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哥
2024-11-01T12:01:59+00:00
2024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的名单自9月中旬以来陆陆续续报名至16支队伍,名单上的人选却一再变化。除了最在一批的韩国队、香港队成员仍未有动静,法国、日本、波兰等多国名单开始以后备力量替换主力;至于德国、瑞典、中华台北等有力竞争对手,更是一开始就做好了第二方队的人选名单,直接省略了替换的步骤。
与外协队伍们的各种变化相对比的,是中国队一开始派出的几乎全主力的阵容,放眼总体人选,中国队的实力真是无可比拟啊!然而这种表面上断层第一的耀眼,却不是基于各线风起云涌下凭借实力的跃身超前,而仅仅是因为,大部分协会选择了放弃争取,选择的是以赛代练,选择的是养精蓄锐。
实际上我们翻阅各个社交软件,就会发现针对混团名单的变化各种声音都有。有人以大局出发,自嘲这比赛无人在意无人陪玩,不如也像外协一样放新生力量去拼去锻炼,但大家一定也看到了这样的声音——
“但是它有世冠头衔啊,谁不想让自己多个世界冠军的名号呢?”
“白送的世界冠军称号干嘛给别人,称号越多退役后待遇越好”
“肯定要卖票的啊,要不然这比赛没人看了”
“要是丢冠了,谁承担责任?”
“凭什么让小将水世冠,老将没有?”
等等等等,当然其中还涉及对参赛人选规则等各家的质疑,同样也是各有各的声音,不过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教练组不公开透明,外人再怎么扯都没用,全是屁股打架)
以上说法看似言之有理,实际上狭隘的紧,说白了就是只顾着眼前。当然网上肯定不能要求所有人都从大局出发用发展的眼光考虑东西,谁还没有点私心呢?但有些人,或者说一群人都想着以自己的私心与期愿试图裹挟其他人,那真就离谱了。世冠之间亦有差距,混团世界杯与世锦奥运相比,那含金量与知名度真是有点小巫见大巫。路边的野鸡来了都知道真正的大赛外协名单绝对不是这个阵容,表现出来的不会是这个威胁程度,野心与目标也绝对不是什么以赛代练健康完赛快乐涨球。如果真因为这样的世冠而自鸣得意,那我真要为果品两眼一黑了。(虽然奥运以来黑的次数也够多了)
总之中国队的名单人选,绕不开对“世界冠军”的追求。一个“世冠”,好险差点就吓着外协了.jpg,无所谓啊我绝对主力在集训那在玩呢在参加其他比赛呢;一个“世冠”,逼着ctta为了面子为了舆论不敢不上主力,不敢看到外协的态度时一样退换名单(他真换名单了另说,等着承担粉丝的质疑与怒火吧);逼着运动员们哪怕知道这是亏本的锻炼与对抗,也要为“世冠”为成绩为国而战;逼着粉丝球迷为了自己的哥哥姐姐去现场看比赛,一边嘴上骂着ctta不做人,一边安慰自己“没事,xx又多了一个争取世冠的机会”,一边飞蛾扑火一样成为粉丝经济与商业价值的一茬茬韭菜。事已至此,好像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上了呢!
除了以上中国队名单进退两难的环境以外,根据去年举办的实际情况,好像除了名单以外问题依旧很多。无论是为了领导强行中断外协比赛开始颁奖这种用脚趾看都难绷的神经操作,还是本身的对抗赛制,以及看着感觉真可怜的几分和奖金,都旁敲侧击的显示着这项混合团体世界杯的尴尬处境。正如标题所言,我们“国梁索林杯”的含金量,好像只浓缩在了一个世冠的名头上,而这个由中国体育局认定称号,只困住了中国人。
名单更替情况 ...
与外协队伍们的各种变化相对比的,是中国队一开始派出的几乎全主力的阵容,放眼总体人选,中国队的实力真是无可比拟啊!然而这种表面上断层第一的耀眼,却不是基于各线风起云涌下凭借实力的跃身超前,而仅仅是因为,大部分协会选择了放弃争取,选择的是以赛代练,选择的是养精蓄锐。
中国队的豪华阵容 ...
实际上我们翻阅各个社交软件,就会发现针对混团名单的变化各种声音都有。有人以大局出发,自嘲这比赛无人在意无人陪玩,不如也像外协一样放新生力量去拼去锻炼,但大家一定也看到了这样的声音——
“但是它有世冠头衔啊,谁不想让自己多个世界冠军的名号呢?”
“白送的世界冠军称号干嘛给别人,称号越多退役后待遇越好”
“肯定要卖票的啊,要不然这比赛没人看了”
“要是丢冠了,谁承担责任?”
“凭什么让小将水世冠,老将没有?”
等等等等,当然其中还涉及对参赛人选规则等各家的质疑,同样也是各有各的声音,不过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教练组不公开透明,外人再怎么扯都没用,全是屁股打架)
以上说法看似言之有理,实际上狭隘的紧,说白了就是只顾着眼前。当然网上肯定不能要求所有人都从大局出发用发展的眼光考虑东西,谁还没有点私心呢?但有些人,或者说一群人都想着以自己的私心与期愿试图裹挟其他人,那真就离谱了。世冠之间亦有差距,混团世界杯与世锦奥运相比,那含金量与知名度真是有点小巫见大巫。路边的野鸡来了都知道真正的大赛外协名单绝对不是这个阵容,表现出来的不会是这个威胁程度,野心与目标也绝对不是什么以赛代练健康完赛快乐涨球。如果真因为这样的世冠而自鸣得意,那我真要为果品两眼一黑了。(虽然奥运以来黑的次数也够多了)
总之中国队的名单人选,绕不开对“世界冠军”的追求。一个“世冠”,好险差点就吓着外协了.jpg,无所谓啊我绝对主力在集训那在玩呢在参加其他比赛呢;一个“世冠”,逼着ctta为了面子为了舆论不敢不上主力,不敢看到外协的态度时一样退换名单(他真换名单了另说,等着承担粉丝的质疑与怒火吧);逼着运动员们哪怕知道这是亏本的锻炼与对抗,也要为“世冠”为成绩为国而战;逼着粉丝球迷为了自己的哥哥姐姐去现场看比赛,一边嘴上骂着ctta不做人,一边安慰自己“没事,xx又多了一个争取世冠的机会”,一边飞蛾扑火一样成为粉丝经济与商业价值的一茬茬韭菜。事已至此,好像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上了呢!
除了以上中国队名单进退两难的环境以外,根据去年举办的实际情况,好像除了名单以外问题依旧很多。无论是为了领导强行中断外协比赛开始颁奖这种用脚趾看都难绷的神经操作,还是本身的对抗赛制,以及看着感觉真可怜的几分和奖金,都旁敲侧击的显示着这项混合团体世界杯的尴尬处境。正如标题所言,我们“国梁索林杯”的含金量,好像只浓缩在了一个世冠的名头上,而这个由中国体育局认定称号,只困住了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