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负责写材料的人,干个十年八年跳出体制,是否没有任何竞争力

Ian30-avatar

Ian30

2020-12-09T14:06:46+00:00

感觉机关内写的材料,其语言风格只适用于机关内,那些一套一套的话,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使用,因为没有人会那样说话。这样的工作,干个十年八年后假如想跳出体制,日后的求职之路是不是会变得非常窄?
HLim_-avatar

HLim_

我觉得会写东西是种能力,能力到了,无非只是内容的差别而已。
exodus-avatar

exodus

我只告诉你,那个单位都缺写材料的人。
Titaszev-avatar

Titaszev

会写材料是一门本事。
综合管理部,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感觉都需要有写材料的。虽然不从事直接生产和管理,但并不代表出去就没人要,每年国企都会返聘很多这种老员工。好比过去皇帝身边文武大臣是官,人家太监也是官,而且天天拟诏离皇上还更近。
当然你要想从事业单位或者政府跳槽去私企就当我没说[s:a2:不明觉厉]
larz-avatar

larz

那么看不起写材料么,事实上非常能写材料的人是各个单位的香饽饽,一般只要不是能力太差事业前途不会太缺
Kiriakos9-avatar

Kiriakos9

我话放这里:干得好的未必写得好,但是写的好的肯定干得好!
这里写得好指的不是语言辞藻堆砌或者场面话,而是把事情的条理逻辑写清楚。
懂得自然懂[s:a2:doge][s:a2:doge]
Samael_Paul-avatar

Samael_Paul

这不是废话吗,中国就一个政府,你跳出体质相当于换行业
就好像会计不做会计,码农不写代码了,肯定没竞争力
The Spy-avatar

The Spy

写文,字数补丁
Kawaii-avatar

Kawaii

要能力,可能业务科室更多学习
жыбий рыр-avatar

жыбий рыр

写材料和写材料有区别的哈,堆材料和动脑子的笔杆子是两码事
mz-avatar

mz

一二线企业总部的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岗,或者直接去咨询,三线及以下,跳出去干嘛?放飞自我么?
Justifyy-avatar

Justifyy

只要公务员这碗饭还香,申论培训老师想做肯定有的做
!Toph-avatar

!Toph

能真的把材料写好写明白,就光凭这一点那都是香饽饽
Bagr280-avatar

Bagr280

一个单位,最缺的就是写材料的,大笔杆子在哪都吃香,就算出来也会有单位请他们润笔,费用还不低呢。
Fett-Kätzchen-avatar

Fett-Kätzchen

Reply to [pid=475839783,24597764,1]Reply[/pid] Post by [uid=60644696]veaion6574[/uid] (2020-12-11 22:21)
附议
Testo-avatar

Testo

跳出来的话

私企不太好做

除非是那种做政府业务的私企

你可以帮着去写标书

大部分私企都不太需要像政府那样高强度高质量的写那么多材料

专职文案更不可能了

我是专职广告营销文案

之前手底下招过一个政府里的临时工

就是写材料的

进来前说自己最高帮市政府的领导写材料

但是进来之后不管是CRM还是social方面的文案

都写得极度拉胯

而且还教不会那种

根本get不到我们brief的意思

后来没让转正让他走了
shwaz-avatar

shwaz

材料写得好,干其他事情也能保证下限,能力在这里
Pillion-avatar

Pillion

那得看你是笔杆子还是码字工了,现在机关里写材料的,好多看着累,其实不过是码字工,领导说个思路,在从网上或者上级文件里down点,就出了一篇材料,一点自己的东西都没有,自然也就不会有竞争力
Naqte-avatar

Naqte

哪有那么快夸张,大部分人写文字材料写不明白,也不按规则,按规则写明白算是一种基本素养吧,又不是非得写成韩愈王安石那种水平才叫写材料
Pryanishniy-avatar

Pryanishniy

材料讲的都是事情,事情不相干的看不懂,自我保护心态一发作就觉得这材料在写八股。

事情相干人看着都是字字珠玑,看的都是潜台词。

为什么这么排列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为什么一是什么篇幅比二是什么三是什么少那么多?
是把请示写开头第一段,还是先汇报完了请示主题写最后一段?
要不要在哪里分个自然段突出重点?要不要把几段合成一个冗长的段落?
党委会上谁支持谁反对谁阴阳怪气,事情怎么平平无奇地一笔带过?
为什么要留一句看似脱裤子放屁的话是在提醒什么?

现在不缺写材料的,缺的是能把想法用材料表达出来的负责人。
秘书副手综合办写材料写出来都是段子一样。

再补充个前几天的事情,买了块地建筑面积36万多平,引进了一个私企来占股10%,开发得向政府要政策,不然你政府借了我们那么多钱不是白借的,于是谈好之后这个报告过去。
毕竟是合股,要有个尊重,给他小股东看看,改回来就成了尬吹,乱套名词,省级规划名词、周边地市规划名词瞎用,套到我这个市级项目,还瞎比喻。
来回这么改了几次吧,毕竟心里面觉得提不出问题显得水平不够,合作地位不对等,最后这次我也就相对直接开口敲打敲打,不要再改我们的稿子了,也不@他,给个群里装死的台阶下,第二天安排人过去盖了章就行。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2/11/-vabhQ5-h0ngZcT3cSsg-fy.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2/11/-vabhQ5-3hwmZgT3cShs-13b.jpg.medium.jpg[/img]

生搬硬套凑字数,就容易写成段子。
主谓宾定状补句法对了,事情原因结果要求表达出来了,自然就写成了外人看不懂的八股文。
换个不那么正式的场合,还可以口语化一点,站在企业总部层面、站在项目部层面、分包商层面,风格可以不同,但总的是有事说事,别瞎吹,少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