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情咒的读后漫谈

zxc жопа-avatar

zxc жопа

2020-06-23T13:45:23+00:00

前几天泥潭书院简直要被《锁情咒》屠版的节奏,我都能想象出来雪凡躲在屏幕后面看泥潭老哥们被心灵震爆的猥琐笑容。
为什么说他会逛泥潭呢?一个对大菠萝2浸淫颇深,情节发展到了紧凑阶段依然不忘提一嘴WAR3冰封王座发售的人,我是不相信他没有玩CCQ的。
像他这种念旧的宅男,现在还在刷披风腐蚀那也说不准。

闲话打住,还是聊聊小说本体吧。一开头的楔子就是文章的结尾,开头叙述过去,结尾言未尽而意无穷,一个完美的闭合,颇有几分魔幻现实主义那种恍如隔世的味道。
这段楔子是作者对读者的一份交代——我的故事是有了结局和框架才开始动笔的。而不像现在许多网文作者写到一定程度往往因为笔力问题开始信笔由缰放飞自我,最后潦草收场。
我也不是说《锁情咒》笔力雄浑,事实上本书亦有多处情节失控的地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强如金庸也有把故事写崩坏了的时候,我辈凡人又能奈几何?
这世间唯有那半部石头记情节上丝丝入扣浑圆如意,成了一代绝唱也成了后来无数小说作者挥之不去的梦魇。

我不知道凡哥在练笔此文的时候,是有意识的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还是其他原因,但显然文章可以分为如上的四个部分,和第一位女主角的校园热恋是春华,对女教师的复仇和大一的章节是夏雨,支教以及后面部分后宫争斗是秋愁,最后几个章节的收尾是冬杀。
从文笔上来说,越到后面越控制不住这是人之常情,毕竟曹只有一个,还披肝沥胆二十载才有了《红》。

作为网文而言是要有金手指的,本书的金手指便是书名里的“锁情咒”,锁情咒起初的设定是被咒的人会疯狂的爱上主角,又借老道士之口道出精血大咒后患无穷推进了情节的发展,但金琳作为书中理智的担当分析出了大部分主角所拥有的的关于咒术的情报,但反而没有疯疯癫癫的阿紫掌握的信息多,此处是一个小瑕疵。据说后来凡哥又说到了一个设定是中咒之人会在临死之前消去桎梏回归本心,这样一来就解释了方彤彤的喃喃自语,李捷的九幽索命,金琳的如释重负,余蓓的挥刀自残,反而更有几分主角虽然通过外挂得到了原本他根本得不到的众女的垂青只不过是镜花水月的一场空。
但锁情咒究竟是让女孩像中了降头一样完全迷失自己本心临终之前才灵台清明,还是像毒品一样虽然残存了几分理智但在成瘾性和戒断反应中欲罢不能。我觉得此处锁情咒的设定还应该挖的更深一些,比如说随着时间和药量,女主们会越来越得不到满足,这样可以从之前的一片和谐较为圆润的转折到纷纷黑化。这样固然有了剧情张力,却失去了一定的无力感与宿命感。

这又不得不提到机械降神的阿紫,阿紫作为推动情节的工具人有些突兀但显然是一早就安排好了的。
彤为赤为红为朱,恶紫夺朱。此处不知应算致敬《天龙八部》还是描龙画虎。我私以为天龙的处理方式更加高超一些。
如果让不按常理出牌的阿紫从性格、计划、行为来完成团灭,“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味道能更浓郁,可那样和小说的主题就完全不符了。
听说小说的结尾灵感来自于日漫《日在校园》,我对此不大了解。
如果让我来处理最后情节我会选择“大逃杀”的方式不是书中的余蓓与孟晓涵联合起来对抗苏湘紫,杨楠张心语金琳于钿秋陪葬的方式。
这样的处理后者太不突出了。大逃杀那种各自为政又必须纵横捭阖勾心斗角的方式经过了这几年游戏界的检验也是一种经得起推敲的选择。

书中的主角享受了齐人之福仍然不知爱为何物,书里在描写主角斡旋在各种美色之间的心态时,有颇多的不合理之处,我猜凡哥没有这种经历。
话说回来正常人谁有啊?
不过不巧的是我有好几年过的都是那种狗屁倒灶的生活,所以槽点颇多。
最为明显的一点便是男性在同时与多个女性展开交往时,他一定会在心底里对各个白菜评价打分,进而心里夸大某人的某优点而对其他的大肆打压,表现出来的就是不耐烦,类似于贤者时间的不耐烦,是肯定以及一定会抱怨和比较的。主角却是一点抱怨都没有,显得很不合理。不过此处只需要对锁情咒的设定稍加补充就可以消去bug。

说实话我看网文不多,但时间蛮早,随口说几个关键词:天地有雪,卧虎居,于焉坠落。很少有直指人心的作品。
《锁情咒》借用歪门邪道手法让老哥们动容实属难得,想来也曾有一处情节让我瞳孔收缩肾上腺素急飙,此处先说邪道手法,情色风月文固然属于邪道但另有一处不得不提的,便是书中大量的80后才能言传意会的元素,诸如N64,KOF97,凹点,督瑞尔,翻盖手机和某动漫等等,这种写法能迅速的抓住有相同经历的读者却把更多的人拒之门外了,而且好几次我感觉凡哥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都写嗨了差点忘了文字是为情节服务的,险些变成了自嗨。我不知道这样做好还是不好,因为不是专业的,此处还是提一下吧。

那个让我瞳孔收缩的情节只有两个字,大概处于和孟晓涵于钿秋赞助考察的章节,里面写到提起暖壶里面只剩了些“水根”。
这个词是我的家乡词汇!!!我阔别家乡虽久乡音已改,但年少时常听大人用此来形容酒盏之内的残存之物。
心中有了计较后,又从文中多处不经意的小习惯处发现端倪。
再结合当年便能畅玩“N64”“gameboy”,读书时的短信包WAR3发售,对动漫发自内心的喜欢甚至为偶像组合里的李艺彤在知乎拉票。
一个85年前后,家境宽裕的本市宅男形象就在心中勾勒而出。
这个地方并不大,处于同一时间空间爱好圈子,我差点遍历心里认识的那些人里谁是凡哥。
不过最后我还是遏止了心中的邪念,从或多或少流出的假信息里我想凡哥是不想有人这样发现他的,我也离开家太久了。。。
而且或许只是我的错觉呢,也许另有地方有“水根”这个词汇,坐火车以过河为路标,打牌以双升510K争上游斗地主为主,那也说不定呢。

写完回头一看,怎么都是在挑毛病,凡哥你听我解释,其实我觉得这书很棒!
此书相比于你的其他作品已然有跨圈之势,不如挑个黄道吉日再按你的写作初心打磨打磨如何?
毕竟以后怎么样那还是个未知数不如抓住现在有的,凡哥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