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ysessp] (undefined)
刘备不就后人批评“假仁义”,就这一个不是黑点的黑点么。
一个人能装一辈子“假仁义”,哪怕是真的假装,假的也变真的了

。
刘备好在不好不坏,也坏在不好不坏。
如果你去翻三国志,翻对关张这些人的评价,就会看到很神奇的一幕,基本魏吴对他们是褒是贬,讲两句就拐到评价刘备身上,怎么搞定他们一转攻势就成怎么搞定刘备,细究就知道在魏吴看来刘备才是问题所在,其他则是因人成事。
但刘备有三个问题,第一无论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无论三国志三国演义再怎么挽尊,田中芳树那句话永远是贴切的“蜀汉只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不过演义还是厉害的,田中芳树这话讲的是诸葛亮,但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男主,硬挽尊回来,回旋镖反而打在刘备身上更合适。
第二看楼上的仁德仁义携民渡江就知道,三国演义才是正史,虽然演义也承认他是世之枭雄,但是也就说说而已,塑造不到位。像携民渡江,你看他们夸赞携民渡江的仁义,可谁思考过“老大刘备在携民渡江,老三张飞当阳断后,四弟赵云七进七出,那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威震华夏的关羽关二爷在那?”这类问题,其实查查历史上这时候关羽和刘琦在哪在干嘛,就知道携民渡江是怎么回事。
第三没有战绩,无论历史都不够看演义是塑造有问题,历史上刘备就没啥战绩,十姓家奴不说对不对,他被人碾得东奔西走到底是事实,而且还有夷陵之战这致命伤。演义给刘备加了深入人心的仁君人设,但作为君主很失败,武功征伐是关张五虎打的诸葛制定指挥的,文治是人形外挂诸葛托管的,势力发展上为了体现刘备仁君人心所向,到一个势力那个势力之主要么托孤要么培养送钱送人,没成绩仁君可不就变哭包了吗,虽然演义其实有个刘备加戏过但加的不对读者不认,那就是夷陵之战,毫不夸张的演义里刘备虽败犹荣,一查战绩,好家伙,昭烈帝居然打死打残了东吴几代人,改蜀中无大将为吴中无大将都不过分,可惜演义基调是尊刘贬曹小丑吴,江东鼠辈大家都懂,这种迂回的胜利纯纯是媚眼抛给瞎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