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on
2021-08-12T15:35:21+00:00
夜深了,晚饭时间也已经过了,是时候发点儿什么吃的了。花式烹饪过千百只咕咕的我近来都在考虑一些关于其他食材的搭配。我不想把我对烹饪的思维都局限于“百度贴吧鹌鹑点餐机”,一个“鸟厨”也想要一片自己的天空去振翅…翱翔![s:ac:上]
今天本咕给诸位端出来品鉴的菜是:熔岩火山蒜泥白肉
听说美食版把做菜流程发出来可以加分(不是),所以我就写了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s:ac:羞]
插播一则广告:咕咕不是应急食品,请不要相信谎言![s:ac:哭笑]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步骤如下:
1. 带皮五花肉,美好的肥瘦相间,洗净后冷水下锅焯水。焯水之后倒掉,洗去浮沫。重新倒入冷水没过五花肉,放入适量料酒及葱姜,盖上盖子煮半小时以上。大火至水开然后转文火,让水保持一直沸腾却不会沸出的状态。
(时间长短要看看个人口味:喜欢韧一点的口感,用筷子叉叉最厚的位置很轻松就算好了;喜欢糯一点的口感,稍微再多煮一会儿,但掌握好时间,别炖得彻底烂了松散掉。)
2. 配菜,一般是黄瓜,可以增加这道凉菜清爽的口感,黄瓜切丝或者切片都可以。然后再切一些小葱、蒜末、和小米椒。
(如果有对大蒜气味敏感不适的情况,为了不“毁掉”这道“蒜泥”白肉,建议试试李锦记的瓶装蒜蓉,浇过热油或者炒熟过的这种蒜蓉会大大减轻对蒜的不适感。小米椒也是依照个人口味,很提味但也会辣,想减轻辣的弱度可以考虑用辣味轻一些的干红辣椒代替,少放一些。)
3. 酱汁调料,我说一下经过一些尝试之后我的配方。一个小碗,两勺辣椒粉+小葱少许+一些白芝麻+蒜蓉一勺/适量蒜末+适量小米椒,然后热油浇进去,迅速用勺子搅拌使之受热均匀,出香味。然后再调入蚝油一勺+生抽一勺+香醋两勺+少量糖,搅拌均匀。
(这里还要提出的几个点:a. 辣椒粉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放多少,如果不太能吃辣可以掺一部分红甜辣粉试试,依然可以有红有效果,但不会那么辣,口味比较浓郁;b. 热油不要冒白烟,那样的话油温过高,辣椒粉和小葱会焦化,颜色发黑且会产生苦味;c. 蚝油、生抽、醋的比例固定,但可以依据个人口味或者做菜的量多量少去调整;d. 很多人做蒜泥白肉调料是不放蚝油的,我经过多次试验和调整之后发觉放了蚝油会提升调料的浓郁和鲜美程度,大家可以参考一下;e. 尽量不要太“节省”调料的量,毕竟黄瓜和白肉都是没味儿的,这道凉菜的点睛之笔就在淋料上了,味儿足了才好恰啊~)
4. 再回到肉上。我通常的做法是前一天晚上做饭的时候顺手把肉煮好,然后装进餐盒放入冰箱冷藏过夜,第二天拿出来用。隔夜冷藏过的五花肉,第二天更好切片,口味也更加丰富,足够的冷藏时间也会给这道凉菜增加风味。如果当天急着吃,就是将煮好的五花肉浸冷水至完全冷却,如果有条件最好再冷冻二十分钟左右。肉切片,尽量薄一些,好入味,吃起来口感也会更好。
5. 最后摆盘。黄瓜放中间、肉围着圈摆,或者一片黄瓜一片肉交替摆放。摆好之后淋酱汁,顶上再撒一些小葱圈或者香菜(看个人口味),就好啦~
再唠叨点儿闲杂废话吧咕…
关于造型。其实熔岩火山这个造型是个“美味的意外”。前天晚上刚刚重温了《魔戒》,可能做饭时候脑子里想着末日火山吧,再加之黄瓜切多了+盘子拿小了,结果码肉的时候摆不开了,就意外的摆出了火山似的造型。我也摆过一般平盘转着码肉的样子,还想再开发出一些新的摆盘造型,毕竟吃饭这件事看起来赏心悦目会让人吃饭体验更佳,如果有更多创意也会带来不一样的趣味体验。也欢迎各位厨神提出更好更有创意的摆盘造型建议~
关于口味和口感。我做过韧一点点也做过糯一点的肉,个人还是更喜欢糯一点的,所以我煮肉的时间都会更久点。切肉这方面,我刀功一般,也没能切的更薄了,饭馆里吃过很薄很薄的,不知道是不是有切肉片机(就像切羊肉片和大火腿的那种机器)的帮忙。更薄的肉片入味更好,也更剔透,但这个厚度对我这个家庭版日常吃饭来说也算是够了。酱料这方面,算是目前我最满意的配方,朋友们都觉得味道浓郁很好吃。整道菜不加盐,不会太咸,却味道十足。现在是越来越受不了吃外卖了,真的太咸太油了…如果各位厨神有更好的淋料配方,也希望可以分享给我参考。
以上,感谢大家赏脸观看阅读。
很少在论坛发紫薯那么多的长帖,如有哪里不合适的地方还希望版主告知一下、手下留情。
总的来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诸位大厨多来交流探讨,一起在美食的制作研发和创意的路上越走越越、越来越精彩。
[s:ac:茶]预祝大家周末愉快!咕咕咕!
来自咕咕议会鸟德烹饪专家/振翅牌传送门CEO[s:ac:goodjob]
这道菜的具体做法和详尽心得,我只发表在了NGA。照片是吃饭前随手拍的,菜是自己的创意、100%自己完成制作的。
没想到就连分享个日常吃饭也有人会盗[s:ac:喷]
看这些帖子的标题,应该可以确定盗图盗厨艺的行为是来自NGA的某一位老哥了,毕竟我没有在任何其他地方用过这个标题。翻了翻这位老哥的发帖记录,八九不离十估计也是盗图盗帖的水王熟手了。
希望这位老哥能有些自知之明吧,讲点社会公德,发了别人原创的内容就算没问作者是否同意也好歹至少也得写个转载吧。
做饭完全是基本需求和生活所迫,加之疫情影响宅家时间比较多所以自己对做饭有了些更多的领悟,才开始逛美食版以及和大家交流。
另外,我在现实中不是谁的太太,在互联网上就更不是。
感谢@CasterL 的提醒 [s:ac:委屈]
望那位老哥做一个懂得尊重别的人。
通常来说,上传NGA的照片会自带水印,这次不知道怎么的就没有水印了?
就算是电脑端显示有水印,手机端也显示无水印[s:ac:忧伤]只能自己加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5/-d1rcQczz6-d1qvZrT3cSlc-sg.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5/-d1rcQczz6-k57iZpT3cSsg-lc.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5/-d1rcQczz6-l6fnZqT3cSlc-sg.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4/-d1rcQantk-le8nZvT1kShs-1mq.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4/-d1rcQag7l-e9y3ZcT3cSmz-h6.png[/img]
今天本咕给诸位端出来品鉴的菜是:熔岩火山蒜泥白肉
听说美食版把做菜流程发出来可以加分(不是),所以我就写了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s:ac:羞]
插播一则广告:咕咕不是应急食品,请不要相信谎言![s:ac:哭笑]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步骤如下:
1. 带皮五花肉,美好的肥瘦相间,洗净后冷水下锅焯水。焯水之后倒掉,洗去浮沫。重新倒入冷水没过五花肉,放入适量料酒及葱姜,盖上盖子煮半小时以上。大火至水开然后转文火,让水保持一直沸腾却不会沸出的状态。
(时间长短要看看个人口味:喜欢韧一点的口感,用筷子叉叉最厚的位置很轻松就算好了;喜欢糯一点的口感,稍微再多煮一会儿,但掌握好时间,别炖得彻底烂了松散掉。)
2. 配菜,一般是黄瓜,可以增加这道凉菜清爽的口感,黄瓜切丝或者切片都可以。然后再切一些小葱、蒜末、和小米椒。
(如果有对大蒜气味敏感不适的情况,为了不“毁掉”这道“蒜泥”白肉,建议试试李锦记的瓶装蒜蓉,浇过热油或者炒熟过的这种蒜蓉会大大减轻对蒜的不适感。小米椒也是依照个人口味,很提味但也会辣,想减轻辣的弱度可以考虑用辣味轻一些的干红辣椒代替,少放一些。)
3. 酱汁调料,我说一下经过一些尝试之后我的配方。一个小碗,两勺辣椒粉+小葱少许+一些白芝麻+蒜蓉一勺/适量蒜末+适量小米椒,然后热油浇进去,迅速用勺子搅拌使之受热均匀,出香味。然后再调入蚝油一勺+生抽一勺+香醋两勺+少量糖,搅拌均匀。
(这里还要提出的几个点:a. 辣椒粉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放多少,如果不太能吃辣可以掺一部分红甜辣粉试试,依然可以有红有效果,但不会那么辣,口味比较浓郁;b. 热油不要冒白烟,那样的话油温过高,辣椒粉和小葱会焦化,颜色发黑且会产生苦味;c. 蚝油、生抽、醋的比例固定,但可以依据个人口味或者做菜的量多量少去调整;d. 很多人做蒜泥白肉调料是不放蚝油的,我经过多次试验和调整之后发觉放了蚝油会提升调料的浓郁和鲜美程度,大家可以参考一下;e. 尽量不要太“节省”调料的量,毕竟黄瓜和白肉都是没味儿的,这道凉菜的点睛之笔就在淋料上了,味儿足了才好恰啊~)
4. 再回到肉上。我通常的做法是前一天晚上做饭的时候顺手把肉煮好,然后装进餐盒放入冰箱冷藏过夜,第二天拿出来用。隔夜冷藏过的五花肉,第二天更好切片,口味也更加丰富,足够的冷藏时间也会给这道凉菜增加风味。如果当天急着吃,就是将煮好的五花肉浸冷水至完全冷却,如果有条件最好再冷冻二十分钟左右。肉切片,尽量薄一些,好入味,吃起来口感也会更好。
5. 最后摆盘。黄瓜放中间、肉围着圈摆,或者一片黄瓜一片肉交替摆放。摆好之后淋酱汁,顶上再撒一些小葱圈或者香菜(看个人口味),就好啦~
再唠叨点儿闲杂废话吧咕…
关于造型。其实熔岩火山这个造型是个“美味的意外”。前天晚上刚刚重温了《魔戒》,可能做饭时候脑子里想着末日火山吧,再加之黄瓜切多了+盘子拿小了,结果码肉的时候摆不开了,就意外的摆出了火山似的造型。我也摆过一般平盘转着码肉的样子,还想再开发出一些新的摆盘造型,毕竟吃饭这件事看起来赏心悦目会让人吃饭体验更佳,如果有更多创意也会带来不一样的趣味体验。也欢迎各位厨神提出更好更有创意的摆盘造型建议~
关于口味和口感。我做过韧一点点也做过糯一点的肉,个人还是更喜欢糯一点的,所以我煮肉的时间都会更久点。切肉这方面,我刀功一般,也没能切的更薄了,饭馆里吃过很薄很薄的,不知道是不是有切肉片机(就像切羊肉片和大火腿的那种机器)的帮忙。更薄的肉片入味更好,也更剔透,但这个厚度对我这个家庭版日常吃饭来说也算是够了。酱料这方面,算是目前我最满意的配方,朋友们都觉得味道浓郁很好吃。整道菜不加盐,不会太咸,却味道十足。现在是越来越受不了吃外卖了,真的太咸太油了…如果各位厨神有更好的淋料配方,也希望可以分享给我参考。
以上,感谢大家赏脸观看阅读。
很少在论坛发紫薯那么多的长帖,如有哪里不合适的地方还希望版主告知一下、手下留情。
总的来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诸位大厨多来交流探讨,一起在美食的制作研发和创意的路上越走越越、越来越精彩。
[s:ac:茶]预祝大家周末愉快!咕咕咕!
来自咕咕议会鸟德烹饪专家/振翅牌传送门CEO[s:ac:goodjob]
这道菜的具体做法和详尽心得,我只发表在了NGA。照片是吃饭前随手拍的,菜是自己的创意、100%自己完成制作的。
没想到就连分享个日常吃饭也有人会盗[s:ac:喷]
看这些帖子的标题,应该可以确定盗图盗厨艺的行为是来自NGA的某一位老哥了,毕竟我没有在任何其他地方用过这个标题。翻了翻这位老哥的发帖记录,八九不离十估计也是盗图盗帖的水王熟手了。
希望这位老哥能有些自知之明吧,讲点社会公德,发了别人原创的内容就算没问作者是否同意也好歹至少也得写个转载吧。
做饭完全是基本需求和生活所迫,加之疫情影响宅家时间比较多所以自己对做饭有了些更多的领悟,才开始逛美食版以及和大家交流。
另外,我在现实中不是谁的太太,在互联网上就更不是。
感谢@CasterL 的提醒 [s:ac:委屈]
望那位老哥做一个懂得尊重别的人。
通常来说,上传NGA的照片会自带水印,这次不知道怎么的就没有水印了?
就算是电脑端显示有水印,手机端也显示无水印[s:ac:忧伤]只能自己加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5/-d1rcQczz6-d1qvZrT3cSlc-sg.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5/-d1rcQczz6-k57iZpT3cSsg-lc.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5/-d1rcQczz6-l6fnZqT3cSlc-sg.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4/-d1rcQantk-le8nZvT1kShs-1mq.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4/-d1rcQag7l-e9y3ZcT3cSmz-h6.pn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