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lphaMoon
2022-07-08T13:20:44+00:00
心流效应
昨天读到了一个“心流效应”,讲的是当你全身心沉浸一项活动,不被外界打扰,忘记时间的流逝的状态。我往往会在打羽毛球,或者打游戏时进入这种状态(看书偶尔也会)。在这种转态下我们理解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往往很强大,但问题是我们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为什么就进入不了这种状态呢?
这里就需要谈到压力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刚开始学攀岩,他在安全绳索的保护下攀爬一个不算陡峭的悬崖,因为安全保护很到位,他不会担心失误,所以一心想着攀岩,他很容易成功,于是他就喜欢上了这个运动。但如果让这个人刚学攀岩就在没有安全绳的保护下攀爬一座很陡峭的悬崖,首先他会觉得悬崖很难爬,在爬的过程中他感到很吃力,有没有安全保护,他很担心出现意外,这时他不小心一只脚失足,那么他现在心里压力可想而知,就很难集中注意力攀爬了。但是如果让一位攀爬高手再有绳索保护下攀爬那个不太陡峭的悬崖,他一定会觉得很无聊,一点挑战都没有,还不如在家里晒太阳。
可见一个事件的挑战性如果与我们的能力相符的话,我们就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了。可见学习并不是一件枯燥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合适的学习任务,就能快乐的学习。只有当我们通过上述平衡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学习才会变得真正有意义,我们才会获得坚持下去的动力。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内在动力,也是缘脑产生的愉悦情绪。
与内在动力相比,外在动力就没那么有用了,我们应该在中学阶段每次大考前,父母老师都会告诫我们如果这次没考好就罚你,,,考好了就奖励,,当然奖励越多就越诱人,但是事实证明压力越大往往越有效,因为对我们大脑来说避免痛苦才是最为迫切的需要(还记得寒暑假最后一天补作业吗??),与内在动力相比外在动力就对学习的效果没有长久的驱动了,一是因为内在动力的效果是持久不衰的,二是因为长时间是自己处在高压之下,会使我们学习思考的能力下降,无法注重效率。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经常会受到野兽的威胁,比如说以为祖先正在摘野果忽然,树林里跑出来一只剑齿虎,他肯定会吓得不知所措,就在他还没来得及进行理性思考前,身体就已经分泌了大量的肾上腺素,为他下一步是逃跑还是打斗做准备了。可是到了现代社会,我们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比如说专业考试,领导的批评,家庭责任,人际交往...根本数不清,我们的身体分不清那些是剑齿虎带来的压力,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会分泌肾上腺素,物极必反嘛,这种应激荷尔蒙会阻碍神经元之间的神经传递,某些负责思维活动的神经递质也会停止分泌,人体含有的肾上腺素水平越高,面对新的知识时,人的思维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会越低。
因此我们要学会释放压力,又是你满心斗志的盯着课本,一定要学完这一章,但总是学这个往那个,学习效率很低,不妨出去跑两圈再回来学(我本人深有体会?)
直接说减压的方法吧,减压方法有很多,但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一般分为运动减压发和放松减压法。运动嘛,就不多说了,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据说华尔街的那群大佬,都是运动员级别。放松减压法,民间也流传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方法,我知道有两种是很方便的一种是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大家有兴趣可以从网上搜,还有一种是呼吸放松法闭上眼睛,静静地靠在椅背上,一边用鼻子吸气,一边在心里慢数“1、2、3、4”。数数的速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呼吸深浅自行掌握。在吸气的过程中,请大家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气息上,每一口气都要尽可能深地吸入丹田。压力大的时候,我们的呼吸会变得急促,因为在搏斗或逃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短而急的呼吸。但这样的话,脑部就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进而影响到注意力和理解力。吸气完成以后,请大家稍微屏住呼吸,然后通过鼻孔呼气,再缓慢地从1数到4。吸气和呼气的节奏越慢,你就越放松。请你连续练习2~3分钟。在练习的同时,你也可以想象自己正躺在一片宁静的沙滩上,海浪和自己的呼吸同步,正在缓慢地拍打着沙滩。
这种技巧非常适合反复练习,练习得越多,你就越放松。[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13/-vabhQ2q-4f3iKiT1kSfw-db.jpeg[/img]
昨天读到了一个“心流效应”,讲的是当你全身心沉浸一项活动,不被外界打扰,忘记时间的流逝的状态。我往往会在打羽毛球,或者打游戏时进入这种状态(看书偶尔也会)。在这种转态下我们理解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往往很强大,但问题是我们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为什么就进入不了这种状态呢?
这里就需要谈到压力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刚开始学攀岩,他在安全绳索的保护下攀爬一个不算陡峭的悬崖,因为安全保护很到位,他不会担心失误,所以一心想着攀岩,他很容易成功,于是他就喜欢上了这个运动。但如果让这个人刚学攀岩就在没有安全绳的保护下攀爬一座很陡峭的悬崖,首先他会觉得悬崖很难爬,在爬的过程中他感到很吃力,有没有安全保护,他很担心出现意外,这时他不小心一只脚失足,那么他现在心里压力可想而知,就很难集中注意力攀爬了。但是如果让一位攀爬高手再有绳索保护下攀爬那个不太陡峭的悬崖,他一定会觉得很无聊,一点挑战都没有,还不如在家里晒太阳。
可见一个事件的挑战性如果与我们的能力相符的话,我们就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了。可见学习并不是一件枯燥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合适的学习任务,就能快乐的学习。只有当我们通过上述平衡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学习才会变得真正有意义,我们才会获得坚持下去的动力。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内在动力,也是缘脑产生的愉悦情绪。
与内在动力相比,外在动力就没那么有用了,我们应该在中学阶段每次大考前,父母老师都会告诫我们如果这次没考好就罚你,,,考好了就奖励,,当然奖励越多就越诱人,但是事实证明压力越大往往越有效,因为对我们大脑来说避免痛苦才是最为迫切的需要(还记得寒暑假最后一天补作业吗??),与内在动力相比外在动力就对学习的效果没有长久的驱动了,一是因为内在动力的效果是持久不衰的,二是因为长时间是自己处在高压之下,会使我们学习思考的能力下降,无法注重效率。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经常会受到野兽的威胁,比如说以为祖先正在摘野果忽然,树林里跑出来一只剑齿虎,他肯定会吓得不知所措,就在他还没来得及进行理性思考前,身体就已经分泌了大量的肾上腺素,为他下一步是逃跑还是打斗做准备了。可是到了现代社会,我们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比如说专业考试,领导的批评,家庭责任,人际交往...根本数不清,我们的身体分不清那些是剑齿虎带来的压力,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会分泌肾上腺素,物极必反嘛,这种应激荷尔蒙会阻碍神经元之间的神经传递,某些负责思维活动的神经递质也会停止分泌,人体含有的肾上腺素水平越高,面对新的知识时,人的思维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会越低。
因此我们要学会释放压力,又是你满心斗志的盯着课本,一定要学完这一章,但总是学这个往那个,学习效率很低,不妨出去跑两圈再回来学(我本人深有体会?)
直接说减压的方法吧,减压方法有很多,但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一般分为运动减压发和放松减压法。运动嘛,就不多说了,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据说华尔街的那群大佬,都是运动员级别。放松减压法,民间也流传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方法,我知道有两种是很方便的一种是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大家有兴趣可以从网上搜,还有一种是呼吸放松法闭上眼睛,静静地靠在椅背上,一边用鼻子吸气,一边在心里慢数“1、2、3、4”。数数的速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呼吸深浅自行掌握。在吸气的过程中,请大家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气息上,每一口气都要尽可能深地吸入丹田。压力大的时候,我们的呼吸会变得急促,因为在搏斗或逃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短而急的呼吸。但这样的话,脑部就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进而影响到注意力和理解力。吸气完成以后,请大家稍微屏住呼吸,然后通过鼻孔呼气,再缓慢地从1数到4。吸气和呼气的节奏越慢,你就越放松。请你连续练习2~3分钟。在练习的同时,你也可以想象自己正躺在一片宁静的沙滩上,海浪和自己的呼吸同步,正在缓慢地拍打着沙滩。
这种技巧非常适合反复练习,练习得越多,你就越放松。[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13/-vabhQ2q-4f3iKiT1kSfw-db.jpe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