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シ
2025-08-09T13:19:56+00:00
好久没和各位一起看书了,今天来一本。
最近两年NPD,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个词经常听得到,今天就读这本《自恋也疯狂》。说明一下本人不卖书,想买书的别找我,只是分享读书体会。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7n41ZhT3cSjc-sg.jpg[/img]
这本书还把极端自恋者分了十个小类,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自恋就是自以为是,其实不然,这种只是本书中的其中一种。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lf00ZdT3cSjc-sg.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g7kzZdT3cSjc-sg.jpg[/img]
今天我们来看看第四章的如何与自恋父母打交道章节。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ey2dZcT3cSsg-dv.jpg[/img]
果然还是欧美作者没那么多东亚文化人的思想包袱,开篇就说极端自恋的父母是不会寻求心理治疗,也不会寻求改变,为了不再受到伤害,最好就是远离他们,一点事先的免责声明都不打。但作者也不是不知道这很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9vimK2gT3cSsg-7t.jpg[/img]
孩子天然就会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当孩子发现父母对自己不好的时候,他会在很多年里使劲浑身解数的去获得父母的爱,这个过程会让他遍体鳞伤。“放弃”父母更是大逆不道,相比欧美人,我们更会多过一遍文化上的道德上的关卡,承认极端自恋的父母不爱自己就更让人难以接受了,是的,承认现实有时候就是这么难,有时候你多受那么多的伤,就是对不承认现实的挣扎。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5ba3K1pT3cSul-4q.jpg[/img]
可能跑路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太极端了,也许你的父母的自恋也没有自恋到那种程度,那么这个时候作者也提了一个相对缓和的方案,叫做设置边界。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5o9aZcT3cSsg-ch.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hn4nZeT3cSsg-d2.jpg[/img]
你把极端自恋父母限定在你的某种关系范围内,不再让他们进入你其他的生活范围里。当然他们会攻击你的边界,如果你实在守不住,作者表示你就只有跑路这一条道了。作者在这里再次表示,某一天你接受父母的不爱,你会承受巨大的悲伤,但好处是,你将再也不会有如慢性自杀般的内耗。
最后这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不要和极端自恋父母缠斗。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5fizZhT3cSsg-jj.jpg[/img]
这段意思是,比如你和你父母对教育孩子有冲突,然后你为了证明你是对的,你使劲倒腾你孩子,让你孩子变成你想的那样。这就成了你爹妈倒腾你,你倒腾你孩子,这就成了所谓的代际传承了。虽然你在做反抗,但你变成了你父母那般倒腾孩子的人了,你和他们一样了。这就是所谓“我们最后总会变成我们最讨厌的人”的原因,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不参与战争是最好的,因为那本就不是你的战争,只要你参与战争,你就是在变成他们。或者换个想法,你为什么要参与战争,如果你想的是“他们那样子是不对的,他们为什么不能变成我想要的那个样子。”这和父母给你说“你为什么不能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在自恋水平上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或者你参加战争想要的是“你们牛逼哄哄的这么多年,最后还不是被我收拾了,哈哈哈哈。”那你自恋水平不比你父母低。他们的人生如何走,他们自己负责就可以了。
好了,就到这里了,下次见。
最近两年NPD,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个词经常听得到,今天就读这本《自恋也疯狂》。说明一下本人不卖书,想买书的别找我,只是分享读书体会。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7n41ZhT3cSjc-sg.jpg[/img]
这本书还把极端自恋者分了十个小类,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自恋就是自以为是,其实不然,这种只是本书中的其中一种。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lf00ZdT3cSjc-sg.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g7kzZdT3cSjc-sg.jpg[/img]
今天我们来看看第四章的如何与自恋父母打交道章节。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ey2dZcT3cSsg-dv.jpg[/img]
果然还是欧美作者没那么多东亚文化人的思想包袱,开篇就说极端自恋的父母是不会寻求心理治疗,也不会寻求改变,为了不再受到伤害,最好就是远离他们,一点事先的免责声明都不打。但作者也不是不知道这很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9vimK2gT3cSsg-7t.jpg[/img]
孩子天然就会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当孩子发现父母对自己不好的时候,他会在很多年里使劲浑身解数的去获得父母的爱,这个过程会让他遍体鳞伤。“放弃”父母更是大逆不道,相比欧美人,我们更会多过一遍文化上的道德上的关卡,承认极端自恋的父母不爱自己就更让人难以接受了,是的,承认现实有时候就是这么难,有时候你多受那么多的伤,就是对不承认现实的挣扎。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5ba3K1pT3cSul-4q.jpg[/img]
可能跑路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太极端了,也许你的父母的自恋也没有自恋到那种程度,那么这个时候作者也提了一个相对缓和的方案,叫做设置边界。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5o9aZcT3cSsg-ch.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hn4nZeT3cSsg-d2.jpg[/img]
你把极端自恋父母限定在你的某种关系范围内,不再让他们进入你其他的生活范围里。当然他们会攻击你的边界,如果你实在守不住,作者表示你就只有跑路这一条道了。作者在这里再次表示,某一天你接受父母的不爱,你会承受巨大的悲伤,但好处是,你将再也不会有如慢性自杀般的内耗。
最后这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不要和极端自恋父母缠斗。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3/-4qiozQ1ah-5fizZhT3cSsg-jj.jpg[/img]
这段意思是,比如你和你父母对教育孩子有冲突,然后你为了证明你是对的,你使劲倒腾你孩子,让你孩子变成你想的那样。这就成了你爹妈倒腾你,你倒腾你孩子,这就成了所谓的代际传承了。虽然你在做反抗,但你变成了你父母那般倒腾孩子的人了,你和他们一样了。这就是所谓“我们最后总会变成我们最讨厌的人”的原因,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不参与战争是最好的,因为那本就不是你的战争,只要你参与战争,你就是在变成他们。或者换个想法,你为什么要参与战争,如果你想的是“他们那样子是不对的,他们为什么不能变成我想要的那个样子。”这和父母给你说“你为什么不能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在自恋水平上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或者你参加战争想要的是“你们牛逼哄哄的这么多年,最后还不是被我收拾了,哈哈哈哈。”那你自恋水平不比你父母低。他们的人生如何走,他们自己负责就可以了。
好了,就到这里了,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