シャシャちや☆
2021-06-01T07:56:33+00:00
这些年经常能看到一些新闻说日本某某学校最后一个学生毕业后废校、以及XXX学生为了改变废校命运当偶像的故事,我就一直很好奇,废校之后学校会帮多出来的老师安排出路吗?找不到下家的老师该怎么办呢?私教?少子化之下也没那么多学生给你教了啊,就算有也得跟一大批早就在这方面经营已久的同行竞争。
考虑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国内现在的施一公热,我个人觉得师虽然工作强度最低(医不用说,年轻的公没几个闲的),但也是其中最不稳定的一环。当下的教育狂热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中产暴富之后需要找点东西发泄不安全感,外加现在这批学生出生的时候生育率还不算低。但这之后呢?当然我国的主流学校都是公立,不会像日本的私立学校那样因为学生少了就倒闭。但师的财政饭不太可能无限量供应,一旦发不出钱了公可能为了维持地方管理还会咬咬牙养着,多余的师就不一定了,更别说师的群体本来也比公大。实际上现在很多地区的赤字就已经很严重了,去年西南某省就出现过发不出教师工资逼得他们抗议的事件。
财政富余地区当然有办法,大不了就10个人一个班搞小班制精细化教学,大城市的强势学校永远不缺有钱的家长交钱供养学校,当然卷度也会比现在还夸张。但差一些的二三线中学是不是慢慢会缩编降待遇呢?所谓的“躺平回老家当老师”会不会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考虑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国内现在的施一公热,我个人觉得师虽然工作强度最低(医不用说,年轻的公没几个闲的),但也是其中最不稳定的一环。当下的教育狂热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中产暴富之后需要找点东西发泄不安全感,外加现在这批学生出生的时候生育率还不算低。但这之后呢?当然我国的主流学校都是公立,不会像日本的私立学校那样因为学生少了就倒闭。但师的财政饭不太可能无限量供应,一旦发不出钱了公可能为了维持地方管理还会咬咬牙养着,多余的师就不一定了,更别说师的群体本来也比公大。实际上现在很多地区的赤字就已经很严重了,去年西南某省就出现过发不出教师工资逼得他们抗议的事件。
财政富余地区当然有办法,大不了就10个人一个班搞小班制精细化教学,大城市的强势学校永远不缺有钱的家长交钱供养学校,当然卷度也会比现在还夸张。但差一些的二三线中学是不是慢慢会缩编降待遇呢?所谓的“躺平回老家当老师”会不会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