随到随花没有积蓄.除开内承运库(内帑)以外其他的库都是装杂物的,破城时除了东裕库还有些珍宝其他的都没钱.史惇在《恸余杂记》中记载吴暄山曰:吾尝司计,请发内帑.上令近前密谕曰:内库无有矣!遂堕泪.故知诸饱贼者,正是厂监内臣聚敛私蓄耳崇祯生活确实节俭,多次在税收上加派也确实留下了敛财的印象.崇祯朝的大明始终处于财政危机之中而不是因为他本人嗜财如命.
《明代内库与财政体制变迁研究》一书中系统的梳理明朝晚期内帑的状态,虽然内帑在万历末年确实“堆积如山”但自从辽东战事开打以来皇帝一直在从内帑往外掏钱.万历四十六年至天启七年内帑中共计支取了银两2645万.这钱大部分用于军饷其余主要用于赏赐和土木工程,该数字是内库正额收入的2.5倍严重的入不敷出.万历四十八年至天启二年三年内用掉了内帑的90%.天启四年首辅叶向高上疏“今内帑亦穷”基本吻合.天启年间就这样了到崇祯年间情况只会更糟,辽东的战事没停中原的农民起义愈演愈烈.花销更大不说有些地区的税也收不上来了.崇祯也只能加派了,但沉重的赋税只会激发更多的逃亡与叛乱恶性循环开始,直到明亡.
崇祯在位时期间加派田赋高达1670万两,配得上“重征”.不过加派的税用于支付军饷也进不了内库.内库固定的金花银收入每年一百万两左右(实际上基本收不齐了)崇祯也没藏该往外花他也往外花.崇祯总计从内帑掏了25次钱总额不少于352万两,这不是抠而是真没钱.崇祯好面子他要真有三千多万存款也搞不出文武百官摊派这种事.
drbuttmoncho-avatar

drbuttmoncho

+ by [檬果汁] (undefined)

崇祯内帑有钱是个经典谣言了.
而且有史料记载时任工部营缮司员外郎赵士锦逃回家乡后写了一本《甲申纪事》的书里边记载的原话是贼载往陕西金银锭上有历年字号,闻自万历八年以后所解内库银尚未动也,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还有一个叫杨士聪的时任翰林充左谕德也是在回乡后写了自己的经历十六日,大驱骡马,载金银往关中……是日以千驮计.内库有镇库锭,皆五百两位一锭,镌有“永乐”年字,每驮两锭…按贼入大内,括各库银共三千七百万,金若干万.其在户部者,外解不及四十万,捐助二十万而已.[

感谢!很详细了!
尽管崇祯这个皇帝当得不怎么样 也有很多作品过度美化了他 但是尬黑他敛财到内库不给国家花还是多少有点尬黑了
giannis-avatar

giannis

别人讨论历史看史料,你讨论历史看小说?
drbuttmoncho-avatar

drbuttmoncho

+ by [planck123] (undefined)

别人讨论历史看史料,你讨论历史看小说?

有没有可能 我看历史小说的时候看到了别人的观点 于是把疑问发出来呢?
Truck-Kun-avatar

Truck-Kun

崇祯开始的时候,没那么严重,,

之后袁崇焕的几百万军费,和杨嗣昌的四正六隅,成功的把崇祯弄破产了,,

一个全国之力弄了1万骑兵,一个被张献忠气死,真是牛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