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EL
2020-05-05T09:37:59+00:00
就我这种业余看史的,都知道陈寅恪在国内的史学地位。
当年陈寅恪在国外游学,会蒙语、藏语、满语、日语、英语、法语、德语、波斯语等十几种,这其中以梵文和巴利文见长。
后来35岁归国,以一个学术白版的身份进入国内史学界。陈寅恪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他几乎以一个之力,开天辟地的弄出了国内隋唐史,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体系,后来傅斯年让他专攻宋史,他硬是没答应下来。
总得来说,现代隋唐史研究这一块,还是绕不开他的学术作品,以开山奠基来论不为过,像百年清华排行陈寅恪的地位也是极高,
陈寅恪其父陈三立当年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之时,极为关注,在梦里还在喊着“杀光日本人”,后来北平沦陷,陈三立忧愤病发,为了拒绝日本人的统治,以拒绝服药,绝食,五天后而死。
后来陈寅恪在为父亲守灵的时候,因为过度操劳,弄出视网膜脱落,为了摆脱被日本人控制,连眼都不治,带着家人逃出北平。
逃到了上海,又有人奉日本人的命令,让陈寅恪在上海讲学,被他严词拒绝。
逼不得已,逃到香港,又恰逢太平洋战争爆发,被困在九龙,日子相当窘迫,据当时香港中文学院的陈君葆回忆,当年他让学生给陈寅恪送粮的时候,他们一家已经饿了两三天。为了买一点粮食,甚至连衣服都给当掉。
当时香港有不少日本学者仰慕陈寅恪的名声,想让他出面撰写香港的教科书,以换得生计,被陈寅恪也一同拒绝。有日本学者写信给日本军部,让军队照顾一下陈寅恪,日本宪兵就给他送去面粉和40万日元。
陈寅恪和他夫人,见到这种情况,直接拒绝掉,日本人往屋子里搬一袋面粉,他俩就往外丢一袋,让他带头办“东方文化学院”,也被拒绝,日本人也无可奈何。
形势糟糕还不算差,最坏的是陈寅恪的眼病,伴随终身的,因为颠沛流离,早年营养不良,眼疾加重,44年的时候,人才近中年的陈寅恪就已经又目失明。
像后来的《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这两篇将百万多字的巨作是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一字一字凭记忆力念出来,当时在中山大学他有个助手黄萱, 为他翻阅材料,朗读内容,为他撰稿,这一写就是14年。
他与夫人唐筼感情至深,和民国时候文人各种绯闻八卦不同,就是始终如一。
建国后的陈寅恪更惨,这儿按下不表。总的来说,陈寅恪学术水平,人品气节都有都是首屈一指的事。
今天看到那个帖子,这么一大票的高赞,可以说是反智多流行。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1/-7Q5-krtbKzT3cSrk-83.jpg[/img]
当年陈寅恪在国外游学,会蒙语、藏语、满语、日语、英语、法语、德语、波斯语等十几种,这其中以梵文和巴利文见长。
后来35岁归国,以一个学术白版的身份进入国内史学界。陈寅恪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他几乎以一个之力,开天辟地的弄出了国内隋唐史,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体系,后来傅斯年让他专攻宋史,他硬是没答应下来。
总得来说,现代隋唐史研究这一块,还是绕不开他的学术作品,以开山奠基来论不为过,像百年清华排行陈寅恪的地位也是极高,
陈寅恪其父陈三立当年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之时,极为关注,在梦里还在喊着“杀光日本人”,后来北平沦陷,陈三立忧愤病发,为了拒绝日本人的统治,以拒绝服药,绝食,五天后而死。
后来陈寅恪在为父亲守灵的时候,因为过度操劳,弄出视网膜脱落,为了摆脱被日本人控制,连眼都不治,带着家人逃出北平。
逃到了上海,又有人奉日本人的命令,让陈寅恪在上海讲学,被他严词拒绝。
逼不得已,逃到香港,又恰逢太平洋战争爆发,被困在九龙,日子相当窘迫,据当时香港中文学院的陈君葆回忆,当年他让学生给陈寅恪送粮的时候,他们一家已经饿了两三天。为了买一点粮食,甚至连衣服都给当掉。
当时香港有不少日本学者仰慕陈寅恪的名声,想让他出面撰写香港的教科书,以换得生计,被陈寅恪也一同拒绝。有日本学者写信给日本军部,让军队照顾一下陈寅恪,日本宪兵就给他送去面粉和40万日元。
陈寅恪和他夫人,见到这种情况,直接拒绝掉,日本人往屋子里搬一袋面粉,他俩就往外丢一袋,让他带头办“东方文化学院”,也被拒绝,日本人也无可奈何。
形势糟糕还不算差,最坏的是陈寅恪的眼病,伴随终身的,因为颠沛流离,早年营养不良,眼疾加重,44年的时候,人才近中年的陈寅恪就已经又目失明。
像后来的《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这两篇将百万多字的巨作是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一字一字凭记忆力念出来,当时在中山大学他有个助手黄萱, 为他翻阅材料,朗读内容,为他撰稿,这一写就是14年。
他与夫人唐筼感情至深,和民国时候文人各种绯闻八卦不同,就是始终如一。
建国后的陈寅恪更惨,这儿按下不表。总的来说,陈寅恪学术水平,人品气节都有都是首屈一指的事。
今天看到那个帖子,这么一大票的高赞,可以说是反智多流行。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1/-7Q5-krtbKzT3cSrk-83.jpg[/img]