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跳出封建社会一切收入出自土地的窠臼,他的思路是由政府出面建立金融体系,通过官方贷款的方式帮助民间摆脱高利贷的重负,从而有资金扩大生产,加快资金周转率,达到钱生钱的效果
南宋一朝王安石要给靖康耻背锅,宋史沿用了这个评价,所以古代王安石评价偏向负面
我的理解是他的措施超那个时代了,加上用的人不行,所以古代否定他,近现代肯定他
[s:ac:哭笑]南宋人一般认为王安石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直接责任人之一
[s:ac:哭笑]元史快把他放进奸臣传了(虽然没放他,只是把他一党的人放进去,尽管王安石这个人是排斥党争的)
古代那种信息交流和监管情况。
这个制度就是理想化的制度。
[quote][pid=627800145,32819605,1]Reply[/pid] Post by [uid=63036890]铁木尔战怒[/uid] (2022-07-26 18:19):
王安石跳出封建社会一切收入出自土地的窠臼,他的思路是由政府出面建立金融体系,通过官方贷款的方式帮助民间摆脱高利贷的重负,从而有资金扩大生产,加快资金周转率,达到钱生钱的效果[/quote]不就是建了个国有银行?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在生产力没有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国家多出来的钱是哪里来的呢。
说到底还是从既得利益的地主阶级里盘剥而来,而官员和大地主本来就是沆瀣一气,我打倒你,你的钱上交给国家,和我没关系。不可能达到王安石设想的执行力度和公平公正的状态。
于是就出现了借着变法为名的党争,倾轧。
我的理解就是王安石没有能力控制好整个局面,整个实行方案过于理想化,导致变法没实行几天就已经不受自己的控制了。
南宋觉得是他把一个大家混吃等死的安定局面搅乱了,就给他扣个祸害的帽子。
其实王安石也不是现在才翻案的[s:ac:哭笑],宋朝官方史书对他的评价就反反复复的,王安石死了,司马光修《神宗实录》,自然是一黑到底,然后司马光罢相,章淳反攻倒算,又重修了一遍,极尽吹捧,徽宗的时候三修实录要调和一下,然后靖康耻了[s:ac:哭笑],南宋四修实录的时候,就把北宋灭亡的锅全扣王安石头上了,然后张浚当宰相的时候觉得黑过头了,要五修实录,修了一半张浚罢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看王安石也不是现代才翻案[s:ac:哭笑]
其实更主要的是近现代完成了对皇帝的祛魅,一些被强行安在文官头上的锅回到了本该属于的地方
仁宗神宗的软弱性在剥除了皇位的神圣性后彻底暴露在了我们面前
[quote][pid=627811206,32819605,1]Reply[/pid] Post by [uid=41969001]Algebra08[/uid] (2022-07-26 19:07):
其实王安石也不是现在才翻案的[s:ac:哭笑],宋朝官方史书对他的评价就反反复复的,王安石死了,司马光修《神宗实录》,自然是一黑到底,然后司马光罢相,章淳反攻倒算,又重修了一遍,极尽吹捧,徽宗的时候三修实录要调和一下,然后靖康耻了[s:ac:哭笑],南宋四修实录的时候,就把北宋灭亡的锅全扣王安石头上了,然后张浚当宰相的时候觉得黑过头了,要五修实录,修了一半张浚罢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看王安石也不是现代才翻案[s:ac:哭笑][/quote]所以还是离不开当时的政治斗争吗[s:ac:晕]
王安石那种脑残民兵,养马,手推车取代畜力,官府高利贷等等脑残改革,要不是和改革两个字沾边吹不起来
好心不一定办好事 好的出发点结果搞得一地鸡毛的事情可太多了
[quote][pid=627800145,32819605,1]Reply[/pid] Post by [uid=63036890]铁木尔战怒[/uid] (2022-07-26 18:19):
王安石跳出封建社会一切收入出自土地的窠臼,他的思路是由政府出面建立金融体系,通过官方贷款的方式帮助民间摆脱高利贷的重负,从而有资金扩大生产,加快资金周转率,达到钱生钱的效果[/quote]别逗了,王安石是希望国家吃掉高利贷的利润。而且王安石小天才居然想到用常平仓放贷,简直太他妈的天才了。
[quote][pid=627809339,32819605,1]Reply[/pid] Post by [uid=60149626]电话手表伽利略[/uid] (2022-07-26 18:59):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在生产力没有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国家多出来的钱是哪里来的呢。
说到底还是从既得利益的地主阶级里盘剥而来,而官员和大地主本来就是沆瀣一气,我打倒你,你的钱上交给国家,和我没关系。不可能达到王安石设想的执行力度和公平公正的状态。
于是就出现了借着变法为名的党争,倾轧。
我的理解就是王安石没有能力控制好整个局面,整个实行方案过于理想化,导致变法没实行几天就已经不受自己的控制了。
南宋觉得是他把一个大家混吃等死的安定局面搅乱了,就给他扣个祸害的帽子。[/quote]别闹,王安石小天才的法子许多都坏的冒油,他可能真不是出于坏心,因为坏蛋咋能这么明目张胆不要脸?明显是脱离实际。也难怪仁宗看不上他。
比如王安石小天才想到用常平仓去放高利贷,你觉得是历朝历代都是笨蛋,想不到这个?如果某大国总理提议,国家储备粮放着实在浪费,不如放在国际市场上炒期货挣一笔,你觉得他是改革家还是王八蛋?
还有王安石小天才的保马法,哎呦卧槽,这私有化精英一口气跑到农村承包了,一下子把挫宋的马政彻底干死了。
还有保甲法,真以为民兵无敌了?
[quote][pid=627807395,32819605,1]Reply[/pid] Post by [uid=63177086]北林晨风起[/uid] (2022-07-26 18:50):
不就是建了个国有银行?[/quote]比那个不要脸。是禁止民间借贷,国家放高利贷,还要足够的收益给他刷政绩。卧槽,宰相用高利贷利润刷政绩。还用的是常平仓。用用来赈灾的仓库去放高利贷。太天才了。为啥后来遭灾时画流民图攻击他?因为赈灾的粮食被小天才王安石哪去放高利贷了
[quote][pid=627856136,32819605,1]Reply[/pid] Post by [uid=60404208]一心六文[/uid] (2022-07-26 22:57):
别闹,王安石小天才的法子许多都坏的冒油,他可能真不是出于坏心,因为坏蛋咋能这么明目张胆不要脸?明显是脱离实际。也难怪仁宗看不上他。
比如王安石小天才想到用常平仓去放高利贷,你觉得是历朝历代都是笨蛋,想不到这个?如果某大国总理提议,国家储备粮放着实在浪费,不如放在国际市场上炒期货挣一笔,你觉得他是改革家还是王八蛋?
还有王安石小天才的保马法,哎呦卧槽,这私有化精英一口气跑到农村承包了,一下子把挫宋的马政彻底干死了。
还有保甲法,真以为民兵无敌了?[/quote]官方贷款的利率你看着吓人,可是当时民间高利贷比官方贷款利率还高两三倍呢,相比之下谁算比较良心
常平仓法本来是不错,但是执行人出问题,管仓的自己就在拿粮食放高利贷,那现在政府收回来用比官员自己放贷的利率低的多的利率贷款,钱不就从官员手里收到政府手里了
保马法在内地失败,因为内地本来就不适合养马,但是放在西北东北很有用,本来马户被当地地主官僚垄断了现在直接政府出面捞回来,养的马质量也提升了很多
保甲法你别看官员都在骂,实际操作起来元明清都在用,为什么呢?反而是司马光废保甲法之后、靖康金军长驱直入之时,本来官方可以利用的民兵全都没了,官军又是一帮废柴,还得靠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抵抗
然而理想需要人去执行,王安石要实施新法的执行人本身就是和旧党一体的,怎么可能不走样呢
[quote][pid=627857564,32819605,1]Reply[/pid] Post by [uid=60404208]一心六文[/uid] (2022-07-26 23:04):
比那个不要脸。是禁止民间借贷,国家放高利贷,还要足够的收益给他刷政绩。卧槽,宰相用高利贷利润刷政绩。还用的是常平仓。用用来赈灾的仓库去放高利贷。太天才了。为啥后来遭灾时画流民图攻击他?因为赈灾的粮食被小天才王安石哪去放高利贷了[/quote]你以为管仓的官员会好好守着仓粮一分不少嘛?早就伙同粮商监守自盗放贷了,利率甚至远超高利贷定义的范围
首先他是一个改革家,其次他人品好。
而我们的改革,更能明白改革家的难。
跟经济学家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