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李波:正研究对比特币、稳定币的监管规则

Marin-avatar

Marin

2021-04-15T14:07:42+00:00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4月1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分论坛上指出,比特币和稳定币是加密资产。加密资产是投资的选项,它本身不是货币,而是另类投资品。加密资产将来可能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种投资工具或是替代性投资。
李波说,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也正在研究,对这样的一种投资工具,应该匹配怎样的监管环境。在研究明白需要怎样的监管规则之前,会继续保持现在的举措和做法。
李波认为,将来任何稳定币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得到广泛使用的支付工具,必须要接受严格监管,就像银行或准银行金融机构一样受到严格监管。
OrangeAlbatross-avatar

OrangeAlbatross

我已经在研究msi的选手了.jpg 大概是这个感觉
OminousBeep-avatar

OminousBeep

这东西类似期货,刺激。
T口T魷魚-avatar

T口T魷魚

几年了,还在研究[s:ac:哭笑]
Helldig1-avatar

Helldig1

这反应还是慢啊,不像加拿大建立ETF,不管你赚了还是赔,我坐庄的收税就OK[s:ac:goodjob]
srBassTurd-avatar

srBassTurd

它本身不是货币

这才是重点

不能在中国花,但是要收税
ASTRAL-avatar

ASTRAL

又一个蓄水池预定?
eldiogo-avatar

eldiogo

监管那些个交易平台不好弄啊
Papa Shen-avatar

Papa Shen

[quote][pid=509005046,26388542,1]Reply[/pid] Post by [uid=63108636]ccmmkk686[/uid] (2021-04-18 22:15):

这反应还是慢啊,不像加拿大建立ETF,不管你赚了还是赔,我坐庄的收税就OK[s:ac:goodjob][/quote]。。。用加麻大来比,真有你的
brady12-avatar

brady12

[quote][pid=509005091,26388542,1]Reply[/pid] Post by [uid=1300799]默默语[/uid] (2021-04-18 22:16):

它本身不是货币

这才是重点

不能在中国花,但是要收税[/quote]不,这才是那些抄币的人要的结果。


合法持有,可以交易。

他要是货币还麻烦了,,只要定义是“资产类”就有投机的价值。


股票,文物在中国也不能花啊。能买卖一切ok
!ようじ-avatar

!ようじ

傻了吧,这种怎么央行来管控,明天出个特比币、特奥币,你也管控,管得过来么?
leader365-avatar

leader365

火币创立的时候就研究过得东西。又在这放烟雾弹,信他一句都得被骗。
Tvoy_Batya-avatar

Tvoy_Batya

国家可能慢慢要认可比特币了,其他币不会,但比特币已经是个房间里的大象了
Bappo-No-Hacko-avatar

Bappo-No-Hacko

[quote][pid=509005204,26388542,1]Reply[/pid] Post by [uid=6419409]geminilinda[/uid] (2021-04-18 22:16):

又一个蓄水池预定?[/quote]如果这玩意能当蓄水池,总好过房地产吧[s:ac:喘]
WhalePeni-avatar

WhalePeni

没别的要求,只希望这些币种,能不能别用显卡挖,太浪费了
Marin-avatar

Marin

再贴一篇知乎写得很棒的文章。

金融脱离实体经济与庞氏化
王克丹 2021.3.14
​拜登政府的1.9万亿救市政策通过,新一轮的全球扩张性货币政策将传导开来,美联储又是全球央行的央行,这就必然带来更多的经济体被动跟随,印钞以刺激经济并不会真正的解决问题,而是要纷纷付出以明斯基时刻为结局的债务危机,这也是专栏系列文章讨论的一个结论。本篇文章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金融体系存在根源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当上游的货币发行出现庞氏化,金融体系也逐渐不再服务于实体经济,而是变成一些财富再分配的工具,这个趋势在不同经济体展现的方式是不同,我们从金融体系的服务实体到走向分配工具的过程出发,为读者提供一个理清一些现实中金融问题的思路。

1.金融体系服务于实体经济

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把一些暂时不用的钱输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比如我们大部分人的钱都存在银行,有人去银行贷款,真正属于银行的资产占比极低,贷款基本用的都是储户的钱,银行承担吸储放贷并将基础货币(现金)通过货币乘数的方式放大的职能,也是资源流动的重要一环,将暂时不需要钱用在市场最需要的地方。这种服务并非无偿的,很多企业为了扩大生产会去申请贷款,贷款都是有利息的,市场经济无形的手会去自发调控贷款人的意愿,比如预期扩大生产以后获得10%的收益,那么当银行开出利息低于10%的时候,贷款人在决策中就会倾向于贷款,这种差值越大,贷款的意愿越强烈,当实体经济因为贷款而盈利更多的时候,这种情况下金融体系就是倾向于服务,因为是一个大家都受益的过程,经济体因为贷款而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企业因为贷款而赚的更多,储户因此获得一定的利息,银行则可以吃掉利息差。

2.金融体系为政府征收的铸币税

理想情况是上述的结果,现代纯信用货币体系下,往往有一个环节会出现问题,就是储蓄的回报率,银行的活期储蓄收益往往非常的低,各大经济体均是如此,且往往低于通货膨胀,也就是说,储蓄在现代纯信用货币体系下是在逐年贬值的,而计算方法则是一个幂指数的降低,虽然一年可能只有2~3%,和复利率计算一样,货币购买力贬值也会呈现幂指数的缩水。与金本位相比时,银行的票据(现钞的鼻祖)与贵金属挂钩,金融体系在没有足够的黄金储备下,是不可能超发货币,历史上也出现过挤兑破产的情况,这一切基本终结于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开始,信用货币不再承诺兑换任何东西。

这便为各经济体央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财富来源-铸币税,又常常被称为财政赤字货币化,当政府缺钱时,并不需要完全依赖税收,而是让其掌握的央行发行货币来购买政府债券,虽然名义上政府未来要连本带息的偿还给央行,但也只是从左手倒右手的过程,到期则可以发行更多的货币来偿还以前的债务和未来可以花的钱,根据费雪公式MV=PQ可以很容易判断这个过程,当央行发行比市场需求更多的货币让政府花的时候,其实就相当于所有储户的钱购买力缩水了,财政赤字货币化或者说政府过度的依赖稀释居民储蓄往往是恶性通胀的起源。

3.直接铸币税与间接铸币税

全球各经济体中,收取铸币税的方式往往不同,有直接铸币税和间接铸币税,直接铸币税比较好理解,就是央行印钞直接购买政府债券为其提供货币,美国日本为代表,美国比较特殊,在美元霸权下超发货币是全球持有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共同为其买单,且用美元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廉价商品以维持其国内的基本通胀,在几十年无论如何大规模量化宽松,其国内的通胀维持在极低的水平,即使2008年降息到0以及2000年至今的量化宽松,都不会因此而出现大幅度通胀。日本的财政措施也比较特殊,通过提高政府负债的同时,意味着是向居民收取了铸币税,但往往又以福利形式返还给居民,再加上高附加值的商品去全球换取日常消费品以维持在收取大量铸币税时也可以维持较低的通胀水平,两者均得益于全球化的红利,暂时大概率还是不愿意走逆全球化。

间接铸币税则是我们经济体为代表,我们经济体是不允许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所以各地方必须寻找新的途径,也就是常常听到的地方城投债,中央不允许央行直接购买政府的债券,但地方可以啊,这也是自08年以后大规模印钞的一个重要去向,从定义上来看并不是财政赤字货币化,但从结果上来看就是地方获得大量融资稀释居民购买力,另外一个则是以土地财政为途径的地方筹资渠道,土地价格再高最后承担着也是购房者,由购房者大量从银行贷款以刺激货币的发行量,所以货币超发并不是央行全权主导的,任何借债的群体都在参与货币创造和对储蓄的贬值,地方可支配的货币中,土地转让金和城投债对地方来说,甚至压过其规定主要财政资金来源的税收,独山县这样大幅举债搞项目的地区估计也不是个例。

4. 现代金融体系手段将危机下限大幅降低

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总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资本积累与财富流向少部分人,但这部分人不能一天吃一百吨饭,穿一百双袜子消耗社会的产能,资本积累再投资希望获得更多,而绝大部分人没有消费能力,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劳动者互相无法消耗掉对方生产的商品,产能过剩是由劳动创造的,但却消费不足,越不消费则失业的人越多,失业的人越多消费越弱,通缩螺旋引发萧条,传统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现代金融体系下,尤其是信用货币体系,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扩展性货币政策来维持市场热度,最典型的就是08年前夕美国的救市政策,大量的货币流入市场引发的通胀抵消了通缩螺旋的产生,更多的人负债参与这个产能出清的过程,以及美国最近的1.9万亿救市计划都在其中。当然我们自己在15~16年也用过同样的办法来处理房地产的产能过剩问题,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涨价去库存,15年迹象非常明显,125个基点的降息往市场补血,16年才出现全国性的房地产涨价去库存浪潮,在15年还能看空是非常奇怪的。回归正题,但放水并不是真的解决了问题,而是让更多的人借钱支撑产能出清,结果就是大众的负债一路飙升,用未来的劳动报酬出清了现在的产能,那未来怎么办呢?供应更多的货币,借更多的债还以前的债,将这种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无限延后,直至穷人出现负债极限,借不来钱就会出问题,所以现在不管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问题基本都是以债务危机的方式呈现。

传统经济危机:富人掌握更多的财富 vs 穷人掌握更少的财富

现代金融危机:富人掌握更多的财富 vs 穷人承担更多的负债

现代金融体系又把以前的贫富分化问题的下限降低,比如以前是1%的人掌握70%财富时会出现传统经济危机,现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可以实现1%的人掌握110%的财富,另外99%的人承担的是10%的负债,也可能不会出问题,将经济体可以承受的贫富分化的下限大幅度降低。

总结起来:金融体系印出来的钱并不是真的财富,其背书是实体经济创造的商品和劳务,印的越多而实体经济赶不上,结果只是购买力从一部分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上,金融体系逐渐的脱离服务实体经济,演变成一方面服务于铸币税的收取,另一方面将经济体可以承担的贫富分化下限大幅拉低,与支持实体经济的本意渐行渐远,我们经济体的一个特点就是居民缺乏正常的投资渠道,很多所谓的投资领域不过是击鼓传花的游戏,直至传递到特定群体,周而复始,变成一个财富负债的再分配的工具,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各类投资价格与其真正产生的经济效益差异越来越大,这也是最近几年提的最多的经济脱虚向实的原因,金融资产标价再高,没有实体经济创造的商品和劳务作为背书,金融体系终究会变成进一步加速贫富分化的工具。
Marin-avatar

Marin

同场周小川的讲话: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表示,不管数字货币还是数字资产,都要为实体服务。“我们经历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现金融脱离了实体,比如影子银行、衍生品这些纯粹变成了金融机构之间的投机交易,和实体没有联系了,就容易出问题,以至当是一些国际大行的领导、交易员们看不懂,很难做好内部控制。“周小川表示,要区分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对于比特币这类数字资产,并非现在要下结论,但是”要提醒,要小心“,在中国,金融创新的东西都要说清楚它对实体经济的好处”。
Helldig1-avatar

Helldig1

Reply to [pid=509005462,26388542,1]Reply[/pid] Post by [uid=236767]sxb5825[/uid] (2021-04-18 22:17)你是不是反美反魔怔了?资本主义你不学他们你学古巴朝鲜俄罗斯吧[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