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mosan
2021-02-14T04:58:44+00:00
因为这书还是比较厚的 看起来不方便
所以摘录一下 比起发备忘录 不如发论坛
选择性阅读 只选择我觉得有趣的部分摘录 我觉得不认可的部分就忽略
(比如:我不是纯技术派 也不相信预测市场 拿纯技术派拉踩其他流派 或者技术预测市场的内容就会忽略)
这本书是科普书籍 有经验的人不用来看这个帖子 本人也是属于没经验的
不定期更新
长线趋势的几个阶段
(6)牛市。主升趋势通常(但并不一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建仓期:此时有远见的投资者嗅到了经济向好的气息,逐步建仓。在这个阶段,公司财报毫无亮点,甚至一塌糊涂。普通民众对股市毫无兴趣,交投清淡,但随着市场的转暖,成交量开始增加。
随着公司业绩改善,营收持续增长,民众开始关注股市,第二个阶段开启。在这个阶段,市场稳步上涨,交投日益增长技术派投资者看到了获利机会。
最后,市场进入第三个阶段。民众大批涌进股市,交易活动频繁。所有财报都释放出积极信号,股价飙升,媒体纷纷唱多市场,公司纷纷上市圈钱。在这个阶段,你的朋友或许会打电话向你咨询该买什么股票,却完全没意识到股市已经涨了两年,现在已经该问卖什么股票了。在牛市的最后这个阶段,投机猖獗,成交量持续放大,但股价跳水频繁出现,垃圾股被炒上了天,绩优股则大多落后大盘。
(7)熊市。主跌趋势也通常(但并不一定)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个阶段是出货期,出现于上一轮牛市的末尾。在这个阶段聪明的投资者察觉到企业营收高得不正常,于是加快出货。此时,交易量仍然很高,但随着每一轮价格上涨交易量逐渐
减少。民众仍然热情高涨,但随着炒股获利越来越难,不少人开始感到沮丧。
第二个阶段是恐慌期。买盘越来越少,卖盘越来越急股价几乎是垂直下跌,然而成交放出天量(其实结合实际的企业情况,股价通常超跌)。恐慌期过后,市场会经历较长时间的修复或横盘走势,然后第三个阶段开始了。
在第三个阶段,灰心的投资者开始抛售股票。他们有可能在恐慌期之前就持有股票,也有可能在恐慌期才买,因为股价相比几个月之前已经很便宜了。消息面开始恶化。第三个阶段的下跌势头并没有之前那么猛烈,但由于一些投资者割肉抛售,筹集现金作为他用,整个市场会持续下跌。垃圾股泡沫彻底破灭,而绩优股的下跌则相对较慢,因为投资者往往更长期地持有绩优股。在熊市的最后这个阶段,上述问题集中爆发,市场价格已经反映出最差的预期,而熊市往往在利空“出尽”前就结束了
上文我们对熊市划分出了三个阶段,如实描述了过去30年里历次大熊市的情况。但读者需要认识到:没有两次熊市或牛市是完全一样的。有些熊市和牛市可能会跳过某些阶段。历史上的几个主升趋势就是从第一阶段直接进入第三阶段,中间只经历了短暂的调整。有的熊市并没有经历明显的恐慌期,也有的熊市直接以恐慌期结束(如1939年4月结束的熊市)。长期趋势的各个阶段没有明确的时间长短,比如牛市的第三个阶段可能长达一年,也可能一两个月就结束。熊市的恐慌期通常是几周甚至几天就结束了,但1929~1932年的萧条中出现了至少5段明显的恐慌期。尽管如此,记住长线趋势的特征还是大有裨益的。如果你熟知牛市最后一个阶段的表现,就没那么容易被冲昏头脑了。
(12)在明确的趋势反转信号出现前,应认为趋势将持续。道氏理论的这条原则大概比其他任何一条都受到了更多批评。但是,只要正确理解这条原则,就会发现它像前面所列的原则一样经得起实践检验。这条原则讲的其实是概率问题。它警告投资者不要过早改变仓位,不要在信号出现前过早行动。这条原则传达了这样一条经验:耐心等待趋势明朗再出手的投资者更有可能获利,不等走势明朗就过早出手者更有可能亏损。这些概率无法量化,并在不断变化。牛市迟早会见顶,熊市迟早会见底。当一对道琼斯平均指数首次确认新的长期趋势信号时,该趋势持续下去的概率最大,哪怕出现短期回调或扰动。但随着该长期趋势的持续,市场继续沿该趋势运行的概率逐渐变小。这样,后续再次确认牛市的信号(两个道琼斯平均指数都达到新的中级高点)技术意义越来越小。一轮牛市运行数月后,与长期升势首次得到确认时相比,买卖股票获利的空间变小了,因此投资者买入股票的兴趣也减弱了,但这第12条道氏信条告诉你要耐心地“持股待变”。
此信条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趋势反转可能发生在趋势确认后的任何时刻。这提醒投资者:在应用道氏理论时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动向。
看视频大佬把投资分: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
比如头部的投资机构拥有专业的团队,各种的观察员,研究员,量子计算模型之类,市场出现微小的波动人家就干进去了,技术分析,趋势理论之类的他们一般不会理会这些,这类的就属于先知先觉。普通投资者无法和他们进行比较,可以做到后知后觉,也就是各种技术分析,趋势,各种理论,盘感之类的,以期望跟上各种投资者的步伐,剩下那些不知不觉的投资者自然就成为被收割的对象,所以想有些成就的普通投资者当博采众家之长,始一厚积,终于薄发才能在投资的路上走自己的精彩。
Reply to [pid=494808889,25626773,1]Reply[/pid] Post by [uid=793358]sdwsxpyj[/uid] (2021-02-21 13:57)
高瞻远瞩的人永远是最赚钱的没错 而模型量化交易也只是靠概率而已 实际比不上前者赚钱
普通投资者没法高瞻远瞩也不会做模型量化 就是这里说的这样只能多学习了…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阶段开始了。[s:a2:不明觉厉]
建议楼主可以说说看某一些地方的心得,最好结合你的实际操作或者是观察的某些股票,直接复制粘贴书上的内容有点乏味了。不如和大伙儿讨论一下这本书对实际操作的影响和意义,可以用美股的一些做参考哦
Reply to [pid=494819559,25626773,1]Reply[/pid] Post by [uid=61247781]weirdocza[/uid] (2021-02-21 14:54)
怎么说呢,我看书就是直接摘录划重点这么看的,因为我不擅长逻辑思考,我只能判断、筛选和记忆原文、记忆图表,最后靠着直觉来实践。
网上也有很多别人分享的趋势图表,在看书之前我也看过不少了,大家看看那些就行。
4.22道氏理论无法帮助中线投资者
毫无疑问,道氏理论无法指导追逐中线趋势的投资者,因为它几乎无法预测中线趋势的变化。话说回来,如果能把握好中线,就能比长线趋势赚更多的钱。一些投资者在道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其他分析中线趋势的原则,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本书就此提出了更好的方法。
道氏理论的目标就是预判长线趋势的方向。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大多数股票都是跟随长线趋势的。除了构成平均指数的成分股外,道氏理论无法告诉投资者该买哪一只个股。
为了将风险最小化,你当然可以远离股市,也可以尝试把握趋势或至少不看错趋势。事实上,遵循道氏理论的投资者很多时候都持币观望,这是由道氏理论的本质决定的,自然也有助于降低风险。1897~210年的总共41444天里,遵循道氏理论的投资者有14378天(约37%的时间)都保持空仓,他们的资金也许存放在储贷机构(S&L)里生息,这些利息未计入上述“纯粹”研究中的累计利润。
表4-3中的数据显然不只反映了做多的情况。我的信条是,只做多或只做空是不明智的。按照这一信条,我计算了多空交替策略的累计利润。毕竟,市场起起落落,多头平仓就是空头建仓的良机。单纯做多道指固然就能赚取可观的利润,但交替操作则能带来数倍于单纯做多的利润。
读者或许已听出了弦外之音。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其实是长期获利。但在互联网时代的即时文化和快速致富心理下,除了一些非常富裕、非常聪明的人,已经没有多少人有耐心做长线投资了。也许本书仍受到一些老读者的关注,当然作者也希望能再吸引一批新粉丝。
Reply to [pid=494820827,25626773,1]Reply[/pid] Post by [uid=8493902]gcbcy2010[/uid] (2021-02-21 15:01)
比起另一本七八百页的基本面派的书《估值》 我完全放弃了啃那个[s:ac:哭笑] 这本书实在是通俗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