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Ye
2021-09-30T01:47:50+00:00
在计算。
突然说机器坏了。
喊技术员,一拆,好家伙,真坏了个零件。
竟然是拿耳朵听出来的。
恐怖如斯。
专业的都没听出来。
那种善于总结,归纳找出规律的能力,太强了。
所以天才 记忆力是基本功 剧中很好的体现 但是 要更近一步 大脑中其他部分也要发光发热~~
老爷子还没出过国,是真正的本土派天才科学家[s:ac:闪光]
所以,潜艇这一块是不是没钱学森和于敏这样的天才坐镇,加上潜艇更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导致30年才造出来[s:ac:愁]
听说 作为一个清华数学系旁听生
考试得100分
别人都是20分[s:ac:闪光]抖音上看的
这个和天才无关,和责任心有关,于总是整个工程总指挥,晶体管计算机都算了那么多遍了,正常的工作声音,不正常的都能听出来,这个场景只能说于总责任性强,心细。
话说我20年前负责整个模具车间现场,整个车间运转,一眼望过去,就知道谁在干哪套模具,大约是哪个零件,听机床声音,看那个人姿态,就知道有没有出错,来不来得及交货。
于总天才的地方在于不迷信国外权威,自主设计了氢弹,他最牛的不是说像美国从零开始搞氢弹,而是美国搞成了,放了一大堆错误的数据出来,他顶住压力,没有被迷惑,搞成了,
这个还不夸张。
于老爷子最夸张的一次是别人拿了一大篇数据给他。于老爷子一看指着中间一个数据说算错了。别人拿回去重算后,拿回来说没错,计算过程推导过程都有。但是于老爷子说数据肯定有问题,要求把中间某个数据精度提高一位,算出来一看果然错了。
于老爷子对数字极其敏感,他说一大篇数据中,他能看出来规律,所以错了的那个很突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我们这样的凡人眼里,不都是1234567890么?有啥突出?
何祚庥写过一篇关于于敏的文章
自称跟于老讨论问题的时候他就是个啦啦队员
[quote][pid=556031942,28839067,1]Reply[/pid] Post by [uid=1621029]暗夜天空[/uid] (2021-10-07 10:07):
所以,潜艇这一块是不是没钱学森和于敏这样的天才坐镇,加上潜艇更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导致30年才造出来[s:ac:愁][/quote]黄旭华老爷子也是一代奇才
潜艇技术完全是吃了材料的亏 耐压性不过关一切白搭
一个东西用久了 稍微感官有点变化都应该会感觉出来 大部分人确实专注力不够 掌握不了细节
看于敏专访,于老评价自己也就是不笨,算不上聪明!
看完之后我都不知道以后我该怎么评价我自己了,毕竟自己说自己是个sb有点说不出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