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ix45
2021-06-13T13:57:48+00:00
当地时间周一,新西兰举重队确认了参加今年东京奥运会的队员名单,其中43岁的劳雷尔·哈伯德将于8月2日参加女子 87 公斤级及以上比赛,更引人关注的是,哈伯德也就此将成为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跨性别运动员。
遵循《奥林匹克宪章》中“禁止任何基于性别的歧视”,国际奥委会从2004年起决定有条件地允许变性者参加比赛,但要求参赛者必须做变性手术,术后两年才可参赛。可在现实中,这种规定往往会让运动员错失黄金年龄,阻碍重重。2014年,国际奥委会将反对歧视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被写入了国际奥委会章程,并在2015年推出了新标准:取消作为参赛条件的变性手术,跨性别女性现在可以通过抑制血液中的雄性激素水平来参加奥运会。新标准规定,只要跨性别女运动员血清中的睾酮激素保持在每升10纳摩尔以下且超过一年,就有资格作为女性参赛。不过,该运动员必须发表声明确认其性别认同为女性,并且该声明至少在四年内不能出于体育目的而更改。
作为新西兰青年男子举重冠军,哈伯德后因性别认知障碍退役。8年前,35岁的他在接受了激素治疗,随后她重新以女性身份开始了职业生涯。如今,她已经满足了国际奥委会关于跨性别运动员参赛的所有规定。但是,举重界的一些人仍认为这并不能保证公平竞争,因为即使跨性别女运动员血清中的睾酮激素保持在每升10 纳摩尔,这仍是生物学女性的五倍。
将与哈伯德在奥运会上竞争的比利时女举运动员安娜·范贝林亨就直言,“这是一个恶意的笑话,我知道为跨性别者参与体育活动定义一个法律框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情况多种多样,从辩论的任何一方都可能无法找到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然而,任何接受过高水平举重训练的人都知道,这种特殊情况对这项运动和运动员来说是不公平的。一些运动员会错过奥运资格、奖牌、甚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机会,对此我们无能为力。当然,这场辩论是在更广泛的歧视跨性别者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摆脱争议。''
但新西兰奥委会首席执行官克雷恩史密斯表示,“很明显哈伯德已经达到了参加东京比赛的所有标准。我们承认体育运动中的性别认同是一个高度敏感和复杂的问题,需要在比赛领域的人权和公平之间取得平衡。作为新西兰队,我们热情好客、包容和尊重所有人,我们致力于支持所有符合条件的新西兰运动员,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满足他们参加高水平比赛的诉求,同时为奥运会做好备战工作。”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21/-7Q2o-ejhoK17T1kSh3-d5.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21/-7Q2o-ilwwKmT1kShg-bb.jpg.medium.jpg[/img]
[s:ac:哭笑]同级别的女选手真是太惨了,还是举重这种项目…奥委会这都是什么规则……
遵循《奥林匹克宪章》中“禁止任何基于性别的歧视”,国际奥委会从2004年起决定有条件地允许变性者参加比赛,但要求参赛者必须做变性手术,术后两年才可参赛。可在现实中,这种规定往往会让运动员错失黄金年龄,阻碍重重。2014年,国际奥委会将反对歧视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被写入了国际奥委会章程,并在2015年推出了新标准:取消作为参赛条件的变性手术,跨性别女性现在可以通过抑制血液中的雄性激素水平来参加奥运会。新标准规定,只要跨性别女运动员血清中的睾酮激素保持在每升10纳摩尔以下且超过一年,就有资格作为女性参赛。不过,该运动员必须发表声明确认其性别认同为女性,并且该声明至少在四年内不能出于体育目的而更改。
作为新西兰青年男子举重冠军,哈伯德后因性别认知障碍退役。8年前,35岁的他在接受了激素治疗,随后她重新以女性身份开始了职业生涯。如今,她已经满足了国际奥委会关于跨性别运动员参赛的所有规定。但是,举重界的一些人仍认为这并不能保证公平竞争,因为即使跨性别女运动员血清中的睾酮激素保持在每升10 纳摩尔,这仍是生物学女性的五倍。
将与哈伯德在奥运会上竞争的比利时女举运动员安娜·范贝林亨就直言,“这是一个恶意的笑话,我知道为跨性别者参与体育活动定义一个法律框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情况多种多样,从辩论的任何一方都可能无法找到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然而,任何接受过高水平举重训练的人都知道,这种特殊情况对这项运动和运动员来说是不公平的。一些运动员会错过奥运资格、奖牌、甚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机会,对此我们无能为力。当然,这场辩论是在更广泛的歧视跨性别者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摆脱争议。''
但新西兰奥委会首席执行官克雷恩史密斯表示,“很明显哈伯德已经达到了参加东京比赛的所有标准。我们承认体育运动中的性别认同是一个高度敏感和复杂的问题,需要在比赛领域的人权和公平之间取得平衡。作为新西兰队,我们热情好客、包容和尊重所有人,我们致力于支持所有符合条件的新西兰运动员,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满足他们参加高水平比赛的诉求,同时为奥运会做好备战工作。”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21/-7Q2o-ejhoK17T1kSh3-d5.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21/-7Q2o-ilwwKmT1kShg-bb.jpg.medium.jpg[/img]
[s:ac:哭笑]同级别的女选手真是太惨了,还是举重这种项目…奥委会这都是什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