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灭太阳说明了一个本质的问题

Ellala_zz-avatar

Ellala_zz

2021-06-04T02:26:33+00:00

没有基本科学常识的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喜欢用自己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经验,来类比宏观尺度或者微观尺度的世界规律。
Bambang-avatar

Bambang

本质问题是中国义务教育漏网之鱼有点多。
WhackJob-avatar

WhackJob

更多的都是一击脱离 其实就是骗回复的
♕𝓣𝓱𝓮 𝓟𝓸𝓮𝓽♕-avatar

♕𝓣𝓱𝓮 𝓟𝓸𝓮𝓽♕

对对对,就是故意发表沙雕言论,来勾起广大网友的优越感,从而骗回复好完成绩效!
SappyPapa-avatar

SappyPapa

我还幻想过一个巨人用手握住地球呢……[s:ac:呆]
MidnightVibx-avatar

MidnightVibx

流量啊,没有流量怎么办。版主最喜欢这种人了
THEORIGINOFBOB-avatar

THEORIGINOFBOB

我就想知道如果有一个质量和太阳一样的氧气团,能否在因为引力收缩的过程中发生聚变,如果不能要多大的质量才能。

氧发生聚变的条件比氢苛刻得多,不说太阳到氦那个阶段就结束了,能到氧那个阶段的恒星也要靠之间的阶段积累的热量才可能实现后续的聚变。

解决上面的问题时候再考虑在原始氢气团中混入大量氧气会对恒星的形成产生什么影响。
ribbet-avatar

ribbet

其实好多就只是发表个争议言论骗流量罢了[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LostTrap-avatar

LostTrap

我也一直奇怪到底有没有流量号这种东西

因为泥潭隔三差五就有人来发这种明显是错的沙雕话题[s:ac:哭笑]
Mysticz-avatar

Mysticz

[quote][pid=522326762,27085532,1]Reply[/pid] Post by [uid=4930633]m58a[/uid] (2021-06-07 10:48):
我也一直奇怪到底有没有流量号这种东西
因为泥潭隔三差五就有人来发这种明显是错的沙雕话题[s:ac:哭笑][/quote]有,很多。多是几十到几百贴的小号。大部分看标题就知道是流量号机器人发的。
temo-avatar

temo

[quote][pid=522325358,27085532,1]Reply[/pid] Post by [uid=62736635]有备而来的年轻人[/uid] (2021-06-07 10:44):

我就想知道如果有一个质量和太阳一样的氧气团,能否在因为引力收缩的过程中发生聚变,如果不能要多大的质量才能。

氧发生聚变的条件比氢苛刻得多,不说太阳到氦那个阶段就结束了,能到氧那个阶段的恒星也要靠之间的阶段积累的热量才可能实现后续的聚变。

解决上面的问题时候再考虑在原始氢气团中混入大量氧气会对恒星的形成产生什么影响。[/quote]如果恒星足够大,让中心的温度达到15-26亿度以上,密度达到260-670万吨/立方米的时候,知乎上的答案
THEORIGINOFBOB-avatar

THEORIGINOFBOB

Reply to [pid=522333736,27085532,1]Reply[/pid] Post by [uid=1379881]御风ing[/uid] (2021-06-07 11:07)
然而太阳中心的温度只有你说的这个数字的百分之一不到,密度只有万分之一不到,维持氢的聚变也只是刚刚好。氧在这种环境下不仅不可能发生聚变,还会阻碍氢发生聚变。
浇水如果浇在内核上肯定能让聚变慢甚至停止,太阳会向心收缩,收缩了以后是先因为库仑力达到达到稳定还是聚变先重开就不知道了。
我对在氢气中掺入不会发生聚变的杂质后聚变的条件会怎么变化这块不太了解,但条件会变得更苛刻是肯定的。
总之说水不能浇灭太阳有点草率了。
temo-avatar

temo

[quote][pid=522355911,27085532,1]Reply[/pid] Post by [uid=62736635]有备而来的年轻人[/uid] (2021-06-07 12:12):

然而太阳中心的温度只有你说的这个数字的百分之一不到,密度只有万分之一不到,维持氢的聚变也只是刚刚好。氧在这种环境下不仅不可能发生聚变,还会阻碍氢发生聚变。
浇水如果浇在内核上肯定能让聚变慢甚至停止,太阳会向心收缩,收缩了以后是先因为库仑力达到达到稳定还是聚变先重开就不知道了。
我对在氢气中掺入不会发生聚变的杂质后聚变的条件会怎么变化这块不太了解,但条件会变得更苛刻是肯定的。
总之说水不能浇灭太阳有点草率了。[/quote]诶,不知道这样想对不对啊,掺入了杂质之后,假设太阳的体积不变,就单纯是密度更大了,撞击在氧上不反应直接反弹,但是因为密度更大,撞击在氢上的概率更大了,放热速度变得更快了。会不会这样。
THEORIGINOFBOB-avatar

THEORIGINOFBOB

Reply to [pid=522383506,27085532,1]Reply[/pid] Post by [uid=1379881]御风ing[/uid] (2021-06-07 13:47)
掺入氧(水)之后会怎么样人造太阳就能试出来,可能掺一点点聚变就停止。
恒星的情况就更有意思了,如果是氧聚集在核心位置氢在外围,太阳说不定直接变成褐矮星了。
temo-avatar

temo

[quote][pid=522401121,27085532,1]Reply[/pid] Post by [uid=62736635]有备而来的年轻人[/uid] (2021-06-07 14:51):

掺入氧(水)之后会怎么样人造太阳就能试出来,可能掺一点点聚变就停止。
恒星的情况就更有意思了,如果是氧聚集在核心位置氢在外围,太阳说不定直接变成褐矮星了。[/quote]人造太阳有什么意思,核电站的中子减速剂直接用纯水呢。要就直接弄大家伙,比如说兜头一盆水泼在太阳表面会怎么样,也就是一大团纯水组成的天体和太阳发生撞击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