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ae
2021-08-02T23:37:53+00:00
1. 肖若腾单杠打分、桥本跳马打分,按照现行规则,有没有问题?
[url]http://www.fig-gymnastics.com//publicdir/rules/files/mag/CoP_MAG_2017-2020_ICI-e.pdf[/url]
根据现行规则,肖若腾没有向裁判示意扣0.3分,桥本跳马落地跨一大步扣0.3分,单脚出界扣0.1分。这些扣分都符合现行规则。
2. 肖若腾本该再扣0.6分,没扣是运气好?
这属于对规则的部分误读,但也不能说完全错误。
首先说着装规范是否能再扣0.3分。Article 2.3着装规定部分只明确禁止黑色、深色、绿色等拖鞋。穿着白色拖鞋上台几秒钟,属于灰色地带,没有明确规定。
其次说返回赛场(remounting the podium)是否能再扣0.3分。podium是指高于台面一米左右的、以布置的体操器械为中心的赛台。Article 2.3的体操运动员义务部分,说明了这一规则的理由,是为了原则上避免上一位选手不下台、或者完成了比赛又想上去再做动作,影响或拖延下一位比赛选手的比赛。肖若腾在赛台边缘、极其远离比赛器械的地带,尝试弥补自己没有向裁判致意的错误。一方面,这是一个高风险行为,可以看出运动员失误没有致意之后的沮丧心情;另一方面,肖并没有影响下一位比赛选手(二者甚至没有眼神交流),我认为不扣分和扣分都有各自的理由。我倾向于不扣,但是这一点如果扣分,是无法反驳的。
总结起来:a) 如果严格按照字面意义落实,肖若腾最多可以再额外扣0.3分,而非0.6分;b) 但是考虑到规则已经说明的原则精神和发生的情形相去甚远,不扣这0.3分的可能性比较大; c) 肖尝试弥补致意的行为是少见而高风险的,涉及到规则制定之时没有考虑完整的情形。
3. 观众到底想质疑什么?
首先我想澄清一个基本事实:体操并不是一个大众项目。美国体操队以2019-2020为例,接受美国奥委会的直接拨款高达1500万美元,占据2600万美元总收入的最大一项。广告、赞助和比赛活动收入,在不错的年份也就占据两三成。大多数观众是四年一次的奥运观众,这一点大多数国家都是如此。
观众看到体操规则的迅速变化,感到迷惑,是非常正常的。为什么落地时单脚完全出界、跟仅仅单脚踩线,扣同样的0.1分?为什么向裁判致意能够占据高达0.3分,跟落地后迈一大步同等分量?
这些质疑本都是观众正常的反应。有的人想把这样的正常质疑转进为对于我国运动员和观众的人身攻击,还是免了吧,大多数人都是四年一次的观众,谁难为谁呢。
4. 最后,如何看待规则。
我认为,规则是一个永远在动态完善过程之中的。跟法律一样,不存在一个业已完美的法律、规则制度。任何制度的改进,都发生自对于当下制度不合理之处的质疑。观众的质疑是应当被认可和鼓励的。
另一方面,也和改进法律的原则一样:当规则的完善成为事实之前,原有的(即使是存在漏洞的)现行法律或规则,必须得到完全的尊重和执行。否则,任何对于法律、规则的修改都将失去意义——新的规则也不会被尊重的话,改进又有何意义?
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的男子体操全能决赛比赛中,肖若腾就是输了。你可以抱怨评分规则的不合理之处,但是在当下,祝贺他的银牌确实是唯一能做的事了——众所周知,奥运会中,金牌和铜牌才是快乐的,银牌总是带着那么点苦涩。
[url]http://www.fig-gymnastics.com//publicdir/rules/files/mag/CoP_MAG_2017-2020_ICI-e.pdf[/url]
根据现行规则,肖若腾没有向裁判示意扣0.3分,桥本跳马落地跨一大步扣0.3分,单脚出界扣0.1分。这些扣分都符合现行规则。
2. 肖若腾本该再扣0.6分,没扣是运气好?
这属于对规则的部分误读,但也不能说完全错误。
首先说着装规范是否能再扣0.3分。Article 2.3着装规定部分只明确禁止黑色、深色、绿色等拖鞋。穿着白色拖鞋上台几秒钟,属于灰色地带,没有明确规定。
其次说返回赛场(remounting the podium)是否能再扣0.3分。podium是指高于台面一米左右的、以布置的体操器械为中心的赛台。Article 2.3的体操运动员义务部分,说明了这一规则的理由,是为了原则上避免上一位选手不下台、或者完成了比赛又想上去再做动作,影响或拖延下一位比赛选手的比赛。肖若腾在赛台边缘、极其远离比赛器械的地带,尝试弥补自己没有向裁判致意的错误。一方面,这是一个高风险行为,可以看出运动员失误没有致意之后的沮丧心情;另一方面,肖并没有影响下一位比赛选手(二者甚至没有眼神交流),我认为不扣分和扣分都有各自的理由。我倾向于不扣,但是这一点如果扣分,是无法反驳的。
总结起来:a) 如果严格按照字面意义落实,肖若腾最多可以再额外扣0.3分,而非0.6分;b) 但是考虑到规则已经说明的原则精神和发生的情形相去甚远,不扣这0.3分的可能性比较大; c) 肖尝试弥补致意的行为是少见而高风险的,涉及到规则制定之时没有考虑完整的情形。
3. 观众到底想质疑什么?
首先我想澄清一个基本事实:体操并不是一个大众项目。美国体操队以2019-2020为例,接受美国奥委会的直接拨款高达1500万美元,占据2600万美元总收入的最大一项。广告、赞助和比赛活动收入,在不错的年份也就占据两三成。大多数观众是四年一次的奥运观众,这一点大多数国家都是如此。
观众看到体操规则的迅速变化,感到迷惑,是非常正常的。为什么落地时单脚完全出界、跟仅仅单脚踩线,扣同样的0.1分?为什么向裁判致意能够占据高达0.3分,跟落地后迈一大步同等分量?
这些质疑本都是观众正常的反应。有的人想把这样的正常质疑转进为对于我国运动员和观众的人身攻击,还是免了吧,大多数人都是四年一次的观众,谁难为谁呢。
4. 最后,如何看待规则。
我认为,规则是一个永远在动态完善过程之中的。跟法律一样,不存在一个业已完美的法律、规则制度。任何制度的改进,都发生自对于当下制度不合理之处的质疑。观众的质疑是应当被认可和鼓励的。
另一方面,也和改进法律的原则一样:当规则的完善成为事实之前,原有的(即使是存在漏洞的)现行法律或规则,必须得到完全的尊重和执行。否则,任何对于法律、规则的修改都将失去意义——新的规则也不会被尊重的话,改进又有何意义?
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的男子体操全能决赛比赛中,肖若腾就是输了。你可以抱怨评分规则的不合理之处,但是在当下,祝贺他的银牌确实是唯一能做的事了——众所周知,奥运会中,金牌和铜牌才是快乐的,银牌总是带着那么点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