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o_
2024-11-04T08:35:52+00:00
我老家云南施甸县,和腾冲相邻,都是保山市下边的县。由于地理位置在一起,文化相近,所以我们两县包括保山市的风土人情基本上差不多,特色美食也差不多。
首先是饵丝,饵丝和米粉都是大米做的,横截面圆形的米粉叫做米线,方形的米粉叫粉丝,片状的米粉叫饵块。饵丝一般煮的做汤粉,也可以做砂锅粉,饵块很多都是炒着吃,也叫做大救驾。传说吴三桂追杀南明的永历帝到了腾冲,永历帝又饿又困,当地人做了炒饵块,永历帝吃完后,龙颜大悦,又想起此行凶多吉少,于是就把这道小吃命名为大救驾。
然后是大薄片,大薄片就是凉拌卤猪头肉,把它切得巴掌大,往墙上一丢能粘在墙上不掉下来,才是最好的。然后拌成酸辣味的,吃起来很爽口。酸辣味是我们这边很多菜的味型。
豆粉。豆粉用豌豆做的,豌豆磨粉后,用水洗出淀粉,淀粉煮成糊糊。豆粉两种吃法,第一种热糊糊直接加调料(甜口和咸口都可以,甜口加糖,咸口是香菜酱油辣椒油等等)的热吃法,还可以拌着米饭,拌着米线吃。第二种等凉了以后,用小刀“打”成小条,拌成酸辣口的凉拌菜吃,可以理解为是豌豆版的凉皮。之所以用“打”不用切,是因为我们那边吃凉拌豆粉有个小特色。豆粉煮好后是放在个大木托盘的,你和老板说要吃多少,老板就会用个铜制的小刀,先划成豆腐块大小,然后在拿手上,小刀上下翻飞,在手中把豆粉切成比筷子细的小条。所以叫做打豆粉。有一种印度杂耍料理的美。然后放在碗里,加蒜泥咸菜酱油醋卤汁辣椒油各种调料。
骨头醡。醡这个词看得出来,这是一种古来的做法。排骨剁成小块,然后拌上盐、辣椒粉、姜丝、料酒、香料后封在坛子中腌制的。吃的时候装大碗里蒸熟,看着满满的通红辣椒其实辣椒素早就发酵分解一点不辣,还特别下饭。相传做法源自东汉,历经千年几乎都没改过,唯一的改良就是加入了辣椒。
火烧肉。当地土猪杀掉后,不开膛不去毛,直接用松叶烧到焦黑,然后用刀刮去外边的黑皮,洗干净直接切下来吃的肉。火烧肉是半生半熟的,一般拌水腌菜(当地做的一种泡菜)吃,也可以拌白萝卜、莴笋丝,或者上边说的豆粉、米线吃。不敢吃的,可以考虑只吃最外边烤得焦黄的皮。值得一提的是隔壁县(施甸县,我老家)吃得更狂野,现杀的猪,直接取里边最嫩的里脊肉,生拌水腌菜吃。当地人称之为红生,或者水生。不建议外地人尝试。
棕榈花。棕榈花还在花苞的时候,当地人称为棕包花,焯水后去除苦涩味可以炒肉吃,清爽略带苦味。当然,最正宗的吃法是棕包花连同外壳在埋在刚灭的灰烬中,利用灰烬余温烤熟,然后手撕小片凉拌着吃。
干兰片。这也是一种豌豆做的食品,豌豆磨成粉后煮熟,然后浇到竹筒外晾干做成半成品。吃的时候可以做汤,可以炒着吃,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油炸得脆脆的。小时候家里当菜,但是我喜欢当零食,童年没吃过薯片,就是拿这个当薯片吃。
毛豆腐。毛豆腐是一种臭豆腐,但是和长沙臭头腐不一样的是不是用老豆腐泡出来的,而是在做豆腐还在豆浆阶段的时候,就要加入菌种,然后凝固成豆腐在切成小块,放在竹制的笸箩中,这样真菌自然生产长出毛茸茸的样子。毛豆腐闻起来完全不臭,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煎着吃。有的小吃摊火烤着吃,烤到金黄蘸着小料吃。
火腿肉和牛干巴。大家都知道金华火腿,其实云南的火腿和金华火腿不相上下,云南火腿比金华火腿要稍微盐淡一点。在整个云南菜系中,很多汤类,包括过桥米线,火腿肉都是底味。在我那边的普通人家来说,火腿都是珍藏,几乎家家年底都做了火腿,一放一整年,越陈越香,要是舍得拿出来煮了给你吃,那么你是贵客中的贵客。同理用牛肉做的牛肉干也是,我去过一家饭店,门口挂了一排牛干巴,想让老板拿一条下来吃,老板说这个不卖,挂着当招牌,挂了很多年了。火腿肉一般直接煮熟切片,牛干巴是切片油煎。少数民族有种吃法,整条牛干巴炭火烤熟,然后用大砍刀刀背敲松了,手撕成细丝。
火瓢牛肉。滇西风味的牛肉火锅。黄牛肉整块整块的煮熟,你吃的时候捞出来切块,牛肉牛肠牛肚等等,然后装在一个铜锅里边变煮边吃,还可以再烫一点蔬菜一起吃。火瓢牛肉最大的一个配菜是薄荷,我在杭州衡量一个打着“云南牛肉火锅”牌子的正不正宗就看有没有薄荷。
野生菌。说云南美食不得不说各种野生菌。别被网上骗了,我老家最顶尖的蘑菇不是见手青,而是鸡枞菌,青头菌、牛肝菌、沉香菌、扫把菌(外地人称珊瑚菌)、铜绿菌、鸡油黄都很好吃。我从小吃到大,没见过小人上墙,放心吃。
杀猪菜。每到春节临近,我们那边习俗是杀年猪,杀一头猪,然后互相请客吃饭,剩下的肉再做各种咸肉咸菜,火腿骨头醡什么的。我老家杀猪菜和东北的不一样,一般是以下几道菜:
红生,上边说了。生肉有的本地人都接受不了,所以有的还会烧一块火烧肉来代替。
白煮肉,现杀的猪,取最好的那块五花肉,直接过水煮,然后沾蘸水吃。新鲜的猪肉,本身的鲜甜是我在菜市场买的猪肉找不到的。
猪血烩蚕豆,嫩蚕豆荚切丝炒熟,加入新鲜猪血,品相不咋样,味道鲜美。也有用白萝卜丝替代豌豆荚的。
蒜苗炒肉,新鲜的瘦肉片,炒青蒜苗
溜肝尖,新鲜的猪肝,炒亲蒜苗
豌豆尖汤,豌豆苗的嫩芽,放进白煮肉的汤里。
现在要过年了,我们老家又开始准备杀年猪了。要是你们愿意组个小团去我老家的话,建议可以包一桌杀猪菜,很多农家乐的饭店都在做,和老板说一下几个人吃,老板会给你配菜,乡村版的欧玛卡塞,也不贵几百块钱就够一桌人吃到扶墙走。注意杀猪菜的核心就是那个生肉料理,不敢吃的话提前和老板说好要火烧皮,不要红生,除非你想感受下我老家的黑暗料理。
水果篇:
云南的水果就不用说了,芒果、火龙果估计你们也常吃。我那边的最特色的水果有三种:
1,老缅桃,也叫番石榴,福建那边叫芭乐。和福建那边不同的是,我老家的缅桃个头小,直接吃不用蘸酸梅粉。
2,洋酸茄,和百香果样子一样,但是是木本的,特别酸。可以做菜吃,小时候最喜欢火烤烤,用来拌茄子吃。
3,酸木瓜,又是一个超酸的水果,口感硬的,和常吃的木瓜不一样。小的时候喜欢切小片拌盐辣椒吃,同样也可以切丝切片做菜。大理的酸木瓜鸡,酸木瓜鱼都很流行。
腾冲的旅游资源主要有火山和温泉,国家级5A风景区火山地质公园。我老家没啥旅游资源,但是有航天员。上次上空间站的桂博导是我老家,和我同一个高中,算我的学弟(蹭蹭面子)。我老家没火山但有温泉,但是腾冲没航天员,算扯平了。
欢迎各位老哥去我老家旅游。
首先是饵丝,饵丝和米粉都是大米做的,横截面圆形的米粉叫做米线,方形的米粉叫粉丝,片状的米粉叫饵块。饵丝一般煮的做汤粉,也可以做砂锅粉,饵块很多都是炒着吃,也叫做大救驾。传说吴三桂追杀南明的永历帝到了腾冲,永历帝又饿又困,当地人做了炒饵块,永历帝吃完后,龙颜大悦,又想起此行凶多吉少,于是就把这道小吃命名为大救驾。
然后是大薄片,大薄片就是凉拌卤猪头肉,把它切得巴掌大,往墙上一丢能粘在墙上不掉下来,才是最好的。然后拌成酸辣味的,吃起来很爽口。酸辣味是我们这边很多菜的味型。
豆粉。豆粉用豌豆做的,豌豆磨粉后,用水洗出淀粉,淀粉煮成糊糊。豆粉两种吃法,第一种热糊糊直接加调料(甜口和咸口都可以,甜口加糖,咸口是香菜酱油辣椒油等等)的热吃法,还可以拌着米饭,拌着米线吃。第二种等凉了以后,用小刀“打”成小条,拌成酸辣口的凉拌菜吃,可以理解为是豌豆版的凉皮。之所以用“打”不用切,是因为我们那边吃凉拌豆粉有个小特色。豆粉煮好后是放在个大木托盘的,你和老板说要吃多少,老板就会用个铜制的小刀,先划成豆腐块大小,然后在拿手上,小刀上下翻飞,在手中把豆粉切成比筷子细的小条。所以叫做打豆粉。有一种印度杂耍料理的美。然后放在碗里,加蒜泥咸菜酱油醋卤汁辣椒油各种调料。
骨头醡。醡这个词看得出来,这是一种古来的做法。排骨剁成小块,然后拌上盐、辣椒粉、姜丝、料酒、香料后封在坛子中腌制的。吃的时候装大碗里蒸熟,看着满满的通红辣椒其实辣椒素早就发酵分解一点不辣,还特别下饭。相传做法源自东汉,历经千年几乎都没改过,唯一的改良就是加入了辣椒。
火烧肉。当地土猪杀掉后,不开膛不去毛,直接用松叶烧到焦黑,然后用刀刮去外边的黑皮,洗干净直接切下来吃的肉。火烧肉是半生半熟的,一般拌水腌菜(当地做的一种泡菜)吃,也可以拌白萝卜、莴笋丝,或者上边说的豆粉、米线吃。不敢吃的,可以考虑只吃最外边烤得焦黄的皮。值得一提的是隔壁县(施甸县,我老家)吃得更狂野,现杀的猪,直接取里边最嫩的里脊肉,生拌水腌菜吃。当地人称之为红生,或者水生。不建议外地人尝试。
棕榈花。棕榈花还在花苞的时候,当地人称为棕包花,焯水后去除苦涩味可以炒肉吃,清爽略带苦味。当然,最正宗的吃法是棕包花连同外壳在埋在刚灭的灰烬中,利用灰烬余温烤熟,然后手撕小片凉拌着吃。
干兰片。这也是一种豌豆做的食品,豌豆磨成粉后煮熟,然后浇到竹筒外晾干做成半成品。吃的时候可以做汤,可以炒着吃,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油炸得脆脆的。小时候家里当菜,但是我喜欢当零食,童年没吃过薯片,就是拿这个当薯片吃。
毛豆腐。毛豆腐是一种臭豆腐,但是和长沙臭头腐不一样的是不是用老豆腐泡出来的,而是在做豆腐还在豆浆阶段的时候,就要加入菌种,然后凝固成豆腐在切成小块,放在竹制的笸箩中,这样真菌自然生产长出毛茸茸的样子。毛豆腐闻起来完全不臭,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煎着吃。有的小吃摊火烤着吃,烤到金黄蘸着小料吃。
火腿肉和牛干巴。大家都知道金华火腿,其实云南的火腿和金华火腿不相上下,云南火腿比金华火腿要稍微盐淡一点。在整个云南菜系中,很多汤类,包括过桥米线,火腿肉都是底味。在我那边的普通人家来说,火腿都是珍藏,几乎家家年底都做了火腿,一放一整年,越陈越香,要是舍得拿出来煮了给你吃,那么你是贵客中的贵客。同理用牛肉做的牛肉干也是,我去过一家饭店,门口挂了一排牛干巴,想让老板拿一条下来吃,老板说这个不卖,挂着当招牌,挂了很多年了。火腿肉一般直接煮熟切片,牛干巴是切片油煎。少数民族有种吃法,整条牛干巴炭火烤熟,然后用大砍刀刀背敲松了,手撕成细丝。
火瓢牛肉。滇西风味的牛肉火锅。黄牛肉整块整块的煮熟,你吃的时候捞出来切块,牛肉牛肠牛肚等等,然后装在一个铜锅里边变煮边吃,还可以再烫一点蔬菜一起吃。火瓢牛肉最大的一个配菜是薄荷,我在杭州衡量一个打着“云南牛肉火锅”牌子的正不正宗就看有没有薄荷。
野生菌。说云南美食不得不说各种野生菌。别被网上骗了,我老家最顶尖的蘑菇不是见手青,而是鸡枞菌,青头菌、牛肝菌、沉香菌、扫把菌(外地人称珊瑚菌)、铜绿菌、鸡油黄都很好吃。我从小吃到大,没见过小人上墙,放心吃。
杀猪菜。每到春节临近,我们那边习俗是杀年猪,杀一头猪,然后互相请客吃饭,剩下的肉再做各种咸肉咸菜,火腿骨头醡什么的。我老家杀猪菜和东北的不一样,一般是以下几道菜:
红生,上边说了。生肉有的本地人都接受不了,所以有的还会烧一块火烧肉来代替。
白煮肉,现杀的猪,取最好的那块五花肉,直接过水煮,然后沾蘸水吃。新鲜的猪肉,本身的鲜甜是我在菜市场买的猪肉找不到的。
猪血烩蚕豆,嫩蚕豆荚切丝炒熟,加入新鲜猪血,品相不咋样,味道鲜美。也有用白萝卜丝替代豌豆荚的。
蒜苗炒肉,新鲜的瘦肉片,炒青蒜苗
溜肝尖,新鲜的猪肝,炒亲蒜苗
豌豆尖汤,豌豆苗的嫩芽,放进白煮肉的汤里。
现在要过年了,我们老家又开始准备杀年猪了。要是你们愿意组个小团去我老家的话,建议可以包一桌杀猪菜,很多农家乐的饭店都在做,和老板说一下几个人吃,老板会给你配菜,乡村版的欧玛卡塞,也不贵几百块钱就够一桌人吃到扶墙走。注意杀猪菜的核心就是那个生肉料理,不敢吃的话提前和老板说好要火烧皮,不要红生,除非你想感受下我老家的黑暗料理。
水果篇:
云南的水果就不用说了,芒果、火龙果估计你们也常吃。我那边的最特色的水果有三种:
1,老缅桃,也叫番石榴,福建那边叫芭乐。和福建那边不同的是,我老家的缅桃个头小,直接吃不用蘸酸梅粉。
2,洋酸茄,和百香果样子一样,但是是木本的,特别酸。可以做菜吃,小时候最喜欢火烤烤,用来拌茄子吃。
3,酸木瓜,又是一个超酸的水果,口感硬的,和常吃的木瓜不一样。小的时候喜欢切小片拌盐辣椒吃,同样也可以切丝切片做菜。大理的酸木瓜鸡,酸木瓜鱼都很流行。
腾冲的旅游资源主要有火山和温泉,国家级5A风景区火山地质公园。我老家没啥旅游资源,但是有航天员。上次上空间站的桂博导是我老家,和我同一个高中,算我的学弟(蹭蹭面子)。我老家没火山但有温泉,但是腾冲没航天员,算扯平了。

欢迎各位老哥去我老家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