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 L Tea
2020-06-10T08:56:59+00:00
现在国内电动车补贴的标准,也就仅仅是2万而已,而国最高如法国,补贴高达12000欧元,远远高于国内。
例如灯塔国,也就是2018年打打嘴炮说要在2020或者2021取消电动车补贴。但事实上2019年底又增加了便宜电动车的补贴。
而中国的政策一直以来也就跟国外差不多,早期很多,后来说要慢慢取消,现在继续续着,然后限制车价,完全和国外一模一样的操作。为什么就是国内电车厂商骗补而国外不存在呢?
这种情况无法避免,但是哪怕是这样,看看今年的电动车和3年前的电动车。3年前30万的电动车是像比亚迪e6或者腾势这种,续航堪堪400。而现在例如比亚迪汉,小鹏P7等,哪怕你们各种吐槽,但是对比腾势这个车,续航,配置,动力,操控性能,智能化等各方面都强了太多了。
而相当于腾势这个车现在只需要15万以内的了,例如北汽eu5这样的车,续航更强,功率更强,尺寸差不多,低配仅售13.29了。
短短3年时间,国内电动车确实已经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了啊。
电池的能量密度在实验室上,确实没啥大的进展。但是现实中生产线离实验室理论数值还差的很远,这几年来已经多次见到电池厂商宣布提升30%能量密度,降低30%成本这样的事了吧?一直以来生产线的能量密度一直在提高,而成本也在不断下降。现在高的已经到161左右了吧,而实验室的300还有一点空间。哪怕能量密度达到瓶颈,成本的下降也是了不得的事情。
还有比亚迪拿出的刀片电池,也是一个特别厉害的技术,但是要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还需要时间,到时候又是一波成本的降低。想想比亚迪汉这样的车,如果降到20万以内,还没有竞争力么?
电动车不保值的最重要一个因素就是近年来电动车跟手机一样飞速发展,新的更好更便宜,那么旧车自然就不值钱咯。
现在的电车确实还差点意思,但是目前配合政策优势已经有一些竞争力了,电动车的发展速度就是电池的发展,确实比油车更快啊。
而国内车企,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上的弱势,太大,传统油车想赶超很难。而电车,确实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目前趋势已经出来了。确实电池技术我国不是最厉害的,日韩更早更牛逼,但是我们差不多已经是最便宜的吧,成本优势太大了。而且正因为他们发展的早,所以也就18650,21700这样的传统电池搞搞,目前还有优势,迟早会被中国电池厂商打到。就像液晶面板一样,你们是厉害,我们比不过啊,但是不好意思市场份额50%以上归中国基本上是跑不掉的,就靠一手成本优势,你不服又能怎么滴?
关于电车,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哪怕能量密度不再突破,光电池成本再降30-50%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可能到十年以后,即使我有牌照,我也可能会选择纯电车。
例如灯塔国,也就是2018年打打嘴炮说要在2020或者2021取消电动车补贴。但事实上2019年底又增加了便宜电动车的补贴。
而中国的政策一直以来也就跟国外差不多,早期很多,后来说要慢慢取消,现在继续续着,然后限制车价,完全和国外一模一样的操作。为什么就是国内电车厂商骗补而国外不存在呢?
这种情况无法避免,但是哪怕是这样,看看今年的电动车和3年前的电动车。3年前30万的电动车是像比亚迪e6或者腾势这种,续航堪堪400。而现在例如比亚迪汉,小鹏P7等,哪怕你们各种吐槽,但是对比腾势这个车,续航,配置,动力,操控性能,智能化等各方面都强了太多了。
而相当于腾势这个车现在只需要15万以内的了,例如北汽eu5这样的车,续航更强,功率更强,尺寸差不多,低配仅售13.29了。
短短3年时间,国内电动车确实已经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了啊。
电池的能量密度在实验室上,确实没啥大的进展。但是现实中生产线离实验室理论数值还差的很远,这几年来已经多次见到电池厂商宣布提升30%能量密度,降低30%成本这样的事了吧?一直以来生产线的能量密度一直在提高,而成本也在不断下降。现在高的已经到161左右了吧,而实验室的300还有一点空间。哪怕能量密度达到瓶颈,成本的下降也是了不得的事情。
还有比亚迪拿出的刀片电池,也是一个特别厉害的技术,但是要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还需要时间,到时候又是一波成本的降低。想想比亚迪汉这样的车,如果降到20万以内,还没有竞争力么?
电动车不保值的最重要一个因素就是近年来电动车跟手机一样飞速发展,新的更好更便宜,那么旧车自然就不值钱咯。
现在的电车确实还差点意思,但是目前配合政策优势已经有一些竞争力了,电动车的发展速度就是电池的发展,确实比油车更快啊。
而国内车企,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上的弱势,太大,传统油车想赶超很难。而电车,确实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目前趋势已经出来了。确实电池技术我国不是最厉害的,日韩更早更牛逼,但是我们差不多已经是最便宜的吧,成本优势太大了。而且正因为他们发展的早,所以也就18650,21700这样的传统电池搞搞,目前还有优势,迟早会被中国电池厂商打到。就像液晶面板一样,你们是厉害,我们比不过啊,但是不好意思市场份额50%以上归中国基本上是跑不掉的,就靠一手成本优势,你不服又能怎么滴?
关于电车,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哪怕能量密度不再突破,光电池成本再降30-50%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可能到十年以后,即使我有牌照,我也可能会选择纯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