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chiku
2021-07-17T08:36:04+00:00
线是乱的一批,空头走势,各种跌破,由于之前一小波主升,也没有箱体,通道自然是向下的。硬要说的话可能会做一个箱体,19-24盘一盘。
成交量有点点缩,如果能到1.5%换手,基本就是阶段底。(不太可能,1.7左右就不错)
综上价量两点,没有强大外力的情况下,近期就这样了,再跌10%也差不多,往上拉个10%也别认为就要重新向上了。
如果认可集运周期的持续性,那么拿着不看盘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会很痛苦,也容易卖飞,SB战法之类的。
如果是技术派,做趋势的,在这里就是浪费时间(真正严格执行的技术派应该已经走的差不多了)
下面斗胆谈谈海狗的估值,抛砖引玉。
目前看市场还是比较认军军的估值,[quote]2021 年盈利预测至775 亿元,考虑集运市场景气度高位运行,估值较前期8 倍估值下降至6 倍,对应股价为38 元。[/quote]775亿元晚点说,先说6pe,怎么来的呢?啃腚不是军军一拍脑门,而是20年5月底疫情担忧下的行业最悲观估值。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7/21/jmQ2o-zd0ZeT3cSr6-g7.jpg[/img]
然后是775亿,这里就不按计算器了,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很简单的估一下,半年370,下半年ccfi比上半年高,还是行业旺季(其实没关系了,反正都是爆满),无论如何也是会超过400亿的。凑个整,全年800亿已经是非常保守了。保守的业绩X保守的估值=4800亿
这里啃腚有人说景气顶点不具备参考性,我想说的是,这是针对海控没货拉的破产估值6pe,同非常保守的800亿业绩算出来的市值。假设明年明年或者以后集运回复正常,那么海控还要给6pe估值吗?显然不是
成交量有点点缩,如果能到1.5%换手,基本就是阶段底。(不太可能,1.7左右就不错)
综上价量两点,没有强大外力的情况下,近期就这样了,再跌10%也差不多,往上拉个10%也别认为就要重新向上了。
如果认可集运周期的持续性,那么拿着不看盘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会很痛苦,也容易卖飞,SB战法之类的。
如果是技术派,做趋势的,在这里就是浪费时间(真正严格执行的技术派应该已经走的差不多了)
下面斗胆谈谈海狗的估值,抛砖引玉。
目前看市场还是比较认军军的估值,[quote]2021 年盈利预测至775 亿元,考虑集运市场景气度高位运行,估值较前期8 倍估值下降至6 倍,对应股价为38 元。[/quote]775亿元晚点说,先说6pe,怎么来的呢?啃腚不是军军一拍脑门,而是20年5月底疫情担忧下的行业最悲观估值。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7/21/jmQ2o-zd0ZeT3cSr6-g7.jpg[/img]
然后是775亿,这里就不按计算器了,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雪球,老牛骨头公式 ...
ccfi均值与年化业务收入、年化收益的关系:
2021年年化业务收入
=1575+125*(ccfi均值-800)/100;
二季度权重值24.50%,计算结果加上30亿进口收入即是第二季度总的业务收入。
2021年年化收益
=(年化收入+120-1485)*0.51。季度利润权重24.50%。
2021年年化业务收入
=1575+125*(ccfi均值-800)/100;
二季度权重值24.50%,计算结果加上30亿进口收入即是第二季度总的业务收入。
2021年年化收益
=(年化收入+120-1485)*0.51。季度利润权重24.50%。
很简单的估一下,半年370,下半年ccfi比上半年高,还是行业旺季(其实没关系了,反正都是爆满),无论如何也是会超过400亿的。凑个整,全年800亿已经是非常保守了。保守的业绩X保守的估值=4800亿
这里啃腚有人说景气顶点不具备参考性,我想说的是,这是针对海控没货拉的破产估值6pe,同非常保守的800亿业绩算出来的市值。假设明年明年或者以后集运回复正常,那么海控还要给6pe估值吗?显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