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greatmonkey] (undefined)向前点就是剑气刺,划拉就是劈斩。最后还不是发射出去。
我不记得有凝气格挡的描写。主要靠那个什么步躲闪攻击。
金庸描写六脉神剑的时候用了很多“劈”“削”之类的词语,那肯定至少在手上维持一段时间。
不然什么不是“射”这个字眼呢?
从表现力上、旁白和鸠摩智口中都可以得知这是一路可以用来砍人的剑法。
情急之下,内力自然而然从食指中涌出,正是“六脉神剑”中“商阳剑”的一招,嗤的一声响,慕容复一只衣袖已被无形剑切下,跟着剑气与慕容复的掌力一撞。
只听得喀的一声轻响,庭中桂树上一条树枝无风自折,落下地来,便如用刀剑劈削一般
再说了,这六脉神剑并非无坚不摧,不说鸠摩智的火焰刀,就连慕容复的掌力也能格挡,甚至连土墙都打不穿。
练成一脉神剑的5本,跟鸠摩智对拼的时候也不用六脉神剑。
本因等均觉其势不能以六脉神剑的剑法挡架,都是双掌齐出,与这两股掌力一挡,只有枯荣大师仍是双手拇指一捺,以少阳剑法接了敌人的内劲。
所以这六脉神剑本身不牛逼,甚至非常鸡肋,牛逼的是能用出六脉神剑的人。
能同时用出六路六脉神剑的人,内力这么强了,随手一拍掌风就能打死人。
本因道:“依这六脉神剑的本意,该是一人同使六脉剑气,但当此末世,武学衰微,已无人能修聚到如此强劲浑厚的内力,咱们只好六人分使六脉剑气。师叔专练拇指少商剑,我专练食指商阳剑,本观师兄练中指中冲剑,本尘师弟练无名指关冲剑,本相师兄练小指少冲剑,本参师弟练左手小指少泽剑。事不宜迟,咱们这便起始练剑。”
鸠摩智暗暗惊异,他当年与慕容博谈论“六脉神剑”之时,略知剑法之意,纯系以内力使无形剑气,都觉不论剑法如何神奇高明,以一人内力而同时运使六脉剑气,谅非人力所能企及。
六脉神剑的优势就在于是“无形”剑气,敌人没办法观察到。
慕容复这时已全然看不清无形剑气的来路,唯有将一笔一钩使得风雨不透,护住全身,时时缩在大槐树之后躲避剑气。
萧峰点头道:“我适才发愁,正是为了这六脉神剑。劲来无形,如刀似剑,那又如何抵挡?”说着皱眉沉吟。
再有就是非常灵活。
使剑全仗手腕灵活,但出剑收剑,不论如何迅速,总有数尺的距离,他以食指推动无形剑气,不过是手指在数寸范围内转动,一点一戳,极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