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的杂感

𝓗𝓮𝓻𝓪♡-avatar

𝓗𝓮𝓻𝓪♡

2020-06-25T16:25:26+00:00

我们为什么喜欢旅行?

第一次坐了26个小时的火车从中国的这头到了正中。旅程开始前我以为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观念的差异会随着经纬度的改变而有着巨大的变化,亲身体验了一段时间后才觉得好像并非如此。传统的儒家文化讲究君子要“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城市发展仿佛亦如是,大同小异的城市共同发展现象在我看来完全契合了中国追求统一和包容的习惯。这个说法是中性的说法,我没有说统一和包容是好的,也没说它是不好的。对于我这种很难搞的人,吹毛求疵也是我的习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所有人的日常;即使是被重山围困住,棋牌也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传播于各个大街小巷;每个城市总有一条街或者一块地儿能够吃到全国的美食,除了因为地形而导致的建设规划的区别,好像每个城市都不谋而合地疯狂地热衷于高屋建瓴。这是个有趣又让我细思极恐的现象。好像只有在类似内蒙古草原上的游牧生活,青藏高原上的最极致的自然生活才是我愿意感受的差异,不存在经纬度变化产生的差异,只存在国家对地区重视程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到底是我逐渐缺失了感受生活细节的敏感还是生活越来越失去了对我的兴趣而开始敷衍?这样一来我所谓的旅途的意义究竟在何处?现在来看好像是个不断打破自己的心里的美梦而加以修正的过程。

由此产生了一个自我消解的抛转想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对生活的渴求不止于美食,因为大多数有理想的餐饮行业的梦想家们都有开全国连锁的蓝图,没有理想的企业家们也会因为企业规模扩大而被迫主动开连锁。统一。虽说是这种看起来更细枝末节的关注点,但它却就是能填补食物缺失的那块空白,使得我在重庆的两三天里可以思来想去。

身边有位好朋友特别向往北方的生活(点一首飘向北方(cover.王力宏)),感受惯了南方生活的此人渴望体验一下生活环境和方式的碰撞感,假期终于有一次机会可以去华北平原的某著名城市体验一番可是乐坏了。虽然最后带回来的特产是在我家门口的蛋糕店也能买到的麻花和糕点,但也乐此不疲。

所以我们为什么喜欢旅行?这个问题想着想着便释怀了。就好像为什么会有人超爱吃榴莲而有的人闻到榴莲味就想吐一样,对于喜欢的人来说,旅游就是一种天性和本能,远处的那座城市好像在召唤我,那儿藏着我信仰的一块碎片,等待着我去收集,当一块块碎片被发掘、拾起,信仰被慢慢拼成,世界地图也最终就此绘就。(我不知道有没有真正不喜欢旅行的人,我爸好像就不喜欢,但我也不知道真假)

或许你也能感受到我的乐趣:待在重庆的时候,没有感受到重庆所谓雾都的出名之处,等到返程火车驶过长江后方才惊觉。虽说是夏天,但江上若隐若现的一艘小船却也有一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