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鱼腹部那一部分肉,只有几根长刺肉还特别嫩,背部的肉一团乱刺都没法下嘴[s:ac:怒]
在大海里大风大浪 肌肉更结实 进化了 就不需要那些小绒刺保持身体结实稳定了
没有人工选育的结果。
找一种好吃的鱼雷,人工繁育成无骨品种,然后肯定能大卖特卖。
首先,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说淡水鱼刺比海鱼多,只不过说平时我们吃的河鱼,都是比较低级的鱼类,而平时捕捉到的海鱼都是比较高级的。这是因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骨骼数目减少,骨刺少的鱼在进化序列上是比较高级的,如鲈鱼,比目鱼等。反之,则骨刺数目较多,如白鲢光头骨就有387块,凤尾鱼的骨刺数目也不少。 河鱼也有骨刺少的,譬如淡水鲳、鳜鱼、鲈鱼等。一钓鱼爱好都的结论是无论是江河湖海:越是没有攻击能力、或是容易受到攻击的鱼类,大都多刺;有些弱小浮鱼连肌肉里面都布满乱刺。这大概是它们自我保护的演化成果,一是让攻击者知道我刺多、不好吃,二是生存环境恶劣,需要骨骼细腻的灵活身躯来逃避灾祸。而凶猛鱼类如海里的鲨鱼、虎鲸,江河里的黑鱼,鲇鱼等除了主干骨骼就没有乱刺。当然,这和动物进化等级高低有关,越高级骨骼就减少而合理集中(无脊椎低等生物除外) 。
[quote][pid=531348534,27555034,1]Reply[/pid] Post by [uid=9632585]增田有華[/uid] (2021-07-10 22:39):
首先,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说淡水鱼刺比海鱼多,只不过说平时我们吃的河鱼,都是比较低级的鱼类,而平时捕捉到的海鱼都是比较高级的。这是因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骨骼数目减少,骨刺少的鱼在进化序列上是比较高级的,如鲈鱼,比目鱼等。反之,则骨刺数目较多,如白鲢光头骨就有387块,凤尾鱼的骨刺数目也不少。 河鱼也有骨刺少的,譬如淡水鲳、鳜鱼、鲈鱼等。一钓鱼爱好都的结论是无论是江河湖海:越是没有攻击能力、或是容易受到攻击的鱼类,大都多刺;有些弱小浮鱼连肌肉里面都布满乱刺。这大概是它们自我保护的演化成果,一是让攻击者知[/quote]蚯蚓点了个赞。。。[s:ac:goodjob]
乌龟点了踩
[quote][pid=531348056,27555034,1]Reply[/pid] Post by [uid=38147034]AZinit[/uid] (2021-07-10 22:37):
没有人工选育的结果。
找一种好吃的鱼雷,人工繁育成无骨品种,然后肯定能大卖特卖。[/quote]无骨鱼雷[s:ac:羞]
[quote][pid=531348534,27555034,1]Reply[/pid] Post by [uid=9632585]增田有華[/uid] (2021-07-10 22:39):
首先,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说淡水鱼刺比海鱼多,只不过说平时我们吃的河鱼,都是比较低级的鱼类,而平时捕捉到的海鱼都是比较高级的。这是因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骨骼数目减少,骨刺少的鱼在进化序列上是比较高级的,如鲈鱼,比目鱼等。反之,则骨刺数目较多,如白鲢光头骨就有387块,凤尾鱼的骨刺数目也不少。 河鱼也有骨刺少的,譬如淡水鲳、鳜鱼、鲈鱼等。一钓鱼爱好都的结论是无论是江河湖海:越是没有攻击能力、或是容易受到攻击的鱼类,大都多刺;有些弱小浮鱼连肌肉里面都布满乱刺。这大概是它们自我保护的演化成果,一是让攻击者知[/quote]翘嘴点了个踩
[quote][pid=531348056,27555034,1]Reply[/pid] Post by [uid=38147034]AZinit[/uid] (2021-07-10 22:37):
没有人工选育的结果。
找一种好吃的鱼雷,人工繁育成无骨品种,然后肯定能大卖特卖。[/quote]利好军工[s:ac:偷笑]
[quote][pid=531348534,27555034,1]Reply[/pid] Post by [uid=9632585]增田有華[/uid] (2021-07-10 22:39):
首先,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说淡水鱼刺比海鱼多,只不过说平时我们吃的河鱼,都是比较低级的鱼类,而平时捕捉到的海鱼都是比较高级的。这是因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骨骼数目减少,骨刺少的鱼在进化序列上是比较高级的,如鲈鱼,比目鱼等。反之,则骨刺数目较多,如白鲢光头骨就有387块,凤尾鱼的骨刺数目也不少。 河鱼也有骨刺少的,譬如淡水鲳、鳜鱼、鲈鱼等。一钓鱼爱好都的结论是无论是江河湖海:越是没有攻击能力、或是容易受到攻击的鱼类,大都多刺;有些弱小浮鱼连肌肉里面都布满乱刺。这大概是它们自我保护的演化成果,一是让攻击者知[/quote]虎鲸是什么鬼…这玩意哺乳动物进来凑什么热闹
[quote][pid=531348056,27555034,1]Reply[/pid] Post by [uid=38147034]AZinit[/uid] (2021-07-10 22:37):
没有人工选育的结果。
找一种好吃的鱼雷,人工繁育成无骨品种,然后肯定能大卖特卖。[/quote]现在的鱼就已经比十几年前的刺少多了,就说鲫鱼在我们小时候都没人看得上,大多数都是白送的,人家拿去也只是做汤料,因为这玩意刺实在太多太密,除了主要骨架之外,还有很多我们那叫瓤刺的东西,就是普通的刺上再开出的分叉,以至于肉根本没法吃
但现在的鲫鱼……刺已经少到比小时候的草鱼都还少了,一口下去都是肉
虽然泥潭一堆人天天瞧不起知乎,但这种专业性强的理工科科学问题,还是得上知乎问问 答案比较精准
刺多刺少,咸水淡水不能一概而论,
吃过刺最多的鱼应该是黄棘鱼,
(学名不知道,我们这边叫黄棘,刺特别多,一般只能油炸过,蘸醋吃,非常容易卡牙[s:ac:擦汗])
刺多不多,我猜:和环境进化有关,
淡水鱼在陆地上,一般容易遇到洪水,仅仅是主脊椎的骨骼在洪水的冲击下,不容易保持肉体完整,
像鲤鱼类这种,刺越多,越容易在各种激流中保护自己的身体。
海里的鱼受到海浪、台风等极端气候影响,大多数可以游到深海躲避。
相对而言,不需要这么多的刺,更需要体型和肌肉让自己游得更快。
其实很简单,因为鲤科。
中国传统食用鱼鲤科居多,四大头目青草鲢鳙、鲫鱼鲤鱼鳊鱼等等都是鲤科的,基本上在口味、繁殖速度、饲养难易度上是综合最佳选择,但是别的都好,就是刺多。。[s:a2:大哭]
淡水鱼也有很多刺不多的,但是上餐桌的少,你也就觉得淡水鱼刺都很多了。。
(不过和海鱼比起来似乎还是多一些,但是没你体会到的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