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hami
2022-04-29T04:22:01+00:00
写在前面
最近终于把酉阳杂俎这个坑啃完了,读后依然回味无穷,果然比起聊斋志异这种志怪小说,我更偏爱酉阳杂俎这种类型,非要比较的话,聊斋和很多明清志怪小说故事性太强,可以分类成今天的奇幻修仙类别,而唐志怪传奇,就有点像《暗芝居》《世界奇妙物语》这类的诡异故事(伊藤润二风!),但又更注重史笔,酉阳杂俎凡三十卷四十六篇,内容涵盖了唐代风俗考,宫廷秘闻,传说,书画,动植物地理,极为驳杂,但读来每篇都不感乏味,实在有味道。
本书作者段成式,出生望族,其祖辈乃凌烟阁二十四臣之一的段志玄,其父段文昌是中唐名臣,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名下平章事,文宗时期封平郡公,历镇淮南、荆南、西川,所以造就了段成式从幼年开始就和其父奔波在唐朝辽阔的土地上,且段公子曾经任职集贤殿,秘阁图书,皇家记载,披阅殆遍。作为高干子弟的段公子在文化圈子里自然也是交际花,那叫的上是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更重要的是,段公子从小就习惯了野外奔波的原因,也使得他对“下里巴人”充满了亲切,三教九流里都有段公子的朋友,真可谓风流不羁段郎也。
酉阳杂俎重在记载史料,所得皆为段成式摘录的秘闻辛要或采访亲历人员,不过段公子也会时不时将一些自己的“笔记”直接放进书里,很多故事读起来无头无尾,完全没有什么目的性,不像聊斋里美女妖怪就必须嫁书生,书生就必须贪财等一系列设定,但这正好符合我的口味,我觉得真正的志怪就应该是这种,读来令人不得其解,回味又细思极恐。
看正史看累了,来道志怪小菜,岂不乐乎。这个帖子里我会不停更新一些段公子讲的有趣故事,不知道潭友喜不喜欢看。
其篇一 《天咫》
“太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尝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复,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蓁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襆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襆,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与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这篇讲的是文宗时期,作者朋友的一个表弟和一个王秀才一起同游嵩山,走着走着迷路了,正在着急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在丛林里头枕着包袱睡觉,表弟就上去问路,叫了那人几次才他才醒来。表弟见他醒了就问他从哪来的,这个人笑着说“你们知道月亮是由七种宝物组成的吗,月球像一个圆球,它上面的阴影是由于日光照在它表面的凸起部造成的,有八万两千人在修筑月球,我就是其中之一。”然后打开包裹,里面有凿子和斧头,玉屑饭(道教里描述的一种仙人吃的食物)两团,这个人把饭团赠给两人说“吃了它就可以一辈子不生病。”然后站起身来给两人指明了道路,话还没说完,表弟发现此人已经消失了。
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篇,此人描述的月球有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子,这个人是从哪来的,真的是修筑月球的人吗?
其篇二 《壶史》
蜀有道士阳狂,俗号为灰袋,翟天师晚年弟子也。翟每戒其徒:"勿欺此人。吾所不及之。"常大雪中,衣布褐入青城山,暮投兰若,求僧寄宿,僧曰:"贫僧一衲而已,天寒如此,恐不能相活。"但言容一床足矣。至夜半,雪深风起,僧虑道者已死,就视之。去床数尺,气蒸如炊,流汗袒寝,僧知其异人。未明,不辞而去。多住村落,每住不逾信宿。曾病口疮,不食数月,状若将死。人素神之,因为设道场。斋散,忽起,就谓众人曰:"试窥吾口中有何物也。"乃张口如箕,五脏悉露,同类惊异作礼,问之,唯曰:"此足恶,此足恶。"后不知所终。成式见蜀郡郭采真尊师说也。
壶史,壶就是指的道教里的壶中天地,这个系列篇章讲的都是方士传说。此节讲的就是蜀地有个性格很狂傲的道士叫灰袋,他在大雪天李穿一件布单衣就进青城山了,晚上投宿于一个小庙,半夜的时候那个接待他的僧人怕他冻死了就爬起来查看灰袋的情况,离床方有数尺便能感觉到腾腾蒸汽,灰袋光着身子睡在那,身上汗流浃背。灰袋又经常去小村落投宿,有一次灰袋因为口里生疮,几个月不吃饭,人们以为他是神人,就给他布设道场,结果道场刚散,灰袋就站起来,对众人说到:“你们看我口里有什么。”大家看过去,灰袋把口长得巨大,五脏六腑都露出来清晰可见,大家都很惊讶的问他怎么了,灰袋就一直说到“真恶心啊,真恶心啊。”后来灰袋就不知所踪了。
这就是典型的没头没尾的故事,在第二个轶事里你甚至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正是这种“未知感”反而显得故事异常真实和恐怖。你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唐代,是不是真的有一个这样的道士,他为什么把内脏都露出来还一直叫着恶心,他后来又去哪了?这就是段公子的高明之处,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志怪本就不应该太直白,太直白就失去味道了。
[quote][pid=609023793,31811374,1]Reply[/pid] Post by [uid=63530182]宁禧来[/uid] (2022-05-08 13:03):
请再整点[s:ac:茶][/quote]收到![s:a2:lucky]
[quote][pid=609023962,31811374,1]Reply[/pid] Post by [uid=42463543]司空七歌[/uid] (2022-05-08 13:04):
收到![s:a2:lucky][/quote][s:ac:赞同]我先插个眼
读后感是你本人写的还是书上的序言?光这个读后感就感觉楼主非常有文采了。
[quote][pid=609028747,31811374,1]Reply[/pid] Post by [uid=14799167]xccvvvbbbb[/uid] (2022-05-08 13:26):
读后感是你本人写的还是书上的序言?光这个读后感就感觉楼主非常有文采了。[/quote]啊。。。我没啥文采。。。这是我自己写的[s:a2:大哭]
在更新一篇比较长的。。
其篇三 《玉格.明经赵业》
明经赵业贞元中选授巴州清化县令,失志成疾,恶明,不饮食四十余日。忽觉室中雷鸣,顷有赤气如鼓,轮转至床腾上,当心而住。初觉精神游散如梦中,有朱衣平帻者引之东行。出山断处,有水东西流,人甚众,久立视之。又东行,一桥饰以金碧。过桥北入一城,至曹司中,人吏甚众。见妹婿贾奕,与己争煞牛事,疑是冥司,遽逃避至一壁间,墙如黑石,高数丈,听有呵喝声。朱衣者遂领入大院,吏通曰:"司命过人。"复见贾奕,因与辩对。奕固执之,无以自明。忽有巨镜径丈,虚悬空中,仰视之,宛见贾奕鼓刀,赵负门有不忍之色,奕始伏罪。朱衣人又引至司人院,一人被褐,帔紫霞冠,状如尊像,责曰:"何故窃拨幞头二事?在滑州市,隐橡子三升。"因拜之无数。朱衣者复引出,谓曰:"能游上清乎?"乃共登一山,下临流水,其水悬注腾沫,人随流而入者千万,不觉身亦随流。良久,住大石上,有青白晕道。朱衣者变成两人,一道之,一促之,乃升石崖上立,坦然无尘。行数里,旁有草如红蓝,茎叶密,无刺,其花拂佛然飞散空中。又有草如苣,附地,亦飞花,初出如马勃,破大如叠,赤黄色。过此,见火如山横亘天,候焰绝乃前。至大城,城上重谯,街列果树,仙子为伍,迭谣鼓乐,仙姿绝世。凡历三重门,丹雘交焕,其地及壁,澄光可鉴。上不见天,若有绛晕都覆之。正殿三重,悉列尊像。见道士一人,如旧相识,赵求为弟子,不许。诸乐中如琴者,长四尺,九弦,近头尺余方广,中有两道横,以变声。又如一酒榼,三弦,长三尺,腹面上广下狭,背丰隆。顷有过录,乃引出阙南一院,中有绛冠紫霞帔,命与二朱衣人坐厅事,乃命先过戊申录。录如人间词状,首冠人生辰,次言姓名、年纪,下注生月日,别行横布六旬甲子,所有功过日下具之,如无即书无事。赵自窥其录,姓名、生辰日月一无差错也。过录者数盈亿兆。朱衣人言,每六十年天下人一过录,以考校善恶,增损其算也。朱衣者引出北门,至向路,执手别,曰:"游此是子之魂也。可寻此行,勿返顾,当达家矣。"依其言,行稍急,蹶倒。如梦觉,死已七日矣。赵著《魂游上清记》,叙事甚详悉。
玉格其名不好解,所载多为神道之言,有很多直接就抄了《抱朴子》这种道教内经方面的玩意儿,节选的这篇讲的是唐朝有一位明经叫赵业,贞元年间被选任巴州清化县令,但是他仕途不顺,忧郁成疾,变得讨厌光亮,连续四十多天不吃不喝,突然有一天空中雷声大作,随即有一团红色云体跑到赵的床上,在他心口处停住(这是什么玩意儿?球形闪电?)然后赵业就恍惚如梦中开始神游,这时候出现了一个穿着红衣服的人领着他向东走,走过一条河和一座金碧辉煌的桥以后,来到了一座熙熙攘攘的官署,在这里他碰到了去世的妹夫贾奕,妹夫揪住他争论当年因为杀牛起的争端,赵经害怕了,以为这里是地府,就往外跑。
跑着跑着碰到了一堵墙,墙几丈高,材料好像是黑色的石头,他听见墙里面有呵斥的声音,之前那个红衣人不知什么时候跟上了赵业,便把他领进院子,院子里有个小吏通报到“司命提审犯人”,在这里他又碰到了妹夫,妹夫坚持说当年牛是赵业杀的,赵业也苦于不能自证清白,这时候两人面前突然落下一面直径有一丈的大镜子,虚悬在空中,镜子里正播放着妹夫拿刀杀牛的画面(监控。。。),这时候,妹夫才终于认罪。
红衣人又把赵业带回之前的官署,里面有一个人长得如同佛像的人诘问赵业“为什么要偷头巾,又在滑州市场上藏匿了别人三斤橡子”,赵业吓尿了,赶紧跪下认错。
红衣人又把赵业领出来,问他说“能游上清仙境吗?”,然后偕行登上一座高耸的山脉,山下是一股激流,里面有无数人跟着激流同进,赵业也不知不觉加入了进去,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在一块大石头上停下来,石头上标注着一青一白两条道路,那个引领的红衣人这时突然变成两个人,一个在后面督促一个在前面带路。
又经过一段时间到了一条路旁长满了奇异植物的地方,这种植物叶片茂密,没有刺,花瓣飘飘洒洒飞在天空中,还有一种植物长得很像苣荬(下附件可看),它的花瓣看生长出来的时候像是马勃菌,绽放开后比一个碟子还大,呈现出红黄色妖冶的光芒。前面蓦然出现一座燃烧着的大山,火势滔天,等它渐渐熄灭了赵业一行才能前行。
经过火焰山后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城门上双层谯楼(就是诸葛亮空城计坐的那种地方。)耸峙,穿过城楼还要经过三道红色的巨门才能到内城。城里的街道旁都种满了奇花异果,众多仙女唱着歌谣,弹奏着奇怪的乐器,这些乐器有像琴的,还有像酒具的,如堕幻境。
城里的正殿有三重,全部供奉着佛像,赵业此时见到一个好像是老熟人的道士,便拜求做他弟子,这个道士不答应。一会儿,殿里就开始办公了,审阅簿录,先审阅戊申年的簿录,和人间的诉讼文书类似,这上面首先记载人的生辰,然后姓名年龄,再另起一行用天干地支计数一件件标出这个人的功过,如果没有的,就写上“无”,赵业偷看了自己的簿录,毫无差错,目视整个簿录,竟有亿万兆之多(笑。。。。地府公务员也不好当啊),红衣人告诉赵经,每过一个甲子,天下所有人就要登记一次,用来考评善恶,以此来增减他们的寿命。
随后红衣人领着赵业走出北门,返回最开始赵业来的那条路,说“来这里游览的是你的魂魄啊,你顺着这条路走不要回头就回家了。(我发现各文明地府神话里出地府都强调不要回头这个概念。)”赵业听后急忙就往回走,走的很快,突然摔了一跤,再回过神来发现已经在床上了,出去问别人,别人告诉他你都死七天了,怎么复活了。。。
赵业把这些都写进《魂游上清记》一文。
这篇很长,但是我却把他单独记住来,为啥,因为我感觉后世很多志怪小说其实很酉阳杂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篇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至少我觉得吴承恩先生就肯定借鉴了酉阳杂俎的某些典故,阅微草堂和聊斋志异也有着酉阳杂俎的影子,酉阳杂俎其实真可以算是此类小说的开山鼻主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08/njQna77-fzz0K2eT1kShs-13i.jpg[/img]
支持支持[s:ac:goodjob]催更催更[s:ac:哭笑]
我觉得酉阳杂俎最有意思的就是把志怪故事还细分了类,这个貌似就是最大的进步,鲁迅都赞扬过,以前B乎有人做了类似你这个的专栏,由于更新过慢,我一咬牙,去买了实体书啃。[s:ac:喘]
[quote][pid=609067900,31811374,1]Reply[/pid] Post by [uid=21356702]偷戒毛贼比尔博[/uid] (2022-05-08 16:53):
我觉得酉阳杂俎最有意思的就是把志怪故事还细分了类,这个貌似就是最大的进步,鲁迅都赞扬过,以前B乎有人做了类似你这个的专栏,由于更新过慢,我一咬牙,去买了实体书啃。[s:ac:喘][/quote]哈哈是的,这篇我争取更新快点,但是酉阳里糟粕还是很多,有些节玄之又玄,我还是得精选一些,用比较大众化的方式把故事写出来[s:ac:羞]
[quote][pid=609073678,31811374,1]Reply[/pid] Post by [uid=60304607]Fei常道[/uid] (2022-05-08 17:20):
有意思,再来点再来点[s:ac:羡慕][/quote]收到,晚点再更新两篇
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河神的故事
妒妇跳河而死成了河神
天天兴风作浪想淹死过河的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