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新闻][地月系]新型可重复使用载人火箭确定2026年首飞,配合空间站扩建与载人登月任务。

albusacus-avatar

albusacus

2024-11-06T01:39:55+00:00

[定了,官宣长征十号甲2026年首飞,CBC构型长征十号将用于我国载人登月]
科技日报消息,本届珠海航展亮相的还有长征十号甲运载火箭模型。这是我国正在研制的一款直径5米级一子级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是在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基础上通过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形成的衍生构型,具有高可靠、高安全等特点。其全箭总长约67.4米(载人状态),以及66.4米(载货状态),起飞重量约750吨,起飞推力约892吨,一子级回收状态下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4.2吨,可满足新一代近地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等载人航天发射任务需求。该型火箭计划于2026年首飞。

长征十号基本型:



长征十号一级三机并联点火测试:



长征十号近地轨道空间站载人构型与载人登月构型:



长征十号一级回收方式:挂绳,优点就是节省了箭上重量

albusacus-avatar

albusacus

看错了……

图3是载人登月型的正面图和侧面图

飞船造型最终啥样我估计还要再改一改

之前那个新载人飞船也不是最终造型
D4HVON-avatar

D4HVON

这不比筷子好用多了?
MintyMof-avatar

MintyMof

过于科幻,希望早日成功。
dydreamr-avatar

dydreamr

这是921款?原先预定登月的长九没了?
ghostgod54-avatar

ghostgod54

26年首飞,到试验成功起码3年

30年之前够呛能看见实装
D R Ξ Λ M Ξ R-avatar

D R Ξ Λ M Ξ R

+ by [古华] (undefined)

这是921款?原先预定登月的长九没了?

长九很早之前就不被用作登月了,目前的长九暂时就是个代号,代表中国下一个时代的超级火箭的代号,设计方向也是近两年看到星舰的进步才逐渐相对稳定下来,基本确定是按照星舰的方向去走,实际的东西都还没开始做呢。主要是,中国航天对于火箭从来是以载荷,以任务为先,长九这种近地150t以上的超重型火箭即使造出来也没地方用,也就不会太着急定型和加紧研发。长十,也就是曾经的代号921,两三年前就被确定是载人登月的主力了,基本相当于中国加强版FH
mustachetronaut-avatar

mustachetronaut

这个方案更像是降落精度不足的一个弥补,但是容错率高很多啊。
感觉方案上看起来比spacex的要更可靠,spacex还是很牛逼的只是对着陆精度要求太高了,看起来没有什么安全冗余
bisly-avatar

bisly

这回收方式比老马那种全靠反推落地的要先进。

长10方案基本就是cn版猎鹰9和重型猎鹰9,已经有人帮试错了,没毛病。
niponpink-avatar

niponpink

挂绳,这词我估计会成为热门词。
dydreamr-avatar

dydreamr

+ by [死扶伤黄旭东] (undefined)

长九很早之前就不被用作登月了,目前的长九暂时就是个代号,代表中国下一个时代的超级火箭的代号,设计方向也是近两年看到星舰的进步才逐渐相对稳定下来,基本确定是按照星舰的方向去走,实际的东西都还没开始做呢。主要是,中国航天对于火箭从来是以载荷,以任务为先,长九这种近地150t以上的超重型火箭即使造出来也没地方用,也就不会太着急定型和加紧研发。长十,也就是曾经的代号921,两三年前就被确定是载人登月的主力了,基本相当于中国加强版FH
不是,921去月球才能打多少载荷啊,登月一颗能上去吗,就为了拿个登月名头有必要吗?还是说上面确定老美是假登月,准备抢第一步了
况且,原先不是规划2050年之前大力度开发地月经济圈吗,拿个921那点载荷能开发个啥,怎么可能不用长9这种超重型火箭
D R Ξ Λ M Ξ R-avatar

D R Ξ Λ M Ξ R

+ by [古华] (undefined)

不是,921去月球才能打多少载荷啊,登月一颗能上去吗,就为了拿个登月名头有必要吗?还是说上面确定老美是假登月,准备抢第一步了
况且,原先不是规划2050年之前大力度开发地月经济圈吗,拿个921那点载荷能开发个啥,怎么可能不用长9这种超重型火箭

为啥非要一发打上去啊,921的月球转移轨道运力至少25t,两发足够登月了。现在又不是阿波罗那个交会对接不算成熟的时代了,空间站已经玩成成熟技术了,直接月轨对接就完事了啊。921这个月轨运力基本相当于长五B的近地轨道运力了,要是有计划,直接送一个空间站舱段去月球都足够的,完成载人登月以及进一步探测肯定是足够的。至于更远的2050规划啥的,载人登月毕竟才是2030年的计划啊,后面还20年呢,不急啊
albusacus-avatar

albusacus

+ by [田里的挽风] (undefined)

这个方案更像是降落精度不足的一个弥补,但是容错率高很多啊。
感觉方案上看起来比spacex的要更可靠,spacex还是很牛逼的只是对着陆精度要求太高了,看起来没有什么安全冗余

降低了对箭上设备的要求
Kool-avatar

Kool

+ by [天闪闪宝宝贝贝] (undefined)

这不比筷子好用多了?

而且这玩意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可以海上回收哭笑
Kool-avatar

Kool

+ by [田里的挽风] (undefined)

这个方案更像是降落精度不足的一个弥补,但是容错率高很多啊。
感觉方案上看起来比spacex的要更可靠,spacex还是很牛逼的只是对着陆精度要求太高了,看起来没有什么安全冗余

不是弥补落地精度不足,而是提高安全冗余,实现更宽的安全回收容限
这玩意的实际应用场景是大载荷火箭的海上回收哭笑
nikki-avatar

nikki

汗没搞懂,这玩意的推力好像还不如长五?他能干的长五也能干。唯一的优点就是可回收?

感觉航天这些年里程碑式的进步也就长五,其他都是一些修修补补的改良版本亚型。如果说就采用分开发射在太空再组合去月球的方案,我觉得都不用开发什么长十,长5改吧改吧也不是不能干。
albusacus-avatar

albusacus

+ by [古华] (undefined)

不是,921去月球才能打多少载荷啊,登月一颗能上去吗,就为了拿个登月名头有必要吗?还是说上面确定老美是假登月,准备抢第一步了
况且,原先不是规划2050年之前大力度开发地月经济圈吗,拿个921那点载荷能开发个啥,怎么可能不用长9这种超重型火箭

说的比较明确了吧……
另外别921了,现在就叫长征十号,定完了已经

长十载人登月,长九后续开发建设。

你仔细思考一下,载人飞船与着陆器分开,其实比在一起登月更灵活。

未来我们还会有单级月面起降飞船,它只负责月面-月球轨道的飞行任务,你要是一发登月,到时候再重新开发一款只送载人飞船的火箭么,还是让3000吨规模的火箭只打30吨的载荷去月球……

载人飞船与登月器分开的任务形态,有利于未来二者各自升级,模块化组合。并且长十的开发风险低,成本也低。

我之前一直喷阿尔特密斯计划,一直也不是喷载人飞船与着月器两发登月的任务形态。喷的是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和着月器选型有问题。

对比一下阿尔特密斯计划,他们的载人飞船和着月器分别用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火箭,其中运载载人飞船的SLS火箭昂贵且一次性,设计之初虽然给SLS规划了很多任务构型,但是因为其本身昂贵的价格基本都只处于ppt状态,也就是说这款火箭未来大概率只能执行载人登月任务。而运载着月器去月球轨道的火箭则开发风险较大。

我的载人登月计划,载人飞船与着月器的运载火箭相同且成本较低,并且这款火箭具备多种实用构型,它的基本型号还能发射与载人登月飞船类似的飞船去近地轨道空间站执行人员和货物的上/下行任务。

也就是说,我们一型火箭一型飞船,未来可以扩展到从近地轨道空间站到载人登月这么大的任务范围。我感觉这个规划非常非常科学。

而长九给他规划的任务,则是月球基地建设,载人登火,GEO轨道太阳能发电站等。这些都不着急,所以长九的开发风险不影响我们未来空间站扩展建设与载人登月。
albusacus-avatar

albusacus

并且,我思考星舰,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星舰缺乏深空飞行能力。spacex的解决办法非常简单粗暴,不是燃料不够嘛,在轨补加燃料就完事了。如果只是飞到深空轨道,比如月球轨道并泊入,运力还是蛮强的,火箭公式简单一代就能算出来。如果不需要那么强的运力,补加个二百多吨,也就是两三次就够了。

如果是需要在类似月球这样没有大气,纯靠发动机减速的星球上,那么所需燃料就要多得多,比如去月球着陆就需要加五次。而如果需要他本身返回地球,则又需要再月面或者火星入轨后再加油,那么就意味着这些飞到月球或者火星的加油星舰本身都是需要在地球轨道加油后才能飞过去的

好在阿尔特密斯计划不需要航天员乘坐星舰返回地球,所以那枚星舰起飞后就可以扔在轨道不要了,毕竟不加油的话他也没有能力再次着陆月面了……

所以,这就是spacex要不断地强调星舰的高频发射能力和极低成本的最重要原因,利用星舰载人登火,如果真要搭乘星舰返回地球,粗略估算一个来回要四十多次星舰发射,慢了都不行哭笑

所以,我们也要搞这么复杂的载人任务和行星采用/载人返回任务么?我觉得千万别

好在,我感觉我们也确实没有如此规划。


之前我还想,应该是长九发射一个一百吨级的组件,分两次或三次在轨组装,形成一个二三百吨的核热动力的摆渡飞船,运行在地火或者地月轨道上。这样使用长征10号分别发射载人飞船和着陆飞船与其对接,就可以飞行到火星或者月球。

其实长九完全可以直接搞一个核热动力的轨道级,自身就利用核热发动机入轨,然后再利用货运飞船补充推进剂。这样一次发射就可以完成,也不需要在轨组装,轨道级本身的规模也足够大,采用核热动力的话不需要氧化剂,内部空间也比现在这种星舰的设计大很多。

这样轨道级自身就有能力执行GEO轨道建设任务,不需要再用三级结构的长九发射组件了,完全可以使用长征十号货运型发射个70吨的建筑组件上近地轨道,长九核热轨道级在近地轨道装载材料,自行飞往GEO轨道进行建设。

1000s比冲的发动机,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albusacus-avatar

albusacus

组合动力用于航班化低成本天地往返

核热动力用于大型飞船深空飞行

太阳帆用于小型探测器深空飞行

并且,神州19成组里的王浩泽,就是研究核热动力方向的科学应用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