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giajjjh
2022-01-28T18:57:50+00:00
先说楼主屁股位置:相声爱好者,主听优酷官录德云社,穿插听私录青曲社,偶尔去本地小园子,晒一张票根,各位看到这里可以根据屁股直接赞或者骂。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2/01/-7Q2p-2sioXvZ8lT3cS2io-1w0.jpeg[/img]
说长篇大论也没意义,直接说结论。
1、郭德纲和德云社水平。我看的相声团体不算多,线下加线上也就四五个,综合评比下来各地知名相声社团的名角差不多就是德云社队长的水平,岳云鹏孙越无论从控场还是创作在国内已经是T1档,但是台风还是一个短板。郭德纲在巅峰时期05-15年这10年的水平有目共睹,也就不赘述。
2、屎尿屁。这点谁也别说谁,小园子里大家都是屎尿屁,哪怕上过春晚的苗阜王声、嘻哈包袱铺同样是伦理哏屎尿屁穿插全场,观众都是俗人,最出效果的也是屎尿屁。网上觉得郭德纲屎尿屁多的最大原因我觉得是德云社允许私录而且有官录,网上资源非常多,而其他相声团体的相声大多是电视节目,因此就文雅了不少。
3、创作能力。德云社因为文化普遍偏低,所以创作能力相比其他社团也偏弱,比起90年代梁左时代更是望尘莫及,这点没得洗。但德云社也是在一直创作,有优酷会员的可以看优酷近5年的官录,除了郭德纲,其他人的相声都有明显在不断打磨。而郭德纲15年后新作品少,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给徒弟留饭,无论是传统段子还是柳活,只要某一个徒弟开始公开表演,郭德纲就不会再说。而商演上,郭德纲于谦只是出人,本质还是要带徒弟露脸,所以最精彩的反而是倒二,郭德纲的压轴都是千篇一律。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德云社允许录像导致资源非常多,所以大家觉得都是重复的。
4、私德,这点不评论,无论是侯耀文遗产案还是徒弟出走,大家都是局外人,信息都是片面的,因此这里无关正义公平,纯粹是屁股问题。至于实际真相怎么样,郭德纲私德怎么样,只要他不犯法。对我而言就无关紧要,我也只是冲他们的相声而不是人格,哪怕在大街上碰到我也只会来一局郭班主好。
5,相声现状。无论大家是喜欢90年代的电视相声还是小园子的屎尿屁,事实就是90年代电视相声如日中天的时候是小园子最落魄的时候,相声从业人员历史最少。而电视相声没落的10年之后,却是小园子崛起的时候。青曲社也是这个时期起来。但哪怕小园子环境最好的15-18年,也只是极个别团体挣钱。我经常去的渭曲社就是青曲社原成员创办,80面额的票实际售价30块钱,园子有60多作为,几乎没有满座过。每场4个节目8个人,毛收入最多1500块钱,扣除其他成本一个人一场100块钱。大多数成员都是老师、司仪等兼职。这还是最好的时候,现在的情况是20年疫情期间倒闭了。
不知不觉打了挺多,我想说的是,作为一门表演节目必然不可能100%的人都喜欢,喜欢也罢,不喜欢也好,没必要骂个你死我活,相声这门艺术只是在苟延残喘,如果喜欢相声,抽空买票去本地小园子听听,哪怕不喜欢德云社,去德云社的死对头那边听也好。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2/01/-7Q2p-2sioXvZ8lT3cS2io-1w0.jpeg[/img]
说长篇大论也没意义,直接说结论。
1、郭德纲和德云社水平。我看的相声团体不算多,线下加线上也就四五个,综合评比下来各地知名相声社团的名角差不多就是德云社队长的水平,岳云鹏孙越无论从控场还是创作在国内已经是T1档,但是台风还是一个短板。郭德纲在巅峰时期05-15年这10年的水平有目共睹,也就不赘述。
2、屎尿屁。这点谁也别说谁,小园子里大家都是屎尿屁,哪怕上过春晚的苗阜王声、嘻哈包袱铺同样是伦理哏屎尿屁穿插全场,观众都是俗人,最出效果的也是屎尿屁。网上觉得郭德纲屎尿屁多的最大原因我觉得是德云社允许私录而且有官录,网上资源非常多,而其他相声团体的相声大多是电视节目,因此就文雅了不少。
3、创作能力。德云社因为文化普遍偏低,所以创作能力相比其他社团也偏弱,比起90年代梁左时代更是望尘莫及,这点没得洗。但德云社也是在一直创作,有优酷会员的可以看优酷近5年的官录,除了郭德纲,其他人的相声都有明显在不断打磨。而郭德纲15年后新作品少,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给徒弟留饭,无论是传统段子还是柳活,只要某一个徒弟开始公开表演,郭德纲就不会再说。而商演上,郭德纲于谦只是出人,本质还是要带徒弟露脸,所以最精彩的反而是倒二,郭德纲的压轴都是千篇一律。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德云社允许录像导致资源非常多,所以大家觉得都是重复的。
4、私德,这点不评论,无论是侯耀文遗产案还是徒弟出走,大家都是局外人,信息都是片面的,因此这里无关正义公平,纯粹是屁股问题。至于实际真相怎么样,郭德纲私德怎么样,只要他不犯法。对我而言就无关紧要,我也只是冲他们的相声而不是人格,哪怕在大街上碰到我也只会来一局郭班主好。
5,相声现状。无论大家是喜欢90年代的电视相声还是小园子的屎尿屁,事实就是90年代电视相声如日中天的时候是小园子最落魄的时候,相声从业人员历史最少。而电视相声没落的10年之后,却是小园子崛起的时候。青曲社也是这个时期起来。但哪怕小园子环境最好的15-18年,也只是极个别团体挣钱。我经常去的渭曲社就是青曲社原成员创办,80面额的票实际售价30块钱,园子有60多作为,几乎没有满座过。每场4个节目8个人,毛收入最多1500块钱,扣除其他成本一个人一场100块钱。大多数成员都是老师、司仪等兼职。这还是最好的时候,现在的情况是20年疫情期间倒闭了。
不知不觉打了挺多,我想说的是,作为一门表演节目必然不可能100%的人都喜欢,喜欢也罢,不喜欢也好,没必要骂个你死我活,相声这门艺术只是在苟延残喘,如果喜欢相声,抽空买票去本地小园子听听,哪怕不喜欢德云社,去德云社的死对头那边听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