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okm
2021-06-08T02:19:05+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16/-7Q2o-g8s8ZpT3cSu0-nj.jpg.medium.jpg[/img]
万历可以说是明朝普通话最标准的
每在古代就是们的意思,表复数
如[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16/-7Q2o-f7jhK2bT3cSu0-am.jpg.medium.jpg[/img]
幸而中文的名词没有复数的变化,也不区分性别,否则将不胜其繁琐。旧小说的对话里确有'爷们'、'娘们'、'ㄚ头们'等复数词,但是在叙述的部分,仍用'诸姐妹'、'众ㄚ鬟'。中文要表多数的时候,也会说'民众'、'徒众'、'观众'、'听众',所以'众'也有点'们'的作用。但是'众'也好,'们'也好,在中文里并非处处需要复数语尾。往往,我们说'文武百官',不说'官们',也不说'文官们'、'武官们'。
然而历史上在白话里面确实是有复数表达的
只不过文言文里没有罢了
其他内容我没研究
但是古代确实有xx每这种说法
不过们这个字确实是后来有的
但是语法还是存在的
总不能说万历也说的是欧化汉语吧
与其说欧化,不如说是精确化。其实欧洲各国语言互相影响更深,只是中国一般都把整个欧洲当成一回事[s:a2:lucky]
[quote][pid=524854068,27225196,1]Reply[/pid] Post by [uid=61392414]鱼翅余痴[/uid] (2021-06-16 10:24):
与其说欧化,不如说是精确化。其实欧洲各国语言互相影响更深,只是中国一般都把整个欧洲当成一回事[s:a2:lucky][/quote]就是看的史料多了
其实所谓的汉语欧化并不合理
[s:ac:哭笑]最起码我随便翻翻万历起居注看看万历爷的白话就发现了名词复数用法
万历可以算是明代普通话最标准的人了
这个问题,思果在翻译研究,新究里有过讨论,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余光中的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也可一读
为什么要把欧洲看做一个整体[s:ac:哭笑]
明明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德语等巴拉巴拉都不是同一个语言
我寻思他们也没有整合出一个类似我们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一样的,能在他们那里全州通用的欧语啊[s:ac:哭笑]
欧个叼毛。。。
我想请问那些人,欧语里有叼毛这么个说法么[s:ac:哭笑]
汉语欧化?名词分词性就能把你玩半死[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quote][pid=524856043,27225196,1]Reply[/pid] Post by [uid=11510983]qq25866830[/uid] (2021-06-16 10:30):
全球化背景下语言互相影响是必然的…不用上纲上线[/quote]不是上纲上线,只是看到万历(明代时候可以算中古汉语了吧)说的话也有名词复数
余光中说没有官们,但是有先生每啊
这种语法中古汉语就有
不用说是从欧洲借来的
[quote][pid=524854863,27225196,1]Reply[/pid] Post by [uid=23498753]老中医男性保健热线[/uid] (2021-06-16 10:26):
这个问题,思果在翻译研究,新究里有过讨论,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余光中的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也可一读[/quote][s:ac:哭笑]我不怎么关注语言
只是在看史料的时候发现上次知乎那篇帖子里引用余光中的一段里有点不一样
NGA聊语言学
你真的要听一堆读100字帖子都费劲的人聊语言变迁吗[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Reply to [pid=524856043,27225196,1]Reply[/pid] Post by [uid=11510983]qq25866830[/uid] (2021-06-16 10:30)
问题是新文化运动故意引入新语法,自然的交融当然无妨
[quote][pid=524857443,27225196,1]Reply[/pid] Post by [uid=43155594]一骑当千李嗣源[/uid] (2021-06-16 10:35):
[s:ac:哭笑]我不怎么关注语言
只是在看史料的时候发现上次知乎那篇帖子里引用余光中的一段里有点不一样[/quote]余老的文章里对古典小说引用的不多,思果老先生的书里经常探讨红楼,儿女英雄传之类的古典小说,像是们这个词的用法也有讨论。
话说回来,这些都是做文学翻译的人自娱自乐罢了
Reply to [pid=524854546,27225196,1]Reply[/pid] Post by [uid=43155594]一骑当千李嗣源[/uid] (2021-06-16 10:25)
不是说一定是全新的语法,扩大已有的语法也是。比如“观众们”,本来“观众”就是复数啊。
[quote][pid=524859394,27225196,1]Reply[/pid] Post by [uid=23498753]老中医男性保健热线[/uid] (2021-06-16 10:41):
余老的文章里对古典小说引用的不多,思果老先生的书里经常探讨红楼,儿女英雄传之类的古典小说,像是们这个词的用法也有讨论。
话说回来,这些都是做文学翻译的人自娱自乐罢了[/quote][s:ac:哭笑]我也不怎么看古小说
一般都是看史料
起居注里面虽然也是古文,但是偏明代白话
而且皇帝一般学的都是最正宗的
所以可以看看明代人的语法
不过我对古代语法没什么了解
但是看史料发现其实现在不少语法和明代差不多
要说真正的古文,你先把标点符号去掉,能看懂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