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BIM,感觉鸿蒙系统的理念和BIM很相像

m41k-avatar

m41k

2021-05-25T16:44:14+00:00

以Autodesk的Revit为代表,其实最重要的逻辑就是“中心化”,而且是“强中心”或者说“唯一中心”

建筑工程业的BIM,和传统2D制图比起来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再是一张一张没有关联的图纸,而是在最底层建立了一个3D模型作为唯一中心,所有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截面图或者其它的附加功能都基于这个3D模型之上
我的所有操作,无论是直接去动这个3D模型,还是在图纸上操作也好,本质都是从不同的视角在操作这个3D模型
所有操作都直接作用于3D模型,对3D模型的操作又会实时反馈到所有图纸上,非常地方便,不用再一张图纸一张图纸去改了

而鸿蒙系统也是如此逻辑,建立以“鸿蒙OS”为中心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的任何硬件都是“鸿蒙OS”的一种使用方式
不是“鸿蒙OS”服务于单个硬件,而是单个硬件服务于“鸿蒙OS”,然后再由“鸿蒙OS”响应用户的需求
我认为这是非常进步的一个模式,其它很多大厂商也在朝这个方向做(其实也就apple和google两家,第三方小杂鱼就不提了),但是目前进度最快的应该还是鸿蒙。这应该也是被逼出来的,在硬件断供导致失去竞争力的当下,要在系统上和两家老牌巨头争一下的话,只能靠理念和功能的先进性了

现在Autodesk已经进化到非常便利于多人团队协作的BIM Cloud阶段了
从这个趋势看来,大方向已经固定了,云上鸿蒙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快进到用户直接在鸿蒙服务器建立个人订制空间,直接关联所有个人硬件
这同样也是apple和google的目标,而且两家都已经在路上了,就看谁最先拿出成熟的终极整合方案,而不是现在这样零零碎碎的通过平台账号进行同步的仅局限于软件的单个功能
just AJ-avatar

just AJ

5G时代的万物互联,以前一直想不到会是什么样子的,今天看了发布会的鸿蒙演示,有点儿万物互联的雏形了,这方面的进步相较于传统的电子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的PC,Android,iOS,企业机器设备的系统等等)非常大,我相信未来这一系统模式会逐渐被企业设备采用,能做成功,华为就是我国未来相当大范围内基础设施的标准制定者,风险也是非常大的,毕竟是第一个吃瓜的企业,后来者能够参考借鉴,规避失败的地方,而华为只能摸索。
DrPhysicist-avatar

DrPhysicist

等华为做到了,再来说有这个理念,而不是八字没一撇就开始自我幻想。
AutoCAD是真有revit这个实物才能做到这个理念,而不是弄个CAD小插件就开始说自己马上能同步万物。
m41k-avatar

m41k

[quote][pid=521215564,27026928,1]Reply[/pid] Post by [uid=17062586]smallte[/uid] (2021-06-03 01:00):

5G时代的万物互联,以前一直想不到会是什么样子的,今天看了发布会的鸿蒙演示,有点儿万物互联的雏形了,这方面的进步相较于传统的电子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的PC,Android,iOS,企业机器设备的系统等等)非常大,我相信未来这一系统模式会逐渐被企业设备采用,能做成功,华为就是我国未来相当大范围内基础设施的标准制定者,风险也是非常大的,毕竟是第一个吃瓜的企业,后来者能够参考借鉴,规避失败的地方,而华为只能摸索。[/quote]我认为这个系统,从理念上是必不可能失败的,因为这个理念已经被其他行业的先发产品证明了先进性和成功性

而且不提跨领域的事情,就算在本领域,这个大方向也是清晰可见的

如果这都能玩儿砸,那只能是技术层面的失败或者运营层面的失败
nates-avatar

nates

苹果的设备互联是传内容,华为是传屏幕,方向还是不一样的。google感觉摸了好几年鱼了,一个material design搞好几年,出了好几版,有点windows10更新这么多年还没把ui做好带感觉。
Buringmoon-avatar

Buringmoon

[quote][pid=521215984,27026928,1]Reply[/pid] Post by [uid=62136460]LaGringa[/uid] (2021-06-03 01:03):

等华为做到了,再来说有这个理念,而不是八字没一撇就开始自我幻想。
AutoCAD是真有revit这个实物才能做到这个理念,而不是弄个CAD小插件就开始说自己马上能同步万物。[/quote]别闹,bim还就是个acad插件发家。
CzarnyTryzub-avatar

CzarnyTryzub

[quote]快进到用户直接在鸿蒙服务器建立个人订制空间,直接关联所有个人硬件
这同样也是apple和google的目标,而且两家都已经在路上了,就看谁最先拿出成熟的终极整合方案,而不是现在这样零零碎碎的通过平台账号进行同步的仅局限于软件的单个功能[/quote]你说的这些是云桌面类似的东西,早就有了不是啥新鲜玩意儿了。跟鸿蒙作为操作系统层面来讲完完全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f51be7.png[/img][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f51be7.png[/img]。
just AJ-avatar

just AJ

Reply to [pid=521216309,27026928,1]Reply[/pid] Post by [uid=43023785]zjx115712[/uid] (2021-06-03 01:06)理念具有先进性,先行者有先行者的优势,后发也有后发的好处,以华为的研发投入和运营,我相信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有一些竞争总归是好的,也有利于华为更好的发展,祝华为能够成功吧
kpavo-avatar

kpavo

emmmmm怎么说呢,BIMの应用成本和学习成本太高

应用落地的太少,标准极高的项目大公司才用的上

而且目前应用在土建和暖通的能用

应用在基层面层上还是很多问题的

软件还是不够完善,或者说插件功能没有补齐

我自己会(略懂)三个建模软件

方正建模自建没啥问题

但是曲面建模需要从其他软件倒的模型的话

是没有具体族库的信息的

重新填充编族相当麻烦

这个软件最大的优势其实是

三维模型修改后可以无缝调节平立剖,物料报价清单生成

这俩是真的香

但是对于质量和体量不够的小公司来说还是太理想化了

大公司用的项目都相当的少,目前最多做个试点
THEORIGINOFBOB-avatar

THEORIGINOFBOB

我曾在Autodesk的Revit团队码了好几年。Revit内部的数据模型是3D的,你在任何视图上的改动改的都是3D模型,会在其他视图上体现出来。而AutoCAD画出来的是一堆相互独立的二维视图,改其中一张影响不了别的。也就这么回事罢了,和手机OS好像没多大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