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买房子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

teyo-avatar

teyo

2021-02-28T18:43:16+00:00

原贴地址:[url]https://nga.178.com/read.php?tid=25745099[/url]

整楼都在批判楼主。

我在这里先不讨论楼主开贴的核心观点:是为自己还是为孩子。

就单单看到各位层主对教育资源的各种看法,我觉得还是有失偏颇的,大家要知道一件事,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一个称职或者说优秀的父母,比一个好的学校重要太多了。

本想自己码字,但是太麻烦了,或者说我也不想让大家来教育我,说了你们也不爱听,那就转载几段文字给大家看一下。



学区房值不值得?《转自-香帅财富报告(部分)》作者:唐涯(香帅)

那么,还是会有同学问:老师,你觉得学区房要不要买呢?
我个人觉得这要从“房产投资”和“人力投资”两个维度来分析。
就像我说的,学区溢价仍然是趋势,学区房的流动性也比其他二手房要好很多。所以从房产投资角度看,学区溢价和阳光溢价、便利溢价一样,会是房地产投资分化年代的重要原则。好学区、教育资源稀缺地方的学区,都会是投资升值的要素。
但是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我对“学区房”有点不太一样的想法。
首先我要承认,好学校就像好城市、好企业一样,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平台和网络。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偏远地区农村打拼出来的,一个则是自幼被送到英国留学,从著名的威斯特敏斯特中学毕业的,现在两个人都做得特别好——回看两个人的发展路径就会发现,确实,后者强大的校友资源让他在起步阶段更得心应手,而前者就要更用力,更拼命去织网,去争取资源。
校友资源是人际资源里很重要的一块——如果你读的是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你身边的人都足够优秀,在社会中占据优势资源,这肯定是一个人的强大助力。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你个人能力不够强,即使身处这个网络中也没什么结网能力。如果你的结网能力够强,资源会向你靠拢从而形成网络——现在那么多体制内、体制外的商学院,本质上都在为普通人提供“结网”的机会。
我这两个朋友的“殊途同归”也说明了这一点。学区房重要,但是也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所以我想说的是,从房产投资角度,学区溢价是原则,但如果没有那么好的经济条件,却依然要将学区房作为下一代“人力资源投资”的唯一赌注,我觉得不是一个特别值得鼓励的想法。这样的期望压在孩子身上,也未免不公平。
另外,还要提醒一句,学位、学区是政策产物,所以最大的风险点也来自政策变动。比如某个学区房被划出学区,还有最近北京教委就改变政策,一个小区的学位对应多个学校,万一抽签没中到最好的学校,学区房的钱就白花了,上海也有这样的政策意向。总之,要购买学区房,还是要对这个房子的学区政策有足够的了解,也要明确购房合同中的学区权利。


-----------------------------------分割线----------------------------------------------------------

花钱购买学区房到底值不值--转自《精英日课(部分)》作者:万维钢(同人于野)

从家长的角度看这个研究,如果学校对学习真的没什么用,那我们花很多钱买学区房,想各种办法把孩子送到好学校去,这还有意义吗?对此我有一点个人经验。
我儿子现在上小学二年级,他一年级是在本地的一个叫“旗杆小学”上的。旗杆小学是个“宪章学校”,拿公立学校的经费但是独立办学,面向全市招生,有自己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我注意到旗杆小学的教学有点像中国的学校,经常搞各种小测验,数学课和阅读课还把学生按能力分班,可以说是抓得很紧。我儿子很喜欢旗杆小学。
前年女儿出生,我们就想换个大点的房子,本市只有这一个地方有新房,我们去年就搬到了这里。我家现在所在的学区,有个小学叫“蓝山小学”,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公立学校,招生范围仅限于自己学区。本地小学标准化考试成绩排名,蓝山小学排第一,旗杆小学排第二,而且差距还比较明显。我跟妻子一商量,就把儿子转学到了蓝山小学。转学之前我们还跟蓝山小学的校长聊过,校长当然把自己的学校吹嘘了一番。
结果转过来之后,我们才发现,蓝山小学的教学实际上远远不如旗杆小学。每天上课的时间都比旗杆小学少一个小时,几乎没有什么测验,家庭作业如同儿戏,数学课的进度和难度也都低于旗杆小学。
那为什么蓝山小学的学习成绩还比旗杆小学好呢?
这可能恰恰说明,学生学习成绩好坏,跟学校的关系不大。蓝山小学之所以成绩好,是因为蓝山小学的家长厉害。这个学区的房子比较新也比较贵,在这里买房的人大都是在周边高科技公司工作的人,这些家长更重视子女的教育。像这样的地方不管你办个什么学校,成绩都差不了。
那学区房还有意义吗?也许有意义。也许好学区的学生素质更高,而你希望你的孩子有高素质的同学,毕竟同学之间互相影响可能比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还大。但这也只是一个猜测,我并没看出来我儿子现在的同学比他在旗杆小学的同学素质高在哪。
权衡来权衡去,我们发现蓝山小学最大的好处居然是它九点钟才上课,比别的学校都晚一小时 —— 这对负责接送孩子,早上还爱睡懒觉的我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从学生角度来看,任何学习的本质都是自学,老师再厉害也不能代替你去思考问题。现代教育制度是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他不可能让每个孩子去刻意练习 —— 别忘了刻意练习要求的是量身定做的针对性的训练。如果一个班级水平高低不齐,老师想要提高全班平均分,最关注的其实是水平差的学生 — 他不在乎你能不能从95分变成100分,他把差生从60提高到80分,效果更明显。
学校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了一个社区环境。有记者采访过霍金当年在剑桥上大学时教过他物理的一个教授。教授很谦虚,说“我不能自吹曾经教过霍金任何东西,我的作用也就是监督他的学习进度。”
我看这个教授说的,就是学校的秘密。 
丨由此得到
学校对学习的作用是安排学习内容、监督学习进度、考核学习水平、交流学习心得。学校对社交的作用可能比学习的作用大多了。至于说“学习”这个动作本身,那是你自己的事儿
从人生哲学角度,我们的确不应该对任何“正规机构”抱太大的希望。正规机构处理的是“平均人”,他们最在意的是统计数字,而不是你这个个人。人如果不能自立,把身家性命托付给一个外部机构,岂不是有点危险吗?



----------------------------------编辑一下--------------------------------------------------------

我觉得回复的朋友们似乎没看全这些文字。

其实没必要去证明作者是错的,或者你是对,这不重要的。也千万不要用自己或者身边的例子去搞“幸存者偏差”。

没有人否定好学校的重要性,重要与否是相对的,转载的两篇部分文字表达的还是比较清楚的: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让孩子去更好的学校是没问题的,可是这个能力如何去界定,还需要自己去判断,对嘛?

我条件允许我也肯定会让我的孩子去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过前提是我首先得是一个好的父亲。但这绝不是终点,对么?

给孩子一个优秀的学习环境是一个好父亲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我相信绝大多数情况下,甚至99%的情况下,大家也都会承认,父母的作用绝对是比学校的作用大得多的多。诚然,好学校可以带给你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人脉资源,或许还有更好的教学质量,可但是,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影响,只是想靠着这些外部资源,你的孩子大概率还是会过的很艰难。

父母的作用大,不代表学校的作用不大,他俩的关系不成反比。

至于孟母三迁和大家说的“逆袭”,无不更加说明了优秀父母的重要性以及你自身的努力是有多么重要。

很多事情,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ChasingLions-avatar

ChasingLions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平庸之辈~对子女的教育需要有技巧,有耐心,有方法,这个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而购买学区房其实恰恰是最简单的,因为只要你有钱,主观愿意就可以为孩子提供大概率的好的学习环境,氛围~而且投资还有升值空间。
至于楼主贴的两个作者,不知道他们的孩子上的是哪些学校?
bigmosaysno-avatar

bigmosaysno

洋妞到我家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你对孩子过分保护,她能力差无法生存。

没有洋姐姐,那孩子早就被人贩子拐跑了。

国内也有穷人孩子早当家的俗语。
ShhhBeQuiet-avatar

ShhhBeQuiet

[s:ac:哭笑]我就是从偏远小区出来一路到高考成绩都很不错的案例



但是我如果有能力也一定会买学区房。因为全靠自己真的太辛苦了……[s:ac:哭笑]
low key-avatar

low key

好学校和好父母一样重要,毕竟是老师在手把手教学生怎么做题,而不是家长
ZEN-avatar

ZEN

我就是穷地方出来的所谓好成绩的孩子,我们高中学校本科率也就那样的,三本的居多。重点班重点率也不高。

如果可以选择,还是很希望自己起跑线更高的。[s:ac:汗]
第一,真的很辛苦,而且初中的时候,不让分重点班非重点班,班里很多那种不读书的学生,上课扰乱课堂秩序不说,课后打架也是常有的事,在这种环境好好学习真的很看个人。

第二,上了大学之后,发现和其他大城市的孩子差别真的很大。大家都考上同一学校同一学院,高考分数差不多,但是人家从小就学各种东西,琴棋书画,反观我自己,只会读书。再单说读书吧,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些大城市的孩子英语水平都很高,轻轻松松六级600+,我们这些山区的孩子,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也最多能做到笔试成绩和他们差不多,口语依旧不太行。

第三,大学毕业后,别人的资源更多,家里能提供的路子也更多。我们只能自己咬着牙努力,没有别人铺路只能自己去做路。有时候真的很羡慕他们[s:ac:汗]
Ss-avatar

Ss

好的学校确实对学习有很大帮助,我老家小学初中高中乱的不行,出去打群架是家常便饭。我自己也有问题从小学开始逃学,初中的时候想该可是又被打脱牙回到以前,高中躺平230分,最后复读还只是上了个大专。
不过我自己就算了单身一辈子租房就行
💜 ottermeal 💜-avatar

💜 ottermeal 💜

说这么多 你不如问问这些所谓的专家 在哪里买的房?
Jyeisonn-avatar

Jyeisonn

好环境又不是加杠杆,而是个人生兜底,大幅度降低学坏概率。变成混混进局子下半生全挂靠在父母身上,那还不如早点用学区房买个保险。
razj_10-avatar

razj_10

孟母三迁的故事没听说过吗?所谓学区房其实就是用价格来做阶级划分,如果你的邻居都是买得起1000万房子的家庭,那你小孩跟这些人做同学基本不可能学坏。因此抱怨学区房贵是个伪命题,如果学区房便宜到大专中专家长都买得起的话那就不能称之为学区房了,要的效果就是把这些家长排除在外。
CptnOPS-avatar

CptnOPS

这么说吧

学区房 70平可用面积 180万 送孩子走路10分钟开车5分钟
郊区150平可用面积 120万 开车送孩子上学30分钟


我好奇你们怎么选
CoolWhip2457-avatar

CoolWhip2457

确实家长的教育的重要程度是大于学校的。

但是我觉得有两个现实因素导致一个好的学校依然很重要。

1. 学习大环境下的竞争跟二十年前比天差地别。换句话说如果以父母的教育为主 父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如何教育孩子 单纯的言传身教肯定不够。
2. 父母的工作压力跟二十年前比天差地别。例如我妈能在我小时候放学回家之后给我辅导各种课程 现在的宝爸宝妈 尤其996的那批 能回家见见孩子陪孩子玩一玩就不错了。
Bimbera-avatar

Bimbera

你以为好学校好的只有分数吗?你知道校风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吗?
而且初高中能交到很多一辈子的朋友,那都是人脉啊
Shaggi-avatar

Shaggi

好的学习氛围对学习的影响可太大了
Alexia-avatar

Alexia

Reply to [pid=497240400,25751556,1]Reply[/pid] Post by [uid=61499225]Azoith[/uid] (2021-03-03 09:58)
看到你说初高中能交到一辈子的朋友就很羡慕,我工作几年了,上学时期的同学现在基本不联系了,个别高中同学偶尔联系一下
Bimbera-avatar

Bimbera

[quote][pid=497244605,25751556,1]Reply[/pid] Post by [uid=61980691]荡漾儿[/uid] (2021-03-03 10:14):

看到你说初高中能交到一辈子的朋友就很羡慕,我工作几年了,上学时期的同学现在基本不联系了,个别高中同学偶尔联系一下[/quote]我们初高中是直升制,大家都是六年同学,高中也没外人进来,所以关系很铁[s:a2:诶嘿]
Cheme-avatar

Cheme

我认识的一帮高中同学给到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s:ac:茶][s:ac:茶]
himiyala-avatar

himiyala

[s:ac:哭笑]时代不一样了,现在孩子能有多少时间跟父母在一起,只要家庭里没啥重大纠纷,学校氛围对孩子成长影响占第一位没毛病吧。
PiePie<3-avatar

PiePie<3

[quote][pid=497220584,25751556,1]Reply[/pid] Post by [uid=62123373]三赤巫[/uid] (2021-03-03 08:32):

我就是穷地方出来的所谓好成绩的孩子,我们高中学校本科率也就那样的,三本的居多。重点班重点率也不高。

如果可以选择,还是很希望自己起跑线更高的。[s:ac:汗]
第一,真的很辛苦,而且初中的时候,不让分重点班非重点班,班里很多那种不读书的学生,上课扰乱课堂秩序不说,课后打架也是常有的事,在这种环境好好学习真的很看个人。

第二,上了大学之后,发现和其他大城市的孩子差别真的很大。大家都考上同一学校同一学院,高考分数差不多,但是人家从小就学各种东西,琴棋书画,反观我自己,只会读书。再单说读书吧,我印[/quote]你说的这些东西又不是好学校提供的 是优越的家庭条件 是有钱 有钱上名校又不是上了名校就一定有钱
omarweee-avatar

omarweee

为人父母,你是想自己享受图自己爽那就不买学区房,然后你要自己有本事让自己小孩不走歪路,学习能跟得上那些好学校的学生,做不到的话,以后小孩拿着一般甚至不值一提的学历社会上碰壁的话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