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康團隊長
2022-03-12T03:51:28+00:00
今天周末,lz闲来无事耍了一下b站,忽然看到了观网发的关于中考50%分流的视频。看完视频里面的观点,lz感觉
视频强调的观点就是:中考分流让50%的学生去上中职会让阶级固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评论大部分观点就是:中考分流也不应该存在,很多中职学生自己被分流的大部分原因是客观原因,没有一点主观因素
先说一下lz自己吧,父母都是70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所以说小时候感觉大学是人生必须经历的阶段(现在想来也不一定,人各有各的路),因为父亲是考的是重大的土木专业,母亲考的是四川师范的英语专业(土木人都懂)
父母在我小学的时候通常是聚少离多,因为那时候大学毕业工作包分配,母亲被分到了四川的一个小县城当英语老师,lz也因此和母亲一起生活,小学就在小县城的学校上学,
那里的小学老师让lz印象很深,因为lz小学的时候比较调皮,所以有时候容易惹老师生气,但老师的处理方式很夸张,什么下跪,打屁股之类的体罚方式lz都有幸体验过,母亲知道这些事情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在学校要听老师话,要好好学习。这样过了4年,我们家就在重庆买了一套房,lz就顺理成章的到了重庆读小学,不得不说县城和城市上有差距的,在重庆读小学的日子是我9年义务教育里面醉快乐的日子了,老师从不打人骂人,老师会讲道理,会尊重我,会与我沟通,会真正的换位思考。现在想想很感谢我在重庆的小学老师。
因为lz成绩还算不错,就到主城里面某个区最好的初中读书,老师很严厉,小学和初中的不同让我很迷茫,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宣泄自己的情绪,导致初一的时候成绩比较差(学校一个年级1000多人,lz只能排300多名),按照这个成绩只能去比较一般的重点高中读书了。
又因为lz初中读的班是重点班,学生成绩都很好,lz自然受不到重视,只能一天得过且过,父母?不下去之后就给我找了个补习班,努力学习了一个暑假,成绩自然而然地就上去了,初二考试差不多neng排到100多名,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应该能上重庆最好的高中。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而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差不多这个意思,没有这么夸张,哈哈哈哈)初三的时候喜欢班里的一个女生,没有心思学习,只想如何把她追到手,结果没有成功(现在想来也挺好笑的,那时候的喜欢和爱情的喜欢根本不同,应该还是lz青春期来了,荷尔蒙分泌旺盛,精力无处安放)成绩也变一般了。lz对主观感受哈,老师对我的态度也越来越不好了,认为我就是混日子的学生,所以初三的时候lz很自卑。因为重庆那时候考高中有一个东西叫指标到校,比较普通的重点高中都会有这个政策,好的重点高中一般没有这个政策,只能通过中考。lz因为初三的时候成绩一般,只能去参加指标到校了,去了一个2流的重点高中(lz初中班里面只有4个人去了中职学校,所以lz感觉初中只要稍微用点功,最起码能够进入普通高中吧,起码还有个高中读,所以说lz感觉分流这项政策很合理啊,有些人连初中的基础知识都没有学会,难道去高中听天书吗?lz很费解)
之后lz的经历就是高中三年读完(人生中最好的三年,遇见了一辈子的朋友),参加高考,有客观因素,单主要还是主观因素,那时候lz对知识的理解确实不行,只过了一本线20几分,考上了重庆本地一所普通一本,家里人对这个成绩也不是很满意,就选择了复读,潜心学习,之后过啦一本线90几分,就选择了重庆本地的医科大学(lz现在才大二,哈哈哈哈哈)
中职学校风评确实差,某一方为了指标,把50%的学生强制送进中职学校,这种行为很不负责,是读青少年和老百姓不负责。有一次和母亲聊天说了到关于分流的事情,母亲作为初中老师也认为分流是合理的,但50%的人数是不合理的。
因为有些学生在初中真的是混子,去高中也没有用,还不如学项技能傍身。
lz的观点就是:
分流不是非黑即白的,没有必要盲目地去否决这个东西,
只能说分流这个东西需要不断改进。
希望之后xx上了北京大学,xx上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xx当了百货公司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可以实现
视频强调的观点就是:中考分流让50%的学生去上中职会让阶级固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评论大部分观点就是:中考分流也不应该存在,很多中职学生自己被分流的大部分原因是客观原因,没有一点主观因素
先说一下lz自己吧,父母都是70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所以说小时候感觉大学是人生必须经历的阶段(现在想来也不一定,人各有各的路),因为父亲是考的是重大的土木专业,母亲考的是四川师范的英语专业(土木人都懂)
父母在我小学的时候通常是聚少离多,因为那时候大学毕业工作包分配,母亲被分到了四川的一个小县城当英语老师,lz也因此和母亲一起生活,小学就在小县城的学校上学,
那里的小学老师让lz印象很深,因为lz小学的时候比较调皮,所以有时候容易惹老师生气,但老师的处理方式很夸张,什么下跪,打屁股之类的体罚方式lz都有幸体验过,母亲知道这些事情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在学校要听老师话,要好好学习。这样过了4年,我们家就在重庆买了一套房,lz就顺理成章的到了重庆读小学,不得不说县城和城市上有差距的,在重庆读小学的日子是我9年义务教育里面醉快乐的日子了,老师从不打人骂人,老师会讲道理,会尊重我,会与我沟通,会真正的换位思考。现在想想很感谢我在重庆的小学老师。
因为lz成绩还算不错,就到主城里面某个区最好的初中读书,老师很严厉,小学和初中的不同让我很迷茫,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宣泄自己的情绪,导致初一的时候成绩比较差(学校一个年级1000多人,lz只能排300多名),按照这个成绩只能去比较一般的重点高中读书了。
又因为lz初中读的班是重点班,学生成绩都很好,lz自然受不到重视,只能一天得过且过,父母?不下去之后就给我找了个补习班,努力学习了一个暑假,成绩自然而然地就上去了,初二考试差不多neng排到100多名,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应该能上重庆最好的高中。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而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差不多这个意思,没有这么夸张,哈哈哈哈)初三的时候喜欢班里的一个女生,没有心思学习,只想如何把她追到手,结果没有成功(现在想来也挺好笑的,那时候的喜欢和爱情的喜欢根本不同,应该还是lz青春期来了,荷尔蒙分泌旺盛,精力无处安放)成绩也变一般了。lz对主观感受哈,老师对我的态度也越来越不好了,认为我就是混日子的学生,所以初三的时候lz很自卑。因为重庆那时候考高中有一个东西叫指标到校,比较普通的重点高中都会有这个政策,好的重点高中一般没有这个政策,只能通过中考。lz因为初三的时候成绩一般,只能去参加指标到校了,去了一个2流的重点高中(lz初中班里面只有4个人去了中职学校,所以lz感觉初中只要稍微用点功,最起码能够进入普通高中吧,起码还有个高中读,所以说lz感觉分流这项政策很合理啊,有些人连初中的基础知识都没有学会,难道去高中听天书吗?lz很费解)
之后lz的经历就是高中三年读完(人生中最好的三年,遇见了一辈子的朋友),参加高考,有客观因素,单主要还是主观因素,那时候lz对知识的理解确实不行,只过了一本线20几分,考上了重庆本地一所普通一本,家里人对这个成绩也不是很满意,就选择了复读,潜心学习,之后过啦一本线90几分,就选择了重庆本地的医科大学(lz现在才大二,哈哈哈哈哈)
中职学校风评确实差,某一方为了指标,把50%的学生强制送进中职学校,这种行为很不负责,是读青少年和老百姓不负责。有一次和母亲聊天说了到关于分流的事情,母亲作为初中老师也认为分流是合理的,但50%的人数是不合理的。
因为有些学生在初中真的是混子,去高中也没有用,还不如学项技能傍身。
lz的观点就是:
分流不是非黑即白的,没有必要盲目地去否决这个东西,
只能说分流这个东西需要不断改进。
希望之后xx上了北京大学,xx上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xx当了百货公司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