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un
2025-07-04T02:13:09+00:00
又是为什么跌下来了,我想以史为镜,科学炒股[s:ac:羞]
1.白酒能消毒;2.出不了门只能在家小酌两杯;3.失业了借酒消愁[s:ac:晕]
[s:ac:哭笑] 要我说就是马云在支付宝开卖基金全锅。。这骚操作带来了天量的韭菜,当时基金的增量资金大到令人害怕。
基金牛嘛,它们都是基金重仓,因为有赚钱效应,不停新发基金接盘,什么三年封闭期之类的大家还踊跃购买,最后套了一大批人,基金人均腰斩起步[s:ac:茶]
21年嘛?当时疫情期间大放水(中美都是),然后全民炒基金造神,葛兰张坤蔡总是当时代表人物,具体手法就是同一个基金公司发布多个基金,后发的基金给公司明星基金的重仓股抬轿,左脚踩右脚
造就了当时各路x茅,茅台,眼茅爱尔眼科,光伏茅宁德/阳光/隆基,药茅药明,还有杂七杂八的茅一堆,当时大家都说任何消息都要喝两杯利好茅台,机构抱团恐怖如斯
后面基金发行政策收紧(主要是新基金卖不出了,基民不买单+老鼠仓暴雷),加上外部美联储加息周期,房地产下行周期等因素,开始一路阴跌到去年
大概就是这样,这是张坤的明星基金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7/09/jmQ1ae-2xwgK2rT1kShs-129.jpg[/img]
那个时候还在上大学 我记得大多数同学都在买基金
而且都是白酒医药这些 一开始都是人人巴菲特 躺着赚钱 后来嘛 你懂的 又舍不得割肉 全都被套死了
年轻的第一次买基好多都赶上那时候了
存款搬家的威力。当时的存款经由支付宝搬到了各大公募基金里,公募基金无限子弹。
那现在存款利率下降的情况下,势必又有一波被动的存款搬家增量。有说法是目前进保险理财的多,险资则疯狂买银行。
基金无脑抱团,我大学同学那种拉群
当时两个事情我记得特别深,一个是茅台研报的 “三万亿从头越,长坡厚雪春风来”的标题,现在这个已经完全是梗了;另一个是宁德时代估值估到2060年
你想连卖方都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提示风险了,可见当时有多狂热
身边有不少同事,前几年通过支付宝等互联网渠道跟风买基金被套的。
本质不就是只要有人一直买买买,就能一直拉高
基金卖的越多拿的越多,至于基金亏又不影响他们收入
支付宝开卖基金并首推白酒医疗
大量原本在余额宝里的零散资金冲入白酒医疗基金
基金大量买入白酒医疗冲高股票价格
高股票价格推高基金净值使得收益率非常好看
更多“理财新人”通过支付宝平台购买基金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总而言之就是,增量资金往哪里跑,哪里就会变成白马长牛
我当时也是其中一员,15~19年白酒板块的走势对新人真的很有吸引力
Reply to [pid=831123534,44563550,1]Reply[/pid] Post by [uid=66547228]巡逻兵格鲁[/uid] (2025-07-09 10:16)
就硬炒吗,  我以为白酒是因为当时地好卖, 相关团体有钱消费这些, 医疗是因为新冠,大家重视医疗 所以才涨的
基金抱团,你去看看仅招商白酒一只基最高就达到啥样的规模了
医疗很好理解吧,疫情。白酒估计是60,70出生那波人炒起来的吧。
沪深300牛,不止白酒医药,什么海天味业顺丰中免那时候股价高的离谱,权重牛[s:ac:哭笑]
Reply to [pid=831125338,44563550,1]Reply[/pid] Post by [uid=66726390]L林荫[/uid] (2025-07-09 10:27)有这一部分原因,更多的还是21年经济增速神话还没有破灭,白酒实际上还是有消费端的,你把茅台带入近期的labubu就能搞懂了,飞天你只要原价买到就能翻倍卖出,茅台完全就是印钞机,再加上茅台本身毛利能达到99%,比labubu还离谱,后来白酒下来主要原因是在电商平台上批量卖酒导致的经销商崩盘,经销商买茅台是需要配货制度的,实际成本比1499实际上要高一些,再加上茅台把出厂价从700多干到900多,进一步压榨经销商利润,导致无人接盘,就像现在的楼市一样,茅台股价就下来了。
医药主要还是资金堆出来的,基金抱团不讲道理。
你不要只看白酒和医药,当时叫茅指数,大白马合集,你身边能叫的上来的品牌当年涨的都非常离谱了,基金抱团就是从那之后的最优解,后面宁指数,以宁德时代为首,光伏,电车,电池一系列票也被基金抱团过,今年上半年的应该就是新零售,以泡泡玛特为首,年轻人的消费板块涨了快一年了吧,基金一直在抱团,找到好的票是真的能赚到钱,比如近几个月的新易盛,cpo也走了有两三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